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再好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这五种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明,请不要错怪他!

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路都会遇到新情况,也始终都在探索,但是大家真的不用一碰到孩子出现的一些状况,就担心到不行哦。观察了解学习一些,你就会发现我们眼中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孩子大脑在发育,他们正在变聪明呢! 今天先和大家说说宝宝可能被误解的五种行为。 01、吃手并不是坏习惯,是宝宝重要的“学习”机会 宝宝吃手是妈妈们特别疑虑的一点,总觉得那不卫生,也时常会担心“婴儿吃手是不安和有压力的表现”。 但事实上,宝宝10个月之内的吃手、吮吸手指行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吃手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是刺激大脑发育和安定自我情绪的必要行为。 要知道宝宝出生认识这个世界,就是靠各种感觉器官。最开始因为手的能力还没有发展,所以他最早能控制的就只是嘴唇和舌头,他们用嘴巴感知自己身边事物的形状,所以就把最容易放到嘴里的手作为探索行动的对象了。 除了探索,吃手也有另一个我无数次提及过的功效:自我安抚。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宝宝小时候饿了,我们没有及时喂奶,这个时候你把小手指塞进他嘴里,他就立马不哭了;如果没人陪他玩,我们都在忙,他哭了,你把他的小手往嘴里一塞,他就立马不哭了;睡觉前,他吮吸手指也总是特别来劲,你把手从他嘴里抽出,他猛哭,然后再怎么也睡不着。 所以十个月前,吮吸手指爸妈都别太介意。这是他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能让他派遣寂寞和无聊,也能帮他平静情绪。 当然如果蛮大了孩子还在吃手,那就要介入了,这会儿可能是因为宝宝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可能他太没有安全感了。 02、谁说“认生”就是性格内向,明明是智力在发展 有妈妈经常会说,之前宝宝还挺好的,谁抱都没事。最近突然只要我抱他了,别人一抱就大哭,搞得其他的人都好尴尬,他到底怎么了? 那是因为他变聪明了,开始会区分爸妈等亲近的人与外人的面孔啦。 科学研究表明:宝宝认生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的,这是婴儿智力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所以爸妈们别老怪宝宝内向、认为认生是不好的现象,因为这个担心孩子长大后性格孤僻、缺乏社交能力,那真的没半毛钱关系。过2-3个月,这样的认生会逐渐消失。当然认生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一点变化也没有,有些反差会比较大。 请记住,这个阶段,如果宝宝总是希望爸妈抱,那就满足他吧。给足安全感,而不是让他觉得恐惧和不安,那才是让宝宝大脑成长最好的良药。 03、撕纸、扔东西、乱画等都不是坏行为,而是促进大脑快速发育的动力 过了一周岁,宝宝们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调皮捣蛋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也开始充满好奇。要知道好奇心可是宝宝大脑快速发育的原动力。 所以这些捣乱的行为,我们不要随意禁止,而是尽可能得正确引导,准确找到可以锻炼他们大脑的最好方式。 撕纸是他们的最爱。因为十有八九的小宝宝都爱听撕纸的声音,虽说撕纸会让家里“雪花纷飞”,但是对于小小的他们来说,撕纸绝对是锻炼大脑的好方式,因为它需要大脑的指挥,有两只手的完美配合。 宝宝们开始在墙壁上乱涂团画。虽说从内心而言,我们这一代的爸妈也都知道该放下一些束缚,让他们在墙上尽情折腾,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受不了。那么就转换一个“战场”,给他们大的足够的纸张。 或者允许他们在地砖上随便画。儿子总是喜欢拽着我和他一起并肩在地砖上画画,我也不管他画什么。弯弯扭扭的线,不怎么圆的圈,你别太在意,只要他开心,就让他去尝试,在这过程中,他可以知道自己通过手的运动让地面出现了印记,这本身就足够有意义了。 吃饭的时候,他开始不那么安分了,最让我们头疼的是,他开始敲击碗,或者直接扔。你不要责怪他,其实他是想看碗落地的过程,或者是想听敲击或者落地的声音,那都是一种探索。他乐此不疲,因为整个过程让他觉得像发现了新大陆,太新鲜了。 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宝宝的理解能力杠杠,他可能只要有过几次扔碗的经历,就会知道自己一定要在餐椅上好好坐着,如果不坐好也会掉下来。 这也难怪,小时候给儿子举高高,他总是哈哈大笑。但是到了两岁多,他突然不喜欢被举高高了,会说,“妈妈,怕怕。”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他开始有了自我保护的智慧。而等他再大一点,他又开始喜欢了,可能是觉得刺激好玩,并且自己能感受到是在安全范畴之内的。 04、宝宝“自言自语”不只是好玩,那是他开始自我思考呢

Read more

要教育孩子三点:吃饭、吃苦、吃亏

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只凭着满腔热情来爱孩子,如果教育孩子,疼爱过了成为溺爱,就等于害了孩子!人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听天地的。父母是孩子的天,但同时要记得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比父母更大的天,那就是俗话讲的——老天爷。这个老天爷是谁呢?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天道的力量。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顺应天道,才能生存;反过来,违背天道的话,生存就很困难,相信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懂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健康幸福!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健康?真正圆满的健康是身、心、灵性三者合一的健康,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从小教育孩子,就要教育他吃三样东西: 第一吃饭,吃饭吃的好,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 第二吃苦,能吃苦耐劳,懂的依靠自己的双手,这颗心就健康; 第三吃亏,不怕吃亏,肯把好处让给别人,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圣人,那灵性就健康。 【教会孩子吃饭】 第一,为什么要教会孩子懂得吃饭?从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然造化有没有感恩之心? 人活一世,靠的是天地自然的养育。对于这一点,科技再发达,当人面对自然时,依然犹如泡沫一般不堪一击。想想,我们人类在地震、海啸或者饥荒等这些灾难面前,有多少力量呢?过去的战乱、灾荒年代里,无数人因此而死。现在倒是和平了、有粮食了,但人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因病而死的人一点也不比那个年代少——这些都是人类的共业,谁也逃不掉!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有感恩心、敬畏心,首先就应该表现在对吃的、用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珍惜,要恭敬,绝对不要去浪费。 现在大部分父母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了,有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所以我们教出来的孩子也一样。中国人治家,靠的就是一个“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告诉世人:“治人事天莫若啬”。 什么叫“啬”,什么又是“俭”? 不是说有条件了还不让给孩子消费、享用,而是我们可以吃用,但不允许浪费。现在很多大人和小孩,在吃饭时都会浪费很多,剩下了就垃圾桶一倒,这样不尊重粮食,老天爷都摇头。而且,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尊重食物,挑三拣四,他的身体也不会健康。 因此,有一件事情父母们一定要清楚,那就是“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现在,我们浪费的可不是国家的、社会的、公司的、家庭的或者他人的,那都是孩子自己这一辈子里有定数的福报。 【教会孩子吃苦】 第二,父母要教会孩子能吃苦。 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受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让孩子受苦,明天,老天爷就会让孩子受苦,帮他补上这节课。就像孩子要学走路,父母怕摔,总是抱着,结果等再想让孩子学的时候,他们所受的苦不知要大过小时候多少倍! 我们要记得,天永远比父母大!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带着苦乐来的。多吃苦,第一是了苦;第二是接受大自然的礼物,在吃苦中成就自己。所以,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觉得我们想不让孩子苦,他就能不苦。虽然血缘上我们是亲子关系,但孩子的身心命运,本事再大的父母都无法代替。有一句话说的好:“佛是自己修的,苦是自己了的”,谁也替代不了谁。 所以,如果小孩从小就没学会吃苦,什么活都不会干、也不肯干,都让父母、爷爷奶奶干——这就是逆天。长辈是天,晚辈是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老祖宗来伺候,这样子不是心疼孩子,是亲手扼杀了他一颗善良勤劳的心。 让孩子受苦,他自然会去成长,会去了苦。如果有多余的钱,与其让孩子享用了,不如拿着去教孩子做善事、帮助人、教化人,这是给孩子做榜样,教会孩子积累阴德,教会孩子顺着天。顺天道而行,天就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但这个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很多家长为给孩子谋“幸福”,是用一辈子的辛苦赚一大笔钱留给孩子,甚至用非法所得的钱留给孩子的方法——结果培养出娇生惯养、培养出奢靡颓废、培养出白眼狼、培养出了一群啃老族……这样子不是害了他吗? 记得,父母无法代替天,不要试图“替天行道”,自作主张。要让孩子受些苦,这绝对是好事。 【教会孩子吃亏】 第三,教会孩子吃亏。 这一点是最难的,因为现在连大人都怕吃亏,都不懂的吃亏是福的道理!有时难免觉得,好处都给别人占去了,自己就吃亏。其实我们亏不亏呢,只有天知道。普通人就怕吃亏,生怕好处给别人占了,只想从别人手里得到好处——这个是乞丐心态。 有个小故事说,有两个人死后到地府中,阎罗王问两个人:“你们投胎做人,是想让一万个人供养,还是供养一万个人?”甲抢着说:“我当然想要一万个人供养我。”乙说:“那我选供养一万个人吧”。等两个人投胎了,一心想要万人供养的甲,就做了乞丐;发愿供养万人的乙呢,就做了一方诸侯……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人活着要想天长地久、自在通达,就要效法天地,而天地最大的品格就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和“损有余以补不足”。所以,如果人一心就想从他人处获得好处,有了好处就沾沾自喜,这是非常短视、没有智慧的行为。一般我们会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灵性不强,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灵性不健康!灵性不健康,慢慢就会导致堕落。 让我们想一想,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从没有为自己想,都为别人想,所以十方众生同瞻仰;领袖之所以被称之为领袖,是因为他们“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人们才愿意推选他、敬仰他;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懂得处处谦让,不争名夺利,也会获得众多好朋友,生活在友爱的幸福中……所以,中国有句从古传至今的老话——“吃亏是福”,这绝对不是徒劳的安慰,而是深谙天机!老天爷永远是最公平的,“自然大道就是一个平衡器,您在这方面吃亏了,老天就在那方面给予您补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的智慧啊!

Read more

如果孩子有这4种行为,要罚!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一向希望父母多鼓励、夸奖孩子,鼓励和夸奖能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动力。但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惩罚孩子。 只是提醒父母们的是,当你决定惩罚孩子之前,应该先做一个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如下问题: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前没有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还是父母没有把话说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是不是父母自己也是在犯? 3、孩子为什么总是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什么情况应该惩罚孩子呢?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父母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强制手段”。 1、当孩子的举动会危害自己的生命时 比如,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经过父母反复说服教育,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 2、当孩子的某些习惯、心理倾向有可能发展成违法行为时 比如,经常欺负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看见同学的好东西就去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父母和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仍屡教不改的。 3、当孩子自我意识非常严重时 从小被父母宠惯了,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愿意与人分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已经提醒无数次,孩子也不予理睬的。 4、当孩子明知故犯,依然我行我素时 父母多次的规劝、反复提醒,孩子仍执迷不悟,且态度恶劣,拒绝认错的。 提醒 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摒弃“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采用“恩威并重,奖惩并举”的原则,凡事以理服人,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环境。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