学会这10点,你才算培养出了”职业感”

亲戚的孩子前年英国读书回来后找了一份工作在银行,年初拿到户口跳槽到一家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但三个月不到又觉得太辛苦,熬不下去了,亲戚来找我,让我帮小朋友换个好点的工作。 和小朋友吃了顿饭,小姑娘没什么不好,可也没什么好,有着职场新人,尤其是女孩的通病。 学生气未脱,有些身迟嘴懒玻璃心,想努力总觉得没有方向,既迷茫也很焦虑。学生时代那么优秀有灵气的小姑娘, 却开始要向生活低头了。 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答案都是比如高考,如何从一个学渣到学霸;比如如何拼命考研、出国,用自己的神奇反转,甩了鄙视自己的人的耳光。 如果认为这就是人生,认为自己努力对抗生活,生活一定会像学校里一样付出必有回报,那你只会失望不已。执着于此的人,一辈子可能回忆到的最大成功就是在学校了。 学校是人生的小部分,社会和职场才是人生的大部分。那么对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必须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校里我们同住同吃,统一学习,目标一致,价值观差异不明显。而在职场上,则要培养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职场上要谨慎选择自己的环境,选择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多和正能量、有能力的同事交往很重要。 如果不幸大环境不理想,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被他人轻易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是很不一样的,别人跳槽你就跳槽?别人的人生可不会成为你的人生。 照顾好自己的能力 正式工作意味着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时候要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身心的健康比任何工作的成就都重要。现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上有另一个世界,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小朋友更加喜好虚拟社会,但肉身还是物质的,要吃好喝好住好睡好。 我强烈反对年轻人太宅在家里,如果是双休,起码有一天走出家门,哪怕找个咖啡馆看书也好于自己不修边幅,颓在家里叫外卖。 基本的职场礼仪 穿得像个职场人。不要太学生气,也不必over dress,每天换衣服。头发清爽利索,男生修理胡须,保持外表整洁,让自己和环境和谐共处。懂得职场基本的礼仪。见了上司要落落大方打招呼,遇到同事要点头微笑,不要给人傲慢熟视无睹的感觉。进电梯注意下按住开门键等等后面的人,进门看看后面会不会有同事,注意扶下门。 另外,如果不是直系嫡亲,对矫情如我一样的中年妇女也不要轻易叫姨婆姑婆之类,实在惊悚。 如果不知道如何称呼,不妨用轻松点的口气问下本人何种称呼比较合适,现在职场流行叫英文名也是一种方法,如果知道英文名的称呼英文名。 提高办公效率 在职场上,新鲜人往往会忽视Office办公的效率。因为办公技能的生疏导致效率低下,让人不敢交付重要的工作,同时自己还很累。 有些人会因为电脑系统一个崩溃失去大部分的数据而耽误工作,为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事先应该多准备一些应对方案,而不是等着别人帮你解决。 学会制作模板,学会Excel、PPT的技术,越早越好。 至于很多小朋友厌恶的加班,如果工作必须,没什么可说,如果加班文化很严重,要看是不是和自己内心的价值观相匹配。从个人成长角度,我个人认为早到比加班更有助于提高效率。 管理自己、持续学习 懂得持续改进,独立学习,要学知识,也要学技能。

Read more

遇见好上司!他能够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指引!

刚踏入职场的新鲜人,需要找一个精明严格的老板,才能学到东西。待锻炼有成,就需要换一个愿意放权或者能力稍差的老板,以取得施展空间。 「一位好上司能够带给你什么?」 「好上司的作用真的胜过一家好公司吗?」 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纽曼说:「一位好上司可以带着你成长,帮你指引方向,这是年轻人在工作中最想获得的帮助。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可以碰到令自己满意、能提供真正帮助的上司。」 遇到一位好上司,胜过遇到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个好上司,会让你终生受益。 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些迷思,人们在工作中实际的感受又是什么? 我的调查小组成员佛莱彻谈到他的心路历程:「在年轻时,我认为老板会对你掏心掏肺,关怀备至,就像一个兄长。我们期待在第一份工作中就得到上司如兄长般的关怀。但现在我显然已经过了那个年龄,我的想法是:宁愿对自己保持忠诚,也不要依赖一位根本不把你当回事的上司。」 我很喜欢他的观点。这是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不要倚靠一个梦幻泡影般的理想工作来满足自己。对上司不能心怀幻想,而要先确立自己的价值。你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也包括你的老板。 毫无疑问,年轻人都在作梦。他们对于工作单位有着很高的期望,或者说偏爱。他们喜欢豪华的办公场所、气派的桌椅和优越的福利。重要的是,名片拿出去一定要有足够分量。 「啊,你竟然在这家公司上班?我好羡慕啊!」达到类似的效果,会令他们心花怒放。 但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尤其是那些经历类似选择、最后取得成功的人,观点却是相反的。加州一名传媒公司的高阶主管说:「这种想法极为『自以为是』,事实上,一家好公司不会给新人任何决定性的帮助,反而会因为高竞争的淘汰机制,让一些有潜力的新人失去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信心打击是具摧毁性的。」 职场新人有很多困惑,他们缺乏帮助,不管是来自公司还是上司的。要努力地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就得严肃面对这一选择。 我想问的是:你要选择一家好公司,还是一位好上司呢? 佛莱彻说,任何人都无法鱼和熊掌兼得。喜欢好公司的人,他们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令他痛恨至极。一个坏上司能毁掉某些人「在大公司工作」的梦想;而有些人,他们幸运地遇到一位好主管,但公司的环境却很差,随时都有倒闭的担忧。 在我看来,有个事实是不容忽略的—我们周遭并没有那么多好公司可供选择。也就是说,多数公司其实都是十分普通的。不会有太多人可以找到一家好公司,这不具有普遍性。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烂公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是多数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所以,为自己找一位好上司是最重要的。但有人担心说,烂公司里的好上司经常绊住我们寻求更优环境的脚步。 佛莱彻以同事蒙蒂略为例,蒙蒂略是来自巴西的移民,他梦想可以进入波克夏.海瑟威──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企业总部工作。蒙蒂略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公司,我可以当成一份终生职业来对待它,就不需看人脸色(指上司的苛刻),也不再需要上司的提携来为自己提供能力证明。」 蒙蒂略大错特错。他不仅没能进入波克夏,而且很不幸地窝在一座小镇上,为证券交易所提供数据收集的小公司聘用了。在这里,他遇到一位好老板,帮助他重新建立信心,改变他看待工作的价值观,以及拓展了视野。 后来,当一份更好的邀约摆在面前时,他竟有点舍不得这位上司了。他很矛盾:「我应该辞职去更好的地方发展?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和这位难得遇见的老板共事?」 其实这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并不是别人能够体会到的。工作和人生一样,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的备选答案。别人无法给他方向,他的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理智与情感较量的结果。 佛莱彻说:「重要的是他遇到一位可贵的老板,获得提拔;相较之下,接下来如何选择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需要先为自己找到一位工作中的好老师。」 刚开始工作时,如果你的实力不够强,想进入一家好公司的机率是非常渺茫的。这一点我们已说明得非常清楚。我的朋友纽曼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在全美拥有知名度、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专家,但也曾有过被华盛顿政府机构拒绝的经验。当时他非常想为政府工作,可是当局无情地退回他的简历。 我们多数人都不是知名大学毕业,没有任何背景,所以应该务实地订定事业目标—到一家正常营运的中小企业,为自己寻找一位好上司。后者需要运气,不是谁都有机会碰到一位愿意提携你的老板,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 北京的吴先生毕业那年就业情势不乐观,他的故事就像丑小鸭那般充满戏剧性。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挤破头去和几千人竞争大公司的某个位置,而是锁定那些中小企业,以这个方向投递履历。结果一家设计公司通知吴先生去面试,给的待遇还不错,但就是办公环境差了点—公司在住宅大楼里租了间办公室,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显然刚成立不久,因此没有很好的福利及办公设备。 不过,每个同事都很愉快地工作着,充满朝气和活力。他的上司说话温和,态度谦虚,给他的印象也很好。上班一段时间后,吴先生才知道这位上司竟是业界十分有名的设计师,拿过许多大奖,从原公司辞职后,筹组了这个新团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