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的性别为何,只要你打算在职场晋升,你都得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上司。因为,好上司可以有效带领部属,并经由领导能力造成的绩效,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好上司要有以下三个条件︰领导的能力、照顾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提出卓越方向的能力。 在这多变动的时代,能给予部属明确方向,并能稳当安排与决策的人,才是受人期待的上司。职场里真正受人敬重的上司,并不一定是一天到晚与员工嘻嘻哈哈,没架子的那种!这种上司也许平时是大家的好朋友,但状况真来临时,往往会无法明快地调动安排! 这种无法完成组织目标的上司,地位随时不保,无法给人安全感;真正能让人折服的,是带有领袖气质的上司,平时与员工或许有一些距离感,但不致到疏离或摆架子的地步,因应局势判断相当准确,下达命令也让人折服。最重要的是,带有领袖气质的上司,员工会对他的指示产生反应,努力配合执行。 上司的种类 好上司能影响员工的效应,其实就像偶像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力。 因为能适时激励他人、予人信服的安全感,使得员工容易说一不二地热忱付出,如此自然容易造成好的结果!此外,好的上司也必然懂得如何适时给予员工晋升与加薪等实质奖励,恩威并施,带人亦带心。 上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号型的领导者;这种人因为头衔大、办公室大,而自以为拥有权威,他们动辄训斥命令,其部属或许表面听话,但事实上却不见得会照吩咐做或借故拖延。 另一种则是真正的领导者,他不见得头衔大、也不一定有自己的办公室,处事也不见得强势,而是以沟通、确实与效率,来完成他的领导工作。也许他的职衔不大,但他的指令会让人听进去、心悦诚服的完成工作目标。 造成如此两极化领导效果的原因,则和领导者是否能正确行使权力有关。 行使权力的模式 一般说来,领导者行使权力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压低权力型的领导者︰这种通常都是菜鸟主管,也许刚晋升成主管阶级,或者是老是不习惯自己成为领导者身分的女性。压低权力型的领导者希望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能让人喜欢,因而经常不自觉地放软身段,希望能给予部属平易近人的感觉。 压低权力型的领导者有很大的危机!因为,他讲的话会逐渐失去应有的力量,甚至因为太害怕得罪人,而减缓的决策的速度与力道,最后成为一个员工心目中优柔寡断、没有肩膀、唯唯诺诺的没用主管。 第二种是放大权力的领导者︰这种人会夸大自己的权力,态度强悍,和压低权力型的领导者相反,却失却该有的对人态度,典型的行为是责骂人毫不留情,而且相当自我本位,好象全世界只有他是对的一样。 最后一种,也是好上司标准,此即──尊重权力型的领导者︰ 这种上司通常使用我们作为沟通模式,能妥善协调上下,以期顺利完成工作目标,他愿意鼓励部属提出想法,照顾员工并可以适时提出奖励。尊重权力型的领导者通常拥有真正的自信,所以才能广纳雅言,同时,这种上司自我督促的自觉强,能减少自我中心的行为及判断。 根据美国调查上班族工作效率的报告显示,每个上班族在现有工作轨道上,至少都还可以释出百分之四十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即使这百分之四十的能力和心思没发挥出来,公司还是照常运作,主管也不会发现你并没有竭尽全力。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企图心,对未来有理想抱负的工作者,你会希望自己这份潜能被激发,那你就需要一个好上司来带领你,使自己心甘情愿发挥能力至极限。 相同的道理,如果你身为领导者,越能激发员工发挥剩余价值,就表示你的领导能力越强,这个公司的获利就越大,而你个人的成就也就越可观。 成为领导者的自觉 因此,当你有机会成为领导者,你就该有身为领导者的自觉!当然,领导与权力是脱不了关系的!你要往上爬,拥有权力!不过,主管的真正权力却是别人赐予的! 主管的真正权力不只是老板给予的名衔与权位,而是员工愿意配合的执行力!换句话说,上司的真正权力其实来自于部属。良好的工作效果,来自于上下之间的妥善协调。 身为领导者的你,要明白自己不可能完全与员工打成一片,更不可能一昧恃上压下、强自扩张权力。 领导是目标的锁定,是激励人心,是将人心推向锁定目标。
Read more遇见好上司!他能够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指引!
刚踏入职场的新鲜人,需要找一个精明严格的老板,才能学到东西。待锻炼有成,就需要换一个愿意放权或者能力稍差的老板,以取得施展空间。 「一位好上司能够带给你什么?」 「好上司的作用真的胜过一家好公司吗?」 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纽曼说:「一位好上司可以带着你成长,帮你指引方向,这是年轻人在工作中最想获得的帮助。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可以碰到令自己满意、能提供真正帮助的上司。」 遇到一位好上司,胜过遇到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个好上司,会让你终生受益。 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些迷思,人们在工作中实际的感受又是什么? 我的调查小组成员佛莱彻谈到他的心路历程:「在年轻时,我认为老板会对你掏心掏肺,关怀备至,就像一个兄长。我们期待在第一份工作中就得到上司如兄长般的关怀。但现在我显然已经过了那个年龄,我的想法是:宁愿对自己保持忠诚,也不要依赖一位根本不把你当回事的上司。」 我很喜欢他的观点。这是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不要倚靠一个梦幻泡影般的理想工作来满足自己。对上司不能心怀幻想,而要先确立自己的价值。你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也包括你的老板。 毫无疑问,年轻人都在作梦。他们对于工作单位有着很高的期望,或者说偏爱。他们喜欢豪华的办公场所、气派的桌椅和优越的福利。重要的是,名片拿出去一定要有足够分量。 「啊,你竟然在这家公司上班?我好羡慕啊!」达到类似的效果,会令他们心花怒放。 但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尤其是那些经历类似选择、最后取得成功的人,观点却是相反的。加州一名传媒公司的高阶主管说:「这种想法极为『自以为是』,事实上,一家好公司不会给新人任何决定性的帮助,反而会因为高竞争的淘汰机制,让一些有潜力的新人失去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信心打击是具摧毁性的。」 职场新人有很多困惑,他们缺乏帮助,不管是来自公司还是上司的。要努力地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就得严肃面对这一选择。 我想问的是:你要选择一家好公司,还是一位好上司呢? 佛莱彻说,任何人都无法鱼和熊掌兼得。喜欢好公司的人,他们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令他痛恨至极。一个坏上司能毁掉某些人「在大公司工作」的梦想;而有些人,他们幸运地遇到一位好主管,但公司的环境却很差,随时都有倒闭的担忧。 在我看来,有个事实是不容忽略的—我们周遭并没有那么多好公司可供选择。也就是说,多数公司其实都是十分普通的。不会有太多人可以找到一家好公司,这不具有普遍性。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烂公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是多数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所以,为自己找一位好上司是最重要的。但有人担心说,烂公司里的好上司经常绊住我们寻求更优环境的脚步。 佛莱彻以同事蒙蒂略为例,蒙蒂略是来自巴西的移民,他梦想可以进入波克夏.海瑟威──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企业总部工作。蒙蒂略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公司,我可以当成一份终生职业来对待它,就不需看人脸色(指上司的苛刻),也不再需要上司的提携来为自己提供能力证明。」 蒙蒂略大错特错。他不仅没能进入波克夏,而且很不幸地窝在一座小镇上,为证券交易所提供数据收集的小公司聘用了。在这里,他遇到一位好老板,帮助他重新建立信心,改变他看待工作的价值观,以及拓展了视野。 后来,当一份更好的邀约摆在面前时,他竟有点舍不得这位上司了。他很矛盾:「我应该辞职去更好的地方发展?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和这位难得遇见的老板共事?」 其实这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并不是别人能够体会到的。工作和人生一样,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的备选答案。别人无法给他方向,他的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理智与情感较量的结果。 佛莱彻说:「重要的是他遇到一位可贵的老板,获得提拔;相较之下,接下来如何选择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需要先为自己找到一位工作中的好老师。」 刚开始工作时,如果你的实力不够强,想进入一家好公司的机率是非常渺茫的。这一点我们已说明得非常清楚。我的朋友纽曼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在全美拥有知名度、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专家,但也曾有过被华盛顿政府机构拒绝的经验。当时他非常想为政府工作,可是当局无情地退回他的简历。 我们多数人都不是知名大学毕业,没有任何背景,所以应该务实地订定事业目标—到一家正常营运的中小企业,为自己寻找一位好上司。后者需要运气,不是谁都有机会碰到一位愿意提携你的老板,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 北京的吴先生毕业那年就业情势不乐观,他的故事就像丑小鸭那般充满戏剧性。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挤破头去和几千人竞争大公司的某个位置,而是锁定那些中小企业,以这个方向投递履历。结果一家设计公司通知吴先生去面试,给的待遇还不错,但就是办公环境差了点—公司在住宅大楼里租了间办公室,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显然刚成立不久,因此没有很好的福利及办公设备。 不过,每个同事都很愉快地工作着,充满朝气和活力。他的上司说话温和,态度谦虚,给他的印象也很好。上班一段时间后,吴先生才知道这位上司竟是业界十分有名的设计师,拿过许多大奖,从原公司辞职后,筹组了这个新团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