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比如,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等等。对于孩子的恶习,家长一定不要纵容。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不良习惯,对于人的一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计的。 孩子如果有以下三个坏习惯,家长千万不能纵容,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纠正。 1 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家长。 这是一位妈妈发来的求助: 我家孩子快读小学了,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找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 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 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 给家长的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发脾气、闹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前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 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 如果希望全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 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给家长的建议: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3 做事三心二意、没始没终。 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儿子豪豪去他家玩。 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豪豪一起拼,当豪豪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 豪豪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Read more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拖沓和任性
6~12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 或 “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 就是说看起来很拖沓的孩子,其实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说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很任性的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拗个性: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他扭头就走;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拖拉我的;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是不吭声……因此说,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来表现。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内心是无助的 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才舒服”。 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 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任能力。 唠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耐心的等待,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等。 所以,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表现。要改变孩子的拖沓与任性,父母要先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 强大的动力来自强烈的欲望——让您的孩子发挥无限潜力 当今社会,对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够做得到的,而相对在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显得无能为力。 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成长性动机则是越得到满足越强烈。 很多时候,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得到满足的。例如,有些孩子从小就开始每天辗转于心算、跆拳道、美术、音乐、英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之间,如果在此过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欲望,不再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真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是靠别人的强迫做到的,而要靠孩子自己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这需要父母、老师,及其他周围环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强烈欲望。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只能起到协助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帮助自己。如果他有强烈的意愿,他真的是愿意去,方法是无限的。 孩子们是很聪明的,只要他们想做,怎样做他们自己是可以找到办法的。其实孩子没有办法事事成为第一,不管是学业上还是兴趣上。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有过第一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他的发展很重要。”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每天只用10分钟这样教导孩子,孩子就很优秀!
想让孩子优秀,光 “喊”、“骂”、“打” 是没有用的。越严管孩子,反而会得反效果。 家长都惯用指令方式跟小孩沟通,殊不知其实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以下就是专家提出,给现代家长的建议: 1. 激发思考 - 你觉得怎么做好?你有什么妙招? - 你该怎么做?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 如果你好好想,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 -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 如果你想要……你觉得有几个办法? -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 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还是你自己想? - 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 孩子,真棒,这个办法想的真好。 2.
Read more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
专家研究指出,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为:遗传、身体活动、饮食、探索与艺术、关爱、学习。父母如果能把握这些要素来帮助孩子,对孩子的脑部发展将有很大的助益。 一、遗传 孩子会得到父母的遗传,基因的强大力量使得孩子不仅长得像父母,脑袋聪不聪明、个性好不好,其实也都会与父母相像。正因为孩子会像父母,当忍不住火冒三丈的指责孩子时,或许可以想想,孩子的拗脾气是否正是自己的最佳翻版;当孩子书读不好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当年也未必是多高明的学生。有了这样的体认,父母不妨对自己、对孩子都多一点欣赏及宽容,与其生气不满,不如想想如何帮助孩子从自己的基因版本往上升级。 二、身体活动 只有孩子的身体长得健康,脑袋才会好,反应才会快,智力、语言、社会情绪的发展也才有根基。婴幼儿时期需要大量的感官和身体活动,婴儿时期多拥抱、抚触,让孩子尽量爬行、翻滚、玩耍;孩子会走会跑以后,每天尽可能安排至少三十分钟微微出汗的大肌肉活动,跑、跳、翻滚、玩耍,都对孩子有益。运动后脑内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会上升,对孩子的脑部发育非常有好处。 三、饮食 所谓的「健脑食物」,由于富含大脑运作所需的养分,有助于平稳孩子的情绪,并改善专注力。包括了大量的深色蔬果、高品质的蛋白质、足够的水分、钙质、坚果和鱼油,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日常饮食是否包含这些食物且足量。另外,高糖分食物和食品添加物对脑神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多吃食物少吃食品」是一定要留意的原则。 四、探索与艺术 婴幼儿时期,脑神经元一方面快速的连结,也有大量同步在修剪。研究发现,伴随着强烈情绪的经验,容易在大脑留下较强韧的连结,而较弱的连结很容易被修剪掉。要让孩子「快乐学习」,若用脑部发展的概念来解释,或许可以说,当孩子从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或参与音乐、舞蹈、艺术创作活动时,高度的心智投入和情绪激发可以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婴幼儿时期,可以用「玩」来归结,在丰富的环境中让婴幼儿自发性的充分游玩,是让孩子长出聪明大脑的最佳途径。 五、关爱 以精神受虐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证实受虐儿因受虐时极大的恐惧,使脑内压力荷尔蒙升高,致使脑部受损。这些孩子长期被责骂、羞辱或恶意忽视,脑内压力荷尔蒙过高而伤害了脑部。之后的研究甚至发现,孩子本身根本不用受虐,光是长期目睹父母家暴,看到自己的父母互相伤害,这些孩子的脑部也出现了类似的创伤型态。所以,「爱」是大脑发展重要的保护因子,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好,最好的办法不是花大钱送他去潜能开发,而是好好爱孩子,给孩子一对相爱的父母和一个温暖的家庭。 六、学习 如果前面几项做得好,六大要素已经完成了五项,孩子身体健壮了,玩够了,爱也满足了,大脑发展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如果父母只注重最后「学习」这一项,拼命让孩子学东学西,却忽略了基本的生活照顾,结果就是现在很多孩子的样貌:好像很聪明、会很多事,但体能差、脾气坏、挫折容忍度低、一天到晚觉得无聊、不爱自己、对别人也缺乏同情。 大脑的结构和运作,决定孩子的智力、情绪和性格。请父母一定要把握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大要素,帮助孩子建构一颗好用的脑袋,一生受用!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一个CEO 给父母的信
有爱的父母们,用心看看吧。 。 。 *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一封CEO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 明天我就要开新工厂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要归功于妳教我要为自己负责。我怀着感恩的心,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 3岁那年,我跑得太快被石头绊倒。妳叫我自己爬起来,又打了我屁股2下,还说:「下次再跌倒就打4下!」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不小心负责。 4岁那年,我因为看电视不想吃饭,妳說如果现在不吃就要饿到明天。我以为妳只是说说而已,谁知道厨房竟然连半块馒头也没找到。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任性负责。 6岁那年,妳带我到玩具店买圣诞礼物,说好只能买一样。但买了变形金刚我还想要模型飞机,妳不同意我就躺在地上哭。谁知妳转身就走,我只好擦干眼泪乖乖跟上去。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8岁那年,我想学着洗袜子,妳教我怎样才能洗干净;我想学着刷碗,妳教我怎么洗才不会打破;我想自己装饭,妳教我怎样才不会被烫着。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10岁那年,看着同学们下课后赶着上安亲班和才艺班,妳說上课认真,下课认真玩,有空多看书比什么都好。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兴趣负责。 13岁那年,我踢球打破邻居窗户,妳带我去买玻璃和钉子,让我跟妳一起装好玻璃,费用从我的零用钱扣掉。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15岁那年,我想学钢琴,妳帮我买了口琴。妳說我先把口琴练好再弹钢琴。口琴吹到现在,但我早就不想学钢琴了。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坚持负责。 19岁那年,我考大学,妳帮我分析几个我感兴趣的科系后,让我多问问自己的心意再来决定。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20岁那年,我想换新手机,妳說手机没坏就别换,不然就自己打工赚钱买。当我用家教费买到手机时,成就感带来的喜悦超过得到手机本身。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欲望负责。 24岁那年,我毕业后想创业。妳叫我别急,先从基础做起,有了经验再说。两年后我决定开公司时,妳說如果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就大胆用心去做。妳给我10万块,要求我4年内归还。我还保证,不但会还钱,还会送妳一栋房子。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事业负责。 27岁那年,我带着漂亮的女朋友回家,妳当着她的面一直夸奖我,得意表示:只有自己够优秀才能吸引同样优秀的人,还说我的爱情由我决定,只要我们真心相爱,妳就开心。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32岁那年,我把房子钥匙交到妳手中,妳收下后立刻转身。看着妳抖动的肩膀,我知道妳在偷偷流眼泪。是妳教会我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35岁这一年,我的公司扩建新工厂,那些怪妳狠心的亲戚终于闭上嘴巴。同时我也教育我的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我相信他以后会比我更优秀。 爱妳的儿子敬上。 再看看一个死刑犯给父母的信. 看完这两封信,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有位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对自己心爱的孩子「好」是最自然的事,但为了孩子的将来,适度放手独立,让他在跌跌撞撞的社会丛林中练就强壮身心,也许才是对他最好的方式,快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看吧!看一个死刑犯给父母的信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一个死刑犯给父母的信
有爱的父母们,用心看看吧。 。 。 *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一个死刑犯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 我明天就要行刑了,我也不知道我的人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往事一幕幕闪过眼前… 3岁那年,我跑太快被石头绊倒,妳急着扶我起来安慰,还往石头踢了两脚,「不哭不哭,都是石头坏坏!」让本来忍住不哭的我抱着妳委屈哭了好久,是妳让我知道原来跌倒是石头的错,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为了哄我别哭。 4岁那年,我因为看电视不想吃饭,妳就把饭端来一口一口喂我吃。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么享受,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我弄脏衣服,最后还要麻烦妳去洗。 6岁那年,妳带我到玩具店挑圣诞礼物,说好只能买一样。但买了变形金刚后我还想要模型飞机,妳不同意我就躺在地上哭,直到妳乖乖付了钱。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用这招妳就会妥协,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不想在别人面前丢脸。 8岁那年,我想学着洗袜子,妳怕我洗不干净,我想学习刷碗,妳怕我把碗打破,我想自己盛饭,妳怕我被烫到。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我不能面对的困难和危险这么多,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麻烦不想重作家事。 10岁那年,妳帮我报名3个升学班和2个才艺班,当我每天都被课业逼得晚回家,妳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学习是这么痛苦的事,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想让在亲友面前炫耀。 13岁那年,我踢球打破邻居窗户,妳赔钱后带我去跟邻居道歉。是妳让我知道原来闯祸后只要说「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我不知道妳心里抱怨邻居敲诈。 15岁那年,我想学钢琴,妳向人借钱帮我买了一台,但1个月后我就再也没弹过。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没钱也可以耍任性,但我不知道妳用3年才还清债务。 19岁那年,我考大学,妳說当律师钱多地位高。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只要按照妳帮我规划的路就好了,但我不知道妳只是用我弥补妳当年考不上法律系的遗憾。 20岁那年,我想换新手机,于是跟妳說这样就能常常打给妳,妳立刻汇了3万块给我,但我一年也没打几次电话回家。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妳是我的行动提款机,但我不知道妳多期待我打电话祝妳生日快乐。 24岁那年,我毕业后妳托熟人帮我在大公司找了好工作。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大学不认真念也能抱铁饭碗,但我不知道这是妳拜托了多少人才求来的。 27岁那年,妳眼看我不停换女朋友,女孩们都说我不负责任,妳說是她们配不上我。是妳让我以为自己条件很好,但我不知道妳帮我求了多少次相亲。 32岁那年,我欠了千万赌债,妳气得病倒,但还是帮我还清债务。是妳让我知道原来不管我做什么都有妳帮我解决,但我不知道这是妳准备养老的棺材本。 35岁这一年,妳再也帮不了我了,因为我抢劫结伙杀人。听到死刑判决,妳骂老天不公,妳苦了一辈子却得到这种结果。 我终于知道,是妳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夺走我成长的机会,一次次扼杀我生存的能力,一次次剥夺我为人生负责的权利!原来临死前,我根本没有长大过!原来用错误方式爱孩子,代价是两代人的痛苦,原来教育没有重来的机会,原来是妳亲手把我送上断头台…! 爸妈,你们要保重!我明天就要走了,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我能学会为自己负责。 不知该恨妳还是爱妳的儿子上. 再看看一封CEO写给父母的信。看完这两封信,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有位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