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考古队,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们凭借直升机的力量,用吊绳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不远处,几只雄鹰受了惊吓,落荒而逃。 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只有雄鹰才能登上巍峨的金字塔。雄鹰有强劲的翅膀,这也不足为奇。但接下来,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在胡夫金字塔的顶部,他们居然发现有不少蜗牛的躯壳。 究竟,这些蜗牛是如何从地面来到海拔136。5米,相当于40层楼房之高的金字塔的?有人猜测,或许,是雄鹰从地面叼上来的美味佳肴,但在每一个躯壳里,蜗牛的身体都毫发无损。这确实很难解释。 那么,是粘附在飞机的表面,最终坠落下来的?也不是。因为,按照常理,飞机发动后,那股强大的气流,足以把蜗牛吹得无影无踪。 后来,陆续有了更多的发现,那就是,在金字塔的中上部不断发现有蜗牛爬过的痕迹,还有许多粘附在塔体已经干枯掉的蜗牛。 原来,这些号称爬行速度最慢的蜗牛,经过无数次的坠落,一个月、两个月,最终,竟是自己从塔基,一步一步,爬上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也攀上了自己生命的最高峰。 蜗牛,向来是爬行缓慢、效率低下的反面教材。但正是这种看似懒散懈怠的小虫子,做出了连人类不依靠外力都无法达到的壮举。那一刻,几乎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有了一种深深的感触与震撼。 蜗牛之所以能够攀上金字塔,就是源于坚持。而且,即使在这坚持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蜗牛,能够巧遇阴雨,蕴蓄充足的水分,才能成功登上塔的顶端。再长的路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走也无法到达。在蜗牛的简单思维中,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即使摔得头破血流,也永不退缩。 很多时候,号称贵为万物之灵,并且统治整个地球的人类,倘若单从攀岩的角度和高度来看,其实和蜗牛一样微不足道。自从能够制造工具,人类就具有了超级的思维,并且懂得了迂回与退让。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人的幸运,也是人的不幸。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期待做一只凌空飞翔的雄鹰。但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却往往就是那么残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像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行囊。没有雄鹰的天赋,就必须具有蜗牛般的毅力。不要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要拼搏奋斗、永不停息,终究可以留下一丝令自己感动的痕迹。 不能像雄鹰那样振翅高飞,那么,就做一只蜗牛吧。但,即使是做一只蜗牛,也要背着沉重的壳,一步一个积累,在生命的长河,留下奋斗的足迹,爬向成功的彼岸。 图:pexels.com
Read more睡前小故事 :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劝他:”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 他回家后疲惫地睡在床上,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寻找石头,每天总是带回一块,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建造城堡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发现他中意的石头都会往独轮车上装。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乐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一个运送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垒造自己的城堡。 对于他的行为,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寻找石头,运输石头,堆积石头,在他的偏僻住处,出现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有清真寺式的,有印度神教式的,有基督教式的……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子筑沙堡的游戏。 1905年,法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低矮的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令他叹为观止。他为此写了一篇介绍薛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薛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城堡,连当时最有声望的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薛瓦勒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 在城堡的石块上,薛瓦勒当年的许多刻痕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 图:pexels.com
Read more一生很短,要开心地活着
每天,不管你开不开心,到了明天就变成了昨天。开心,一天就这样快乐地过去了;不开心,一天也是心塞地捱过去。做人,比让别人开心更难的是——让自己开心。 如果你都不开心了,哪还有心思照顾别人的情绪。所有的消极厌世都始于不开心,如果想要快乐地活下去,就得让自己开心。所以,做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开心。 远离带给你负能量的人 总是喜欢带给别人负能量的人,其实是最自我、自私、烦人的人。谁都有闹心的时候,但一般人都不会像他们一样,见到人就诉苦和抱怨,恨不得全世界都为他操心,陪着他一起揪心和闹心。 总是带给别人负能量的人,是只会消耗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只有远离他们,才不会整天被他们的阴影笼罩。谁都有充满负能量的时候,但忍住不说自己消化是一种修养,而把负能量转移到别人身上,却是没素养的表现。 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只有以让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才能真正开心。圈子不同,就不要强融,别人认为舒服的生活方式,在你这里就不一定那么合适,不一定也会让你感到舒服。 所以,从现在起,问问自己的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让自己感到舒服。在街边撸串,或者坐在高档酒店里品味精致美食,都只是千万种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最重要的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用心生活,选择自己的舒适就好。不喜欢穿着累的高跟鞋,就帅气地扔掉,换上自己喜欢的平底鞋,舒舒服服地大步流星地走。不习惯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就返璞归真地过自己三茶两盏的朴素日子。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除了别人会造成你的不开心之外,还有的不开心,是你自己自找的。 不开心的时候常有,但有些人就是走不出去,一直沉浸在郁愤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以至于光顾着不开心,都忘记自己为什么不开心了。 烦恼终究只是一时的,如果有永远也过不去的烦恼,那肯定是自找的。经常纠结于让你不开心的事,只会越想越生气,所以不如做点其他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暂时忘记烦恼。 一生很短,要为自己而活。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开心。 甩掉所有让你不舒服的人和物,解放自己的天性,活出最有活力的真我。 图:pexels.com
Read more睡前小故事 : 谷穗越成熟,头垂得越低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 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发沐浴后,就变成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小沙弥。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 例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敛了它的香芳蕊…….” “没,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下,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喏喏地对法师说:“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须懂得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时时保持谦虚方能以低姿态向他人学习,也才能有更多成长的机会。过多的炫耀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收获一点点就自满自大,只能让自己止步不前,破坏潜心精进的心境。 成熟的谷穗,总是谦虚地地下头;勤奋的蚂蚁,总是悄无声息。人常说:山外有山。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不可自视其高,夸夸其谈,眼高于顶,必须要懂得谦虚。一个高傲自大的人,表现狂妄,不屑于他人的作为。 这种逞强的人,实际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看不到真理与事实,从而阻碍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这无疑损失了自己进步的机会,实在是不明智的。 真正谦虚的人,能够深刻地看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准确地估价出自己的天赋与潜能,因此面对广大未知的世界,能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不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一种永不言败的进取心。 图:pexels.com
Read more睡前小故事 : 泥的故事
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 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母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 泥又问佛祖:“与荷相比,她有美丽的外形,有芬芳的气息,有亭亭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颂赞她,多少画家、艺人描绘她,多少人欣赏她,多少人喜爱她,而我呢?我什么都没有。” 佛祖说:“你错了,你有荷全部生长的经历。她的萌芽新生,你分享她的期望;她的青涩岁月,你体会她的苦闷;她的含羞待放,你分担她隐藏的心事;她的风华绝代,你默享她的荣誉和掌声;她的饱满圆熟,你们一同欢呼丰收的喜悦;一直到她枯残死亡,你仍为她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你知道吗?你们所有的了解,不过是荷外在的形象,而你却拥有她整个生命!” 泥再一次问佛祖:“我委身在地,无声无息,受人践踏,又无华彩的外衣,我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吗?” 佛祖说:“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你让花草树木蓬勃生长,供应她们成长的养分,你无穷的生命力还不够显现吗?” 泥笑了…… 图:pexels.com
Read more睡前小故事 : 农夫与哲学家
农夫不解地问哲学家:“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难道不觉得辛苦吗?”哲学家说:“因为我有事业心,所以不觉得辛苦。” 农夫又问:“什么是事业心?”哲学家想了想,说:“我们不如来做个试验吧。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一做,就知道什么叫事业心了。”农夫点头答应。 哲学家接着说:“请将你的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又举起。就这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并且转圈。” 虽然农夫不明白哲学家为什么要他做这些动作,但他还是照做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农夫受不了了。哲学家问:“感觉怎么样?”农夫说:“受不了,太辛苦了!” 哲学家笑着问:“请问,你会耕田吗?” 农夫说:“笑话,我是一个农夫,耕田是我的工作,我要是连田都不会耕,那还叫农夫吗?” 哲学家说:“你能将你平时耕田时的动作,在这里示范一下吗?”农夫毫不犹豫地做起了耕田时的动作。只见他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农夫惊奇地发现,他做的动作,与哲学家半个小时前让他做的动作一样。 哲学家笑了,问:“你耕田的时候,觉得辛苦吗?” 农夫说:“不但不觉得辛苦,还觉得很愉快。” 哲学家又问:“都是相同的动作,一个觉得辛苦,另一个却不觉得辛苦,那是因为什么?” 农夫答:“因为在耕田时,我心里想着丰收,所以不觉得辛苦。而刚才,我在做您让我做的动作时,心里什么也没想,所以觉得辛苦!” 哲学家拍手道:“这就是事业心。因为你心里有了追求,所以长年累月做相同的事情不觉得辛苦!” 图:pexels.com
Read more生活容不下虚假,你混日子,日子也会混你
生活容不下半点虚假,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没有金刚钻,硬要揽瓷器活,结果只能是既耽误了时间,浪费了材料,还两边不讨好,遭人白眼。 人当然要有雄心壮志,但更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如果没有丰满的理想,满足于眼前酒足饭饱的安逸生活,很容易滑向堕落的深渊,一辈子懒洋洋地荒废过去,一事无成。不过,这样的生活,习惯了也可能觉得安详。 但是,一个人如果不能认清并正视骨感的现实,整天活在对理想的憧憬里,凌空蹈虚,不务正业,不仅会一事无成,还会在自以为壮志未酬的叹气声里,度过自怨自艾的一生,永远不快乐。 生活容不下虚假,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靠实打实的本领,才能在生活的惊涛骇浪里真正站住脚跟。靠运气,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一时侥幸赢来的,也会被有实力的后来者夺走。 雄心壮志,要以自知之明为前提。无论什么雄心壮志,实现了,才会有万众瞩目的伟岸;如果止于每天喉咙里的呐喊和脑袋里的空想,只能是换来空洞的回声,沦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生活容不下虚假,因为生活是由每一个真实的今天构成的。幸福的真谛,是一个个微小心愿的达成。摩天大楼,也是一砖一瓦盖成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的坚固,才能保证大楼即使在风雨飘摇中也屹立不倒。 梦想,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抵达。真实地过好每一天,才能与生活握手言和。 每一天都要在生活的土壤里落到实处之后,才能开花结果,长成枝繁叶茂的人生。没有学会走,就不要急着跑,不然拉伤了肌肉,可能几个月都动弹不得。 既然生活容不下虚假,我们就要努力活得真实。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更重要。一味地好高骛远,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梦,还自以为高人一等、怀才不遇,是最可悲的。 人不快乐的根源,是欲望太多,而能力太小。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凡是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走稳了眼前的这一步,才能打造更强大的自己,摘到更大的苹果。眼高手低,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耐得住平凡,才能蜕变成不平凡。当你是一个小兵的时候,就要身姿挺拔地站好每一班岗。这样,才会有慢慢地坐上将军宝座的可能。 抱持一颗平常心,把寻常百姓家东升西落的小日子,都过出多姿多彩的滋味,才是真正地生活着,才有看得见也摸得着的远方。 生活容不下虚假,把幻梦抛诸脑后,把目光聚焦到眼前,认清自己的实力,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做一只勤勉的蜗牛,才能拥抱一个不虚此行的人生。 图:pexels.com
Read more决定人生输赢的,绝对不会仅仅是运气
一 有的人总喜欢把别人的成功说成是运气,他们成功是他们运气好,如果自己有这样的运气,照样能成功。 概率论里有一个“大数定律”,就是说,只要比赛的时间足够长,仅仅靠运气定输赢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比赛的话,那么人生这场比赛也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生的事、一辈子的事,一辈子多长呢?足有两、三万天吧。根据概率论里“大数定律”,在这么长时间的比赛里,仅仅靠运气能决定得了人生的胜负吗? 仅靠运气决定不了人生的输赢。所以,当别人成功时,在运气之外,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一些别的东西呢?比如别人的能力和素质,别人的努力和付出,是不是这些因素更在决定着他们人生的成功呢? 人生这场比赛是一辈子的事,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谁赢到最后谁就赢得最漂亮。 二 瓦努阿图,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在瓦努阿图附近的海域,生长着一种大海贝。这种海贝的外壳十分坚硬,用手是掰不开的,只有用斧头等利器才能把它劈开。大海贝里面会长出一种珍珠,名叫黑珍珠,其价格特别昂贵,一颗就能卖到十几万美元。 但能长出黑珍珠的大海贝寥寥无几,稀少到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当地的渔民把大海贝捞上来之后,他们不是一只只去砸开大海贝,靠运气去碰上一只长黑珍珠的大海贝,去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赚取金钱和财富的,不是运气。他们的做法是:出售一只只大海贝,让一只大海贝买上几十美元到上百美元,让别人去碰运气。一些梦想发一笔横财的外地人,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岛国,来赌一把自己的运气,他们一口气买下几十只、几百只甚至上千只,运气好的,大赚了一把,运气不好的,血本无归。 但最终的赢家,还是当地的渔民。因为靠运气赚钱的人,只可赚一时,而不可赚一世,运气再好,也有倒霉的日子,一旦运气不佳,先前靠运气好赚来的也会全部赔进去,直至赔个倾家荡产。所以,想赚运气钱的,想靠运气赌一把的,最终的结果都是输。 “赚取金钱和财富的不是运气”,瓦努阿图当地渔民的这种金钱观和财富观,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三 从前,一位国王准备处死一名使节。为显示自己的公正,那天,国王召集了很多民众,并当众拿出了一个布袋,说布袋里有两粒石子,一粒是白石子,一粒是黑石子,现在由使节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他从布袋里摸出了一粒白石子,便无罪释放;如果摸出的是一粒黑石子,便立即处死。 使节当然清楚,布袋里的两粒石子都是黑石子,无论他摸出哪一粒石子,都得处死。可最后,使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为自己赢得了生的权利。 原来,使节从布袋里摸出一粒石子的时候,故意失手掉在了地上,与地上的石子混在了一起,使人分不清他摸出的是哪粒石子。然后,使节告诉大家,要想知道他摸出的到底是白石子还是黑石子,这并不难,只要打开布袋,看看布袋里剩下的那粒石子就知道了。如果布袋里剩下的那粒石子是白石子,说明他摸出的是一粒黑石子;如果布袋里的石子是黑石子,说明他摸出的是一粒白石子。当打开布袋,人们看到布袋里剩下的是一粒黑石子,说明使节刚才摸出的是一粒白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国王只得无奈地把使节给释放了。 事后,人们都来向使节贺喜,说他运气好,握住了一粒白石子。而使节却说,不是他运气好,也不是他握住了一粒白石子,而是在死亡的关口,他仍在紧紧地握住自己的命运。 图:pexels.com
Read more睡前小故事 : 你用什么方式擦亮自己的人生?
他是一个路牌清洁工,每天早上七点出门,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和雨鞋,带着蓝色的梯子、桶、刷子、抹布……多年来他都负责同一条路线,以音乐家与作家为名的街区,例如贝多芬大道、肖邦广场、莫扎特路等,清理完这些道路,他的工作就完成了。 清洁路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他是一位认真的工人,他负责的路牌不只干净,而且像新的一样。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所有的街道与路牌。 有人问他,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想要改变的呢?他大概会回答:“我什么都不想改变。” 可是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小孩对他妈妈说:“妈妈,这是格卢克路。”他妈妈说:“没错,格卢克是一位作曲家,他想出很多新的旋律,这条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取的。” 清洁工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幕,心想:“我对格卢克的了解竟比小孩子还少。我每天面对这些人名,却一点也没有概念。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决定要改变,五点钟一下班,他便骑着脚踏车狂飙,急忙地跑回家去。 猜猜看他要做什么? 他开始认识与研究路牌上的音乐家与作家:看报纸查询、听音乐会,他的生活开始改变,从那时候开始,他晚上常常待在客厅听音乐,这些过世已久的音乐家,似乎已经变成他生活中的朋友。认识完这些音乐家后,他决定要认识其他的作家。他决定到图书馆找资料。 就这样过了几个星期,清洁工渐渐喜欢上阅读,虽然有些句子看不懂,他会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直到看懂为止。渐渐地,他与图书馆的人员都越来越熟悉了。他对着同事说:“可惜呀,我没有早一点开始看书,我错过了好多东西喔。” 渐渐地,当他开始熟悉这些作品后,他会在工作中背诵自己喜欢的文字给自己听。于是他就洗洗路牌、吹吹口哨、洗洗路牌、念念诗词,说说故事。 而路人听到的时候,会停下来,目不转睛地望着蓝色梯子上的清洁工,好奇地想着:“清洁工?音乐家?作家?”大家的想法都是:有一种人是专门做清洁工作的,叫作工人。另一种则是研究诗歌或音乐的,叫作有学问的人。现在竟然有人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这真是彻底改变大家的想法。 一年一年过去了,当清洁工研究完所有的书籍后,他也老了。在工作的时候,还是习惯讲一些有关文学与音乐的故事给自己听。 那天,清洁工依然对自己讲故事,有一家人就站在蓝色梯子下面,被他的故事所吸引……后来人越来越多。第二天一早,民众就在巴哈路等他,清洁工紧张得不得了,但当他开始擦着路牌时,又开始讲起故事来。 等他擦完最后一个路牌,所有的人为他鼓掌喝彩,口中赞叹不已。但清洁工却不知所措地逃开了。后来听他演讲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开始为自己的登场作准备,渐渐地习惯了这一切。 但有一天,他的生活又改变了,电视节目《人物你我他》到现场采访,当电视播出后,他一夕成名。他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有人向他要签名,有人邀请他到大学演讲。邮件如雪片般地飞来。 可是清洁工决定放弃这大好的机会。“我是平凡的人,”他回信说,“我比较喜欢整天擦路牌。至于演讲,那只是我的消遣而已,我可不想当老师,因为我一定会想念我原来的工作,向您致上我最高的敬意。”于是他就这样始终如一地做一个“路牌清洁工”。 他,不只擦亮了路牌也擦亮了自己的生命。 图:pexels.com
Read more工作之外的8小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一天下来,另外的8小时你在做什么?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正是在这空出来的8小时里决定的。有的人,用这8小时提升自我、学七学八;有的人,则用这8小时休闲娱乐——其实,这些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做的是让自己能够投入的事就好。但是,如果你荒废了这8个小时后,对自己产生厌恶,那么是时候做出点改变了。 最近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工作之外的8小时,才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根本的差别。” 所以,工作之外的8小时,我们都是怎么度过的? 对很多人来说,下班后已经很疲惫了。回到家里,基本什么都不想干,或者说想不起来要干。所以,生活就是“上班-下班-看电视剧/打游戏/煲电话粥/逛淘宝/看八卦-睡觉”的无限循环。 常常,我们在睡前懊恼一番,“唉,又堕落了一个晚上”但第二天又是重复了昨天的故事。 还有一些人,在8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里也活力十足——学英语,健身,烘焙,画画,旅游,写作,摄影等等。好像根本没有疲乏的时候。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推崇这样的生活,我们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要去追寻丰富与意义。 只是“看电视剧/打游戏/煲电话粥/逛淘宝/看八卦”这些不费任何脑力与体力的事情却也并不真的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快乐或享受,更别说充实与满足。 如果我们自己也常常懊悔,觉得自己下班后的时间在“堕落”,这样的内心纠结就是生活需要改变最好的证据。 那么工作之外的8小时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被掌控?为什么有些人工作结束之后还能够开创另一番专注的空间,而我们在下班后只能感觉身体已被掏空?难道真的是人和人之间看不见的差别?还是所谓的“神奇的意志力”? 事实上,很有可能的原因是: 我们的思维精力已经用量不足。当我们的思维精力使用殆尽时,我们的大脑便不能有效地运转、起到掌控与指导作用,所以我们才无力思考,无力专注,无法去做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一秒变身热血青年立即着手学别人列计划报课程之前,弄清楚这个问题,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 那么如何拯救工作之外的8小时呢? 1 — 资源稀缺的思维精力 我们说过,人的精力有四个维度——体能、情感、意义、思维。而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思维精力。 思维精力关联着我们每一天的的思考力,意志力,决策力。它是我们每一天进行思考,规划、决策与理性行动所必须的日常思维资源。与之的思维精力管理能力则是我们在脑力层面拓展与恢复精力的能力。 思维精力本身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稀缺资源”。 它不仅本身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十分容易疲劳。它还会受到其他精力维度不良状态的影响。 总之就是十分容易被损耗且后果很严重。一旦我们的思维精力被损耗殆尽,我们便很容易陷入“无意识”地“无力思考”、“无力行动”的状态。 比如,当我们处理完一整天零碎又没有连贯的决定,经历完一堆纠结又起伏的情绪,体能也消耗殆尽的“下班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安排“极具挑战的健身锻炼”或者“十分乏味的学习计划”,基本是无法被实现的。 因为此时,经过一天的消耗我们的思维精力正处于低谷,并没有足够的储备在此时支持我们去做这些需要很多努力的事情。 又比如,当我们其他维度的精力状况不良时,我们的思维精力也会受到干扰。 当我们持续睡眠不足时,会持续感到疲倦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当我们饱受情感层面的焦虑,挫败和愤怒等情绪困扰时,也会发现自己很难专注地完成点什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