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成功前,没人关心你的努力

前几天,朋友带我看到了他们院子里最高的一棵树,树很粗壮,在春天的滋润下枝繁叶茂,盛大的枝叶让他的院子多了许多能乘凉的地方。 朋友指着这棵树的树干告诉我:这里有几道伤口你能看到吗? 我看到那棵树上几条白色,说,能看到。 朋友说,这棵树几年前被人拿斧头砍过,差点死,幸亏我们制止及时,才让它保存下来,有了今天这片荫凉。现在这树长高了,但有时候看到它身上的这两道,还依旧会特别痛恨那个曾经伤害过它的砍树人。 说着,朋友要给我拍照,他转身,踩着脚下的小草,找到一个好的角度,然后冲着我说:来,尚龙,笑一个。 我看着一眼地下被他踩得蔫了的小草,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点什么。 为什么人们会心痛这棵苍天大树曾经的伤,而不会顾及脚下小草的痛? 因为小草太小,而大树太大,当小草被放大十倍变成芦苇,放大一百倍变成大树,自然也没人会践踏它了。人们也会心疼它身上的伤,恨曾经伤害过它的人。 同理,当你把一只蚂蚁放大到一百倍,让它的表情大到能被人看到,让痛苦的表情能被人清楚地看到,就再也不会有人去一脚踩死它了,至少不会有人毫无负罪感地踩死它了。 我在签售时,曾经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龙哥,这世界相信努力的意义吗? 我说,相信。 他问,那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没人认可我。 我呆在台上,迟迟想不出对答的话语。 当晚,我想了很久,一瓶酒下肚,忽然想通了:这世界根本不在乎你多么努力,只在乎你是不是有所成就,在乎你的努力是否有效。 其实,在人有所成就前,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人歌颂,只有在人成长成一颗苍天大树后,他的伤痛和努力才会被人认可,被人发现,被人传播,令人心疼。 想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和方向:在你渺小时,没人会在乎你的努力,当你成功后,才会有人愿意听你的故事。那些故事,才是有血有肉的。 有人说世界很残忍,的确,因为上帝总是原谅,人类偶尔原谅,但大自然,从不原谅。 这是个被强者书写下来的世界,所有的历史,都写于胜者之手,如果你不是胜者,就无法书写自己的历史让后人看到。这是个功利的世界,它看结果,只有好的结果出来,才有资格被人关注到过程。 只有好的结果,才会被人注意到努力。 其实,我想到高中时,每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会在考完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可惜的是,当他下次考砸了,就再也不分享了,换成了别人分享。 我想起每个企业家在公司上市后,都会到处去分享自己治理公司的理念,却在公司破产后销声匿迹。 我想起每个出名的人讲起自己的经历时,台下的人都热泪盈眶,可是一个不知名的人,无论他的故事多么动人,大家都只是听着,却只有最爱的人安慰他。 为什么? 因为这世界从来不相信眼泪,这世界只看结果,在你成功前,没人关心你的努力,所有的痛,都只有你一个人扛,你也必须一个人抗,学会一个人安静地长大。 现在,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去回答那位同学的问题,我想我会这么回答:孩子,别抱怨你的努力没有收获,你至少有努力的资格,有些人连努力的资格都没有。

Read more

孔子做人54精要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没有最为主要和核心的东西呢?也就是说,即使不太了解其他的知识,只要了解它们就足以立身处世?有!说来倒是简单,只有三个字:礼、命、言。 2、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 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3、善于提问是金钩,能钩出令你惊喜的答案。 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4、可以让人帮你买鞋,不可让人代你走路。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5、良药苦口,喂药时别被对方喷到你脸上。 朋友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关键时能提个醒儿,走错了路时能帮着扳扳道岔子。可要注意的是,当一再规劝仍然不被朋友接受,甚至还误会我们的用意时,我们明智的做法是“差不多就行了”。 6、变通,是人生的万向轮。 “兵地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7、慷时间之慨的人,命运会对他很吝啬。 慷时间之概的人,命运之神会对他很吝啬。只有惜时如金的人,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挤干时间这头奶牛最后一滴乳汁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阔佬。 8、不要做自己心灵的绑票者。 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欲望,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能得到满足的欲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生烦恼不断。减少烦恼的秘诀是限制自己如蛇的欲望,解救被功利之魔绑架的心灵。 9、自己发达时,莫忘帮助他人发展。 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10、太极般的处事技巧:虚与周旋。 虚与周旋是一种表面顺随,实际上是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着与他针锋相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周旋的态度。虚与周旋是一种有用而又有效的处事技巧。 11、宽容是互赠的礼品,苛求是对刺的尖刀。 宽容是互赠的礼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也不会难为你;苛求是对刺的尖刀—–你苛求别人,别人也不会饶了你。在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界的可爱和可赞之处,才不辜负我们这难得的一生。 12、忍不下一个耳光,有可能被割下耳朵。 你看这个“忍”字造得多残酷—-心上插着一把滴血的刀,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人们在忍耐时内心是非常难受的!虽然人们有许多难忍之忍,但还不得不忍。有的忍不但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大智大勇。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Read more

不要拿别人的幸福来丈量自己的努力

经常在一些文章上面看到“你幸福吗?”这句话。其实我想说,每天看着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性格标签,真的很幸福。可自我感觉又一无是处,总会拿别人的好和自己对比,发现自己不止一无是处,只好躲起来做一个旁观者。 尽管你很努力,为了自己和爱的人不遗余力,过着朝九晚九的生活,甚至看不到早晨的日出和晚上的夕阳。当你觉得小有成就,事业有所起步,并且找到了另一半之后。你会发现朋友圈的你是如此渺小。 当你忙了半辈子,终于在一个城市站住了脚跟,你会发现朋友圈里的朋友已经在那个城市买了房。 当你身心俱疲的下班回家,你会发现朋友圈里的朋友晒出了各种美食和美景,身边围了一大圈朋友。 当你终于要摆脱单身狗的行列时,你会发现朋友圈里某个朋友晒出了各种美腻了的结婚场景,还有白发苍苍读着《圣经》的牧师。 所以你又埋怨人生不得志,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帮自己解脱。所以在这里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觉得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所以就自暴自弃的颓废起来;一部分人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所以埋头继续努力。 感情也一样,总会拿别人的恩爱来作贱自己的感情,拿别人的尺码来丈量自己的爱情。其中原委却都是曲折逶迤。可能只是为了挽回关于爱的尊严,所以我们往往会大作文章,晒美食、晒旅游、晒闺蜜、晒基友,告诉诸如此类的朋友我比你好。 “秀恩爱小姐” 秀恩爱小姐恋爱的时候喜欢发一些唯美的心灵鸡汤,也喜欢在朋友圈里“秀恩爱”,似乎想告诉全世界我很幸福,也想得到上天的眷顾和朋友们的祝福。 于是秀恩爱小姐被羡慕的眼光高高的捧到天上,开心的唱歌跳舞,然后和朋友一起逛街购物。周末的时候你晒出和男朋友吃烛光晚餐的照片,你被烛光映红了脸,然后写一句“谢谢你,亲爱的还好有你”。 很多朋友评论“好浪漫”并留下玫瑰的表情。你高兴的拿给他看,然后你们的感情又亲密了几分。 你们一起去坐过山车,一起去海底世界,一起去旅行,一起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秀恩爱小姐觉得只有他在的时候,世界才会美好起来。 可是,很难碰到一场恋爱就谈到结婚的运气,最终秀恩爱小姐失恋了,原因是在朋友圈看到另一个姐妹和男朋友在米兰看时装show的照片,还看到他们在海边冲浪,手牵手在大大的落地窗前接吻。 秀恩爱小姐觉得他们真幸福,所以就向男朋友提出了出国旅行的要求,可男朋友赶上岗位竞争期,每天忙的焦头烂额,秀恩爱小姐干脆分手了,她说,你不爱我了,你看人家一起出国旅行,而我们呢?什么都没有。 秀恩爱小姐分手的时候把自己搞得神经质起来,颓废的窝在家里开始幻想以前和他逛街的场景。翻开一起去过的海底世界、一起做过的摩天轮、一起吃烛光晚餐的照片。 她才觉得原来两个人在一起那么久,经历了那么多的事,秀恩爱小姐捧着男友送的定制杯子,抱着维尼熊玩偶,突然后悔起来。 可能是看到别人的洋洋得意,就觉得爱情非得那样才最美。你所有的脾气和不满不是为了达到你对爱情的幻想,而是充分证明你才是爱情里的井底之蛙。 因为你忽略了自身爱情的姿态才最动人,没有人可以替你定义你的爱情。只有让虚伪的星座专家去死、自动屏蔽所有的秀恩爱大军、常把回忆当成长,并时常打卡记录自身爱情最美的样子才能一往无前。 “购物小姐” 购物小姐非常喜欢购物,每天晚上下班路过百盛商城的时候都会进去逛一圈,在好看的衣架下徘徊,然后在试衣间里左右扭捏,拍一张满意的照片晒出来。 如果哪天进来了新款时装,购物小姐会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晒出来,从而得到更多的赞赏或者喜欢的眼光,然后故意告诉朋友新买的衣服好像颜色有点深了或者款式有点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来满足自己假装不在意却十分在乎的虚荣心。 那天购物小姐逛街的时候看上一件包臀裙,得意穿在身上摆各种姿势秀身材,吃晚餐的时候点了一份基围虾和一杯可乐,得意用lomo镜头拍的精美可口,“哎呀,最近又胖了一斤呢,早餐我要节食”,然后撂下手机就胡吃海塞起来。 睡觉前在试衣镜面前穿着性感的包臀裙露出人鱼线“今天买的裙子好丑哦!晚安。” 当然,如果有人评论一句“是啊,真的好丑”或者“你好像真的胖了”,购物小姐会难过了一整天,甚至强装镇定的和朋友理论一番,狡辩说那不是胖,可能是衣服太肥了。 那天晚上购物小姐看到了一位朋友也买了同款裙子,而且穿出来更有气质,而且真的比购物小姐穿起来更显瘦。下面还有很多朋友的赞美,说“衣美人更美”。

Read more

养活一条鱼要多少水?

1996年,在美国留学的杨澜第一次采访基辛格。 那时候的杨澜,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没有多少经验。为了采访能有主题,杨澜把基辛格当年与周恩来的谈话内容作了一些了解。 然而,杨澜所做的准备远远不够用来与基辛格进行一次完整的交谈,她的提问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甚至问了许多无关主题的话: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杨澜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 采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对基辛格这样的世界名人,该做怎样的准备才恰当?杨澜对导师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导师问她:“把一条一斤重的鱼全身擦湿需要多少水?” 杨澜答:“把一团棉花蘸上水就足够把一条鱼擦湿了。” 导师说:“你养一条鱼,是不是仅靠棉花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呢?” “那样的话,它根本无法存活,它至少需要一个鱼缸的水才行!” “事实上,一条鱼所能接触到的只有棉花里的那点水。采访也一样,必须做百分之百的准备,哪怕最终要浪费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导师说。 导师的话给了杨澜深刻的启示,她在多年拼搏后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杨澜再次采访了基辛格。采访前,杨澜搜集了大量资料,从基辛格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稿到他的传记,另外还有厚厚的七本书,杨澜完整地看了一遍。 在采访中,杨澜向基辛格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多共赢和合作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宗教的、种族的、文化的强烈冲突。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该往哪儿去?和平在多长时间内是有可能的?” 基辛格直起身说:“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虽然这次采访的时间只有27分钟,但其中展现出来的深度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外交专家的认可。 事后,杨澜说:“我看了那么多资料,虽然最终只用在一两个问题上,但并不表示事先的准备是多余的。好比擦湿一条鱼,需要的仅仅是吸在棉花里的那点水,可要养活一条鱼,必须有一鱼缸的水。正是这些看上去多余的水,让鱼可以游向任何一个方向!”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给我一个理由去奋斗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每一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见到真正坚韧不拔、全力以赴去实现梦想的人。人们热衷于谈论梦想,把它当作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贫乏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 只有人类能够去梦想,并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梦想就没有精彩的生活,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它意味着还没有体会过的生活,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意味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意味着对自己的信心。 可是什么阻止人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听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说想去某地旅游,但没有足够的钱;想学习英语,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想要追求某人,但觉得条件还不够成熟等等。 人们对于做不成的,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很少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习惯性地寻找某个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下,舒口气,然后继续过自己平庸的日子,让梦想躺在身体里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其实,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外在因素只占小部分原因,主观因素才是能否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勇气,是指放弃和投入的勇气。一个人要为某个梦想而奋斗,就一定要放弃目前自己坚守的某些东西。既想经历大海的风浪,又想保持小河的平静;既想攀登无限风光的险峰,又想散步平坦舒适的平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投入,是指一旦确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梦想,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心想不一定事成。事成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去做,比如一个人想学游泳,惟一的办法就是一头扎到游泳池里去,也许开始会呛几口水,但最后一定能够学会游泳。 因此,实现梦想的关键是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有一个学生曾经说,他以后想要走遍全世界,变成像徐霞客、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家和冒险家,去感受大海一望无际的壮阔,体会沙漠高低起伏的雄浑,探索落日下尼罗河畔金字塔的奥秘,追寻云雾中喜马拉雅之巅的神圣。 但是他说现在还没有钱,要等到成了百万富翁以后再去做这些事情。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一是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还去不去旅行?二是如果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还去不去旅行?我告诉他,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上路, 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饭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能等待的,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很多人正是因为陷入了要做这个就必须先做那个的定势思维,最后一辈子在原地转圈,生活再也没有走出过精彩来。 所以,当我们拥有梦想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穿过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展现别样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有6种人最容易发财,你是吗?

在这抢钱的时代里 这6种人最容易赚钱 一定要多结交这样的朋友 1、头脑灵活的人 书读的好,生意不一定做得好 做生意需要头脑灵活多变,想到就要做到 2、效率高的人 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很强的人一旦有赚钱的生意 马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付诸行动敢做、敢干才能抓住机会 3、不安于现状,不断努力的人 一辈子捧着铁饭碗的人永远没赚钱机会“钱够用就好,赚那么多干嘛” 这句话是那些赚不到钱的人,聊以自慰的名言 4、真正受过穷的人 就像貌不惊人的男人一心一意,追求漂亮女孩往往能成功一样 受穷的人因感受到贫穷切肤之痛,而愈有赚钱的欲望和精神 5、有人生财富目标的人 单调上下班把固定的工资存在银行,到头来也钻不了多少钱 想赚大钱就要立志经商,目标也要水涨船高,选定10万、20万、100万为奋斗目标 拥有一千万才算富翁 6、很有自信心的人 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优秀最棒的 这样就能把自己最大潜能发挥,信念是通向经商致富路上的指明灯 七句话告诉你生活的艺术 1,顾家 人穷时,少在家里多在外面

Read more

世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人帮妈妈洗碗

1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男孩儿时的愿望。 在一次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测试中,科学家、歌唱家、作家……各种“家”字辈的理想赚足了版面和期许,赢得了很多“有志向”、“少年有志”、“世界未来主人”的赞叹和鼓励,而一个小男孩的理想却是:变成一条狗。 很多人为他的理想而哗然、而哂笑、而看不起,但他选择此理想的原因却令人潸然。因为他变成一条狗之后,便能保护妈妈了。 我们常说,“小时候以为自己能拯救世界,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也拯救不了我。”其实拯救世界固然是宏伟远大的理想,但珍惜眼前人的道理也值得被世人铭记。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努力地追求幸福、努力变得更强大爬得更高,却往往忽视了微小却珍贵的温暖和感动。有着丰满炫目的理想固然让人欣喜,可连身边细小的事情都做不好,还谈什么远大抱负?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照顾不好,还谈什么改变世界? 有句话说得好,世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人帮妈妈洗碗。 2 萧雅是个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女孩儿,父母本不同意她远离家乡读书。但是,虽然她是个女孩子,却有着男孩子的傲气,倔强地要去远方,还说不然就不读书了。家人磨不过她,便只好遂了她的愿。 她学习很努力,大学时候的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便留在了那个大城市工作。因为离家太远,萧雅一年之中也就回家一次,每次待十天左右。回到家,父亲母亲就会像招待远方的贵客一样对待萧雅。等女儿走的时候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要说萧雅不想回家谁都不相信,她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每个月都往家里打钱,从物质上无忧地满足了父母的衣食住行。 街坊邻里都说,“老萧,你们家祖上冒青烟儿了,生了个这么有出息的女儿。”可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父母希望你能出人头地,能有一番大作为,其实说到底,是希望你能幸福。如果他们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他们会放你走。与此同时,父母的幸福不过是儿女相伴,子孙绕膝,你的离开也就剥夺了他们幸福的权利。 没有什么能够抵得上“陪伴”二字在人一生中的重量,如果父母永远身康体健,可能萧雅永远都不会懂得“为妈妈洗碗”的意义。 3 萧雅一直认为她的成功,就是给爸妈最好的回报。的确如此,可是也不仅仅如此。 那年冬天格外冷,萧雅不太想回到寒冷的北方,所以打算直到除夕前一天再回家。父母没有多说什么,即使他们非常渴望女儿能够趁着春节长假多陪陪自己。 还没到归期,萧雅就收到了家里的噩耗:父母亲煤气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这样的消息让萧雅沉湎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或许她早一点回家,父母就不会烧那种廉价的煤炭,不会那么大意,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今这样,即使自己再成功,好像也失去了意义。她后悔自己只顾拼事业,只顾自己的宏图大志而对老人不够关心。她后悔没有及时回家帮妈妈置办年货,没有帮妈妈洗一次碗,没有多陪爸爸喝一壶酒。 我想,很多人都会这样的吧。 年轻的时候老想往外走,把陪伴抛之脑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只在某些时候才让人彻悟,而彻悟的时候往往早就为时已晚。 4 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读书的时候也是年级里的佼佼者,成绩能力各方面都非常出众,那时候他的理想也是划不着边际的崇高和伟大。 他的大学,也是在很远的地方。大学期间,趁着周末、节假日,他拿着一张学生证去了很多的地方,旅游相册越来越厚。很多人对他的父母说:“你家小李那么四处闯荡,以后估计也不会留在身边。” 可是恰恰相反,他大学毕业之后就回到家乡的高中,做了教书匠。现在每天都能见到父母,虽然不住在一起,却离得非常近,来往方便。 他说:“谁不想在青春正盛的时候掀一掀风浪,做点儿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呢?可是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儿子,而且他们两个身体都有一些老毛病,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我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人相依为命。所以,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几乎把所有的城市都走了一遍,见惯了所有的风光,提前爱上了平淡,毕业之后就老老实实待在父母身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和美的家庭,也就够了。”

Read more

为什么说话太客气的人没朋友?

待人和气,会更容易与人结成朋友。 但是在生活中,凡事太客气的人,身边的朋友似乎并不多。 人们不愿意与太过客气的人相处,是因为在这过程中会遭受巨大的压力。 因为ta的小心翼翼会形成一道屏障,仿佛任何人的示好都无法真正进入ta的内心。 而ta的客气似乎也意味着,在ta眼里,你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严苛的人。这样的体验,任谁心里都不会太好受。 太客气的人没朋友? 对待别人太过小心翼翼,你便没有朋友。 当你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可能立马就会反驳:尊重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对吗? 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是一个非常好客的人,邀请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到你家来玩。 那个朋友是个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人,她到你家之后非常的拘束。 她也特别的敏感和仔细,看到了你的沙发特别干净,便不好意思坐在上面。 你看到她满头大汗,递上一杯水的时候,她说不用不用,我不渴。 她想去厕所,憋了很久之后,才不好意思的问道:能不能上你家的厕所? 想象一下跟这样的朋友相处,你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客气得有点过分了? 你的那种体验不会是非常愉悦的,甚至可能下一次你都不想邀请她过来了。 这种小心翼翼就是有些过分了。 从心理动力来看,其实她跟你建立的关系是一种讨好的模式。 她要讨好的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所以当她用这种方式对待你时,其实是扣了一顶帽子给你。 潜台词就是你是一个冷酷的、苛刻的、严厉的人,而你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这顶帽子扣在你头上,就像一盆脏水泼在你身上,你洗也洗不清。 这个时候,你体会到了被误解的感觉,却又无从辩解。 因为事实上,看起来她对你又是那么恭敬和尊重。 我想在我们看来的权威人士,或者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人,可能经常会有这种感受。

Read more

美满婚姻七道坎 经的起考验才能让爱情坚如磐石

两个人从最初的心动到携手走进婚姻,这修成的“正果”固然来之不易,但更大的考验还在前方。激情、磨合、叛逆、危机……每一份美满的婚姻背后都需要经历特定的阶段,都有必须面对的坎坷,只要经受住这些考验,便能收获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 婚姻激情期 阶段一:激情期 激情期主要是新婚时期,新婚前的甜蜜,有时候甚于恋爱期,这时候对婚姻充满了兴奋和好奇,兴趣和亲昵更是填满着夫妻的生活。在婚后的一年内,爱情都是生活的重心。 但是很多人却没有将一些观念转换过来,比如结婚后,不再是“我”,凡事首先要想到的,是“我们”,这时候需要夫妻间相互磨合,培养共同的生活习惯。 婚姻磨合期 阶段二:磨合期 结婚后的一到两年,最初时的热情在一点点的流失,婚后角色的转变,让失望和冲突成为了这个阶段的主题。夫妻双方会渐渐发现对方的不完美,甚至和婚前所认识的那个人完全不同。 对方的一些缺点和习惯可能让你无所适从,但是既然选择了共同面对将来的生活,那就要学会去处理这些问题,打破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多尊重对方、为对方着想,才能为将来是厮守打下坚实的基础。 婚姻叛逆期 阶段三:叛逆期 两人的矛盾,可能会在结婚后的三到四年内愈演愈烈。夫妻双方可能会经常吵架,一方甚至产生外遇的倾向,导致双方对彼此的忠诚都开始产生怀疑。这时候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你们的感情,也不要去寻找新欢旧爱,互相尊重和理解,一定能帮你们挺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婚姻合作期 阶段四:合作期 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你们家庭的重心,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为了家庭和美满和睦,你们开始不懈的努力,共同的创造着你们的美好未来,这个时期一般会在结婚的五年后到来。 但是忙碌的生活,可能让你们的爱情一点点地流失,所以,就算忙得不可开交,也别忘了偶尔重温你们热恋时的浪漫,将心中的爱表达出来。 婚姻重组期 阶段五:重组期 孩子渐渐长大和懂事,你们的家庭也已经变得十分的稳固,这个时候你们爱情也已经悄然的转化成了亲情,两个人的相处少了很多争吵,多了几分理解和谦让,这个时候,你们共同走过了婚姻十五年的历程。 岁月开始在你们身上留下印记,所以为了健康,两个人别忘了一起多做做运动,一家人的旅行和野餐,能让你们的婚姻和家庭更加的美满和幸福。 婚姻危险期 阶段六:危机期 婚后二十年,婚姻的危及也会伴随而来。你们的人生可能会经历一些重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的疾病或者离世、事业上的瓶颈等等,不幸的阴云开始笼罩在家庭的上空。 面对生活上的一些突变和困境,更需要夫妻二人共同面对,相互的安慰和支持,才能够帮助你们走过这段阴霾。那时候,你们的感情才能坚如磐石。 婚姻完美期

Read more

职场终极答案:老板其实喜欢这种员工

首先,我要实话实说,也许我们会知道某个老板会喜欢哪种类型的员工,但没有人会知道所有老板会喜欢哪一种员工,所以如果有人很肯定告诉你,老板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那一定是在吹牛。所以,看到这个标题进来的朋友,先想想清楚,要不要继续往下看。 其次,我要告诉你的是,虽然用了这样的标题,但我确实又跟很多写此类文章的人不同。因为,我并非是坐在办公室里意淫,或者从书本里查来了一点大家通用的所谓“职场兵法”来糊弄你。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今天要告诉你的这些内容,都是从近百份调查问卷中总结出来的,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也许你看了之后,会真的帮到你。 第三,我想告诉你很多写职场文章的人肯定无法告诉你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在调查和对谈中,我发现老板们其实远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复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考虑过哪种员工更讨自己喜欢这种事。不过,很多老板都承认,他们确实会因为自己的性格和经历而讨厌某种类型的人,或者喜欢某种类型的人。 至于他们讨厌和喜欢的到底是哪种,我就不一一给你透露啦,因为我不能确定我在调查中是否问到了你的老板。不过,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天我总结的这11种类型,基本是很多老板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参考它们,你很有可能会在工作中中头彩:被老板喜欢上。 好,废话就先讲到这里,下面开始直接上干货。 1、本科生 75%的老板表示,他们会优先选择本科生,而不是更高学历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我估计那些念硕士和博士的同学要哭晕在厕所里了。 我问为什么?一位老板答:“除非科研和技术类型的工作,大部分其它类型的工作,本科生完全够用了。再多就是浪费了。” 所以,在职场上,就纯学历而言,大家念够就行了,不要额外浪费时间去考研了。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但也确实是相当实用的真话和忠言。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前瞻性的大学生在看我的文章,建议你赶紧参考一下,因为现在是毕业季,考研还没有开始,你重新选择和做决定还来得及。 2、名校毕业生 80%的老板表示,他们更喜欢名校生。有位老板跟我说:“我招人,只要是名校生就行,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学校毕业的,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只要他肯来,我统统都要。” 我眼睛瞪老大:“专业也不重要吗?”他答:“不重要。真的不重要。”我问“为什么?”他的答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能进名校,说明他们的智商足够,学习能力强,而且一定努力过,以后在工作中知道应该怎样去努力。现在考上大学不难,但考上名校并不容易,不管什么专业,只要他们能进得去,至少说明他们是百里挑一的精英,素质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他们的专业,到公司,很多东西他们还是得从头学起。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他们快速学习的能力。” 原来如此。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家公司的管理岗位却招了一位“天体物理”专业的名校生了。原来它们不是为了让他仰望星空,而是希望他快速转换跑道。 如果正好有前瞻性的高中生看我的文章的话,那么我要告诉你一句实践经验:考大学报专业时,如果你不是非某校的某种专业不上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应该卡着自己的分数线去报名校那些冷门没人报的专业,而不是普通学校的所谓好专业。毕竟,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段里,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看学校超过看专业。 3、颜值无所谓 我问老板们,是喜欢形象出众的人,还是一般般的人?答案居然是:颜值无所谓。两者的得票率是50%VS50%。这也用力搧了那些鼓吹这个世界都是看脸吃饭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者也可能是:鼓吹颜值大于一切的人,其实并不是老板。从这个角度讲,我心里还是有点暖呼呼的。至少,在这个答案里,我看到了老板们对员工内在品质的尊重,也说明这个这些老板们虽然有钱,但他们的道德并没有如很多人宣扬的那样,彻底沦丧,这个世界,也还仍然算是个善良当道的世界。 4、跳槽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久的人 92%的老板表示,他们喜欢在同一家公司待得久的人。多久是才算久呢?大部分人的答案是:5年以上。嗯,看起来,不管是在情场上,还是在职场上,诱惑都在所难免,虽然摊到自己头上,大多数人觉得跳槽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犹如恋爱谈不来分手是天经地义的一样,但最后真正选择的时候,大家还是喜欢专一的人。 5、主动加班的员工 虽然很多老板都承认,加班未必就是用功,而且,往往可能是效率低的人才会加班。但任然有75%的老板喜欢主动加班的员工。我问过一部分老板,既然自己也清楚,加班未必是工作需要,为什么还是喜欢加班的员工?一位老板说,他之所以喜欢主动加班的员工,是他认为,一个真正会做工作的人,不应该只会完成工作任务,而是懂得做出工作结果。既然是做出工作结果,就很难准时踩着下班点完成,所以主动加班在所难免。也许这个答案,对你理解加班这件事,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自己有主见的员工 老板到底是如很多人们所讨论的那样,只喜欢听话的员工吗?调查结果吓了我一跳,竟然有超过90%的老板说,他们喜欢自己有主见的员工。说老实话,这个调查数据还是非常出乎我的意料的。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合理。就像我们在带员工的时候一样,我们是喜欢有主见的员工?还是六神无主的员工?答案当然是有主见、自己会思考、自己能踩对点并主动工作的员工。 那么,我们不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员工呢?其实并非是那些有主见的员工,而是那些不听话的员工。实际上,不听话的员工,未必是有主见的员工。但是,很多人却往往误解了这点,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员工,往往可能把自己的自以为是,误认为是有主见吧! 7、有冲劲,敢于冒险的员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