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菜好,就是高情商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体贴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人脉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方式,可以一眼看穿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我觉得就只有点菜了。 ********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吃饭时人越多,饭吃得越慢,尤其是点菜的时候。一个人吃饭可能只需要1分钟,就能决定吃什么,但一群人吃饭的时候,半小时都不见得能下好一张菜单。 最大的原因就是,太多的时间被花在了互相推让上。 “你点吧,我随便。”这可能是饭桌上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有些人说这句话是因为谦虚,有些人说这句话则是因为心虚——怕点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不管什么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拒绝点菜是把麻烦往别人身上推。 而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情商高不高时,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看他会不会解决麻烦。你主动点菜,和不主动点菜,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 我以前也是饭局上的“随便派”,别人把菜单递到我手里,我总会下意识地直接传给下一个人。有时别人逼得紧,只好慌慌张张地翻开菜单,随手一指。 所以,那段时间总有朋友在私聊的时候,说我放不开,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都习惯回复一句,“我这个人慢热,以后就好了。”但后来我才慢慢发现,所谓的慢热其实都是借口。 被动点菜,被动社交的人,说到底都是情商不够。情商高的人,怎么会把麻烦推给别人? ******** 可能有些人看到我说的,会觉得不屑,不就是点个菜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是很了不起! 永远别小瞧一个会点菜的人,一群人围在餐桌前,有些人喜欢吃辣,有些人喜欢吃淡,有些人喜欢甜,有些人喜欢咸,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任何一张菜单,都是对人情世故的统筹。 我就遇到过很多人,吃饭的时候,明明别人吃不了辣,他偏偏要点很多重辣的“水煮鱼、小炒肉、麻辣小龙虾……”,结果别人要么举着筷子无处下手,要么拿着纸巾涕泗横流。 很明显,这种人就是欠缺替别人考虑的情商。 《抱朴子》里有句话:“食不过绝,欲不过多。”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总是先我后人,饱自己口舌,饿他人肚子的人,不会有多少朋友。 因为自私是餐桌上暴露情商最致命的缺点。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和公司的几个新人同事经常一起就餐。 当时同行的小贾,是我们这群人里家庭条件最好的,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他点的菜都特别贵,即便饭钱是大家平分,但仍超出了其他人的承受范围。 同事在小贾面前提了很多次,只是简单的吃个饭而已,没必要点那么贵的。但小贾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没几天,这个就餐小队就散了。 为别人考虑,既要考虑别人的口味,还要考虑别人的经济能力。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能承受的结果自然不一样。 做人,既要有点菜的能力,还要有统筹的智慧,两者做好,就是高情商。 *********

Read more

如何调整工作正能量的心态?

认清工作的意义。 我们要意识到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我自己工作。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开拓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 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的工作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感到快乐。 有人在一个好的单位工作,但他每天也会有许多得不如意,苦恼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有人工作单位一般,可他却不舍不弃,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把这个作为一种锻炼、成长的机会,而且通过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受到同事们的敬佩。这种阳光般的心态,火一样的热情,最终收获的是成功的硕果以及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 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与同事和谐相处,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成功往往青睐那些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人! 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不断去适应,不断去调整,才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总之一句话: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们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别让你的不原谅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更要学会感恩、欣赏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无止境,只要常常保持这种心态,你就会觉得天天快乐,幸福无比、受益无穷!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笑一笑,很多事就过去了。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微笑发自内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对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对强者的奉承。奉承时的笑容,是一种假笑,而面具是不会长久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除下面具,露出本来的面目。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时候过多的解释、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蓄意诋毁的人,给他一个微笑,剩下的事就让时间去证明好了。 微笑发自内心,无法伪装。保持“微笑”的心态,人生会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败,有误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清除心中的障碍。微笑的实质便是爱,懂得爱的人,一定不会是平庸的。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 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另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没钱要为别人花钱,有钱要为自己花钱

花钱这件事情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心态。没钱你也要有身价,给别人花点钱的同时也是在拓宽你前方的路,很多人身上的焦虑和怨气,都是长期被恶劣的人际关系亏待轻视出来的。有钱你要为自己花点钱,对自己好就是学会富养你自己,你不是公主,也可以在满满的爱里成为公主,你不再是少女,也可以在满满的自信中越少女就越是少女。 A姑娘是那种喜欢张罗见面吃饭晒幸福,却不愿买单的人。她有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每年休假的时间都有保障,她喜欢旅行,朋友圈里经常晒出国玩乐的照片,每次回来也必会张罗大家见面聊些旅途见闻。原本也是朋友间的一种分享,可等几位朋友都轮流买了单,唯独A姑娘总是没事人般地坐在一边从不花钱,久而久之其他几位熟人见面聊起她都是面露嘲讽。A姑娘不舍得给别人花钱,但会为自己花钱,她或许根本不需要朋友,她只需要一些闲人听她炫耀下自己的生活,最好再给点掌声以便她获得满足,继续在自私自利里独乐乐。 B姑娘也是位‌‌“不买单小姐‌‌”,和A姑娘不同的是,她张口闭口都是自己工作多苦逼,钱赚得太少生活费都得算计,但相同的是,她也热衷各种聚会。我和B姑娘原本只是工作上需要有些联系,但她自称也是吃货常来相约,选的不是名店就是西餐厅,她说:‌‌“你应该是不吃小馆子的,多不卫生啊。‌‌”既然去寻味美食我不看价格只点特色,饭后我叫服务员结账的时候,B小姐不是打电话就是去洗手间,吃饱了聊完了也不先说走,一副磨磨唧唧的样子,无非是等着我买单。她不给别人花钱,也不舍得给自己花钱,穿得用的一直就如她说得那般屌丝下层,但B小姐照样会让饭局晒满自己的朋友圈,即便被看不起也有她‌‌“小强‌‌”般的生存之道。 C小姐是我的朋友,最近半年接连遭遇失婚和失财,相约见面的时候我会提前结账,告诉她特殊时期把钱用在必须的地方就好。几次下来C小姐还是会坚持买单,她说:‌‌“你是为我着想,但我不能每次都理所应当,真是缺买单的钱我就不会约你吃饭,这样下去我还会失友。‌‌”我们每个月见一次面聊聊天,我坚持让她选地方,C小姐则坚持花她该她花的钱。C小姐有钱的时候会为自己花钱,每每出门都精致到细节,她说:‌‌“即便这一年可能没钱买新衣,但之前的衣服也足够自己继续美美哒。‌‌”她没钱的时候也不忘为别人花钱,她说:‌‌“我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了不起,而是为了能让自己先看得起自己,也唯有这样才能更快走出眼前遭遇的困境。‌‌”人这一辈子谁没遇到点为难的事?C小姐果然如她所说所做的那般,渐渐就好起来了。她这样自律自重的人,我也从来没有担心过她会好不起来。 赚钱这件事上各有各的机遇,花钱这件事上,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心态,赚到钱不会花的大有人在,所谓‌‌“富不及三代‌‌”就是这个道理了。而那种怎么都舍不得花钱的人,因为一直游离在贫穷思维里,完全不懂人际交往中会花钱也是奔赴梦想的一部分,更容易在残酷的生存法则中梦碎,又心生怨言和懈怠。没钱的时候要想着为别人花点钱,为一些必要的约会买次单,不论职场还是情场,这都是最起码的为人之理和相处之道。有钱的时候要为自己花点钱,对自己好才是真正好,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可以为你抵挡麻烦,支撑你度过人生一些艰难的时刻,最终把优雅活成你面对世界的姿态。 你当然不必打肿脸充胖子,但至少应该力所能及地表达诚意,那些真正能够帮到你的人,看的也绝不是吃了多少钱的饭。那些成不了事的人才会在买单这种事上用心机,或是吃了你一顿饭就马上承诺给你全世界,你一定不要为这种人花任何钱。我们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开始分化,或许很多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是心态决定命运,钱在这个时候会起到作用,是将你带向更加从容平和的境界,或是推向更深的泥潭沼泽。情感互动指的是相互付出与给予,又都有得到快乐的情感交往,其中包括男女的恋情和亲人的呵护,也包括友情交际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礼貌尊重。不要说能互惠互利的情感就是现实或是功利,身心上的愉悦也是一种最起码的得到,如果只是一味的付出和忍让,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友情爱情都将沦为自虐的工具。 情感如果不能互动就别再去浪费时间,拒绝和不买单的人交往,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好心情去吃些舒服的饭,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男女之间不能互动就说明只是一厢情愿,如朋友之间不能互动也就不能在心灵上交流提高,自私吝啬的人永远也不会为别人有什么担当,朋友交往也毕竟不是‌‌“吃大户‌‌”,除非你真需要一些‌‌“酒肉朋友‌‌”来消遣打发空虚无聊。‌‌“礼尚往来‌‌”是中国的古训,字面上互赠礼物的交往里实际上还包含着更宽广的含义:礼貌、尊重、情意、牵挂和相互扶持的手。缺失了这些沟通与默契,爱情不是爱情,婚姻不成婚姻,亲情过于单薄,友情也只是借口。 提倡陌生人之间的‌‌“AA‌‌”制,因为谁也没有必要欠谁的,这也是礼貌,相逢淡淡一笑,大家过后都不必思量。而在同事、亲朋、爱人之间,相互付出与帮助是维系良好关系体现人性温暖的根本,这更是尊重,美好会定格在缘来惜缘里,你的人生或许从此会与众不同。 生活中我主动买单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不想欠别人的情,因为几乎不会再见。二是我看重这段感情,并不是因为我有钱. 图/pixabay.com 文/王珣

Read more

9大绝招帮你处理好职场各类关系

有人说,职惩是一个大百货市场,什么类型的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同。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9大绝招帮你摆平。 1.应付口蜜腹侥人,微笑着打哈哈 面对这种人,如果他是你的老板,你要装得有些痴呆的样子,他让你做事情,你都唯唯诺诺满口答应和气,你要比他更客气笑着和你谈事情,你就笑着猛点头,万一你感觉到,他要你做的事情实在太毒了,你也不能当面拒绝或翻脸,你只能笑着推诿,誓死不接受。 2.应付吹牛拍马的人,不要与他为敌 如果你碰到这一类的主管,要和他搞好关系,他吹牛拍马对你无害。 当此类人是你的同事时,你就得小心了可与他为敌,没有必要得罪他。平时见面还是笑脸相迎,和和气气。如果你有意孤立他,或者招惹他,他就可能把你当做往上爬的垫脚石。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要冷静对待他的阿谀逢迎,看看他是何居心。 3.应付尖酸刻薄的人,敝一定距离 尖酸刻薄型的人,是在公司内较不受欢迎的的特点是和别人争执时往往挖人隐私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至,让对方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 如果不幸这类人是你的老板,你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换部门或换工作。在事情还没有眉目及定案时,不要让他知道,否则,他的一轮人身攻击,你恐怕会承受不了。 如果他是你的同事,和他敝距离,不要惹他。万一吃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没听见,千万不能动怒,否则,是自讨没趣,惹鬼上身。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你得多花时间在他身上。有事没事和他聊聊天,讲一些人生的善良面,告诉他做人厚道自有其好处。你付出的爱心和教诲,有时会替会公司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4.应付雄才大略的人,虚心地学习 这一类型的人,胸怀大志,眼界开阔,而不计较一小的得失在工作时,不忘掉充实自己及广结善缘。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他也会帮助别人和指导同事。每到一个地方,不论他是否已呆很久,或已成为组织中的正式主管,他都能在极自然的情况下,影响人,控制群体的行为。俗话所说的“虎行天下吃肉”,指的大概就是这种雄才大略的人,见识往往异于常人,思维逻辑方式也有其个人特色在时机不成熟时,可以忍耐,不论是卧薪尝胆或是从你的胯下爬过,他都能欣然接受,时机成熟,他奋臂而起,如大鹰冲天,没有人能与之争锋。 碰到有雄才大略的老板,你是跟对人了。于是亦步亦趋,片刻不可相离,他晋升你也跟着晋升。砬到这种老板,你要虑心向他学习。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曲终人散时,别人都受益匪浅,自然你也不会两手空空。 有雄才大略的同事,如果大家利害一致,大可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5.应付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 同样是一张嘴巴,有人用来吹牛拍马,有人用来讽刺损人,有人用来挑拨是非离间同仁。吹牛拍马是损人利已;尖酸刻薄是损人利己;挑拨离间是将公司弄得乱七八糟,人心惶惶,变文明为野蛮,人人自危,人人战斗。 这类型的人,给公司带来的杀伤力非常之大且迅速,只要一不注意或处理不当,便可能灰飞烟灭,处处残迹。应付这种类型的人,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防微杜渐,不让这类人进来,或一有发现就予以制止或消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挑拨离间型的人做了你的老板,你首先要注意的是谨言慎行,和他保持距离,在公司建立个人信誉,同时要保持着“能做就做,不能做就走”的宽广心胸。 这种人做了你的同事,你除谨言慎行及和他保持距离外,最重要的是你得联络其他同事,建立联防及同盟关系,将他孤立起来,如果他向任何人挑拨和离间,不要为之所动和不受影响。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那你就要想办法弄走他,孤立他。如果下不了手,他就会孤立你,弄走你。 6.应付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 这一类型的人,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非常地看不惯,认为社会变了,世风不古,人心愈来愈险恶,快活不下去了。 和愤世嫉俗的人共事,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只要他所愤的事不是公司福利制度,对你来说这只是其个人行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当有一天他对公司的制度、福利有意见时,你就有福了。他往往会牺牲自己,为你们去谋一些好处来。

Read more

行动计划:如何让自己快速行动

有些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也许拥有一些伟大的梦想和抱负——但是有时你会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是否能努力工作实现它们。 每个人不希望自己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拖延症患者”,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总有那么多理由和借口,如果你想快速行动,下面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您! 1、给自己营造竞争的氛围 我们总会有与别人竞争做某事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全神贯注,一分一秒也不会耽误。那个时候的一秒钟和你此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一秒钟有区别么?没有。决定两者截然不同结果的是你的心态。 当你与别人竞争时,你的心态是“我必须赢,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而当你远离竞争,过上舒坦的生活时,你的心态是“我还可以更舒服一些,浪费这点时间用来休闲不算什么”。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些倦怠时,回忆一下那种竞争时的心态,把自己调整到那个状态,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努力工作了。下面我有几种方法来调节心态: 告诉自己我可以控制我的大脑,我想要什么心态就有什么心态。 拿一个秒表放在自己面前,看看自己最短多长时间可以完成这样工作。 想象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另一个人在做与你相同的工作,你必须超过他。 2、从最小的地方开始 你说过要写一本500万字的小说,可问题是,你总是没有开始。每个周末,你允诺自己要花两个小时在写作上面……但是不论怎样,你总找不到时间和精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告诉我自己,我就先写上一句话吧。当我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就不止一句话了,也许我会写完一章,甚至更多。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拖啊拖啊,是因为我们有畏难情绪,一想到500万字,那么多,还不如先去看会电视。 但是一旦开始,所有情绪都会一扫而空,因为我们此刻正在做它。若是你有一个宏伟的计划,不如先做微小的一点,让自己开始,而不是等待。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听音乐 如果你经常锻炼,也许你已经明白音乐的重要性,它可以调动我们情绪。当你听到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歌曲时,你会更加努力地锻炼。工作也是这个原理,当你不想继续工作的时候,听一两首你喜欢的音乐,你会慢慢平静下来。 我们大脑有一个遗忘机制,就是它会把让你感到痛苦的事情忘记。如果你背单词的时候,听着你最喜欢的歌曲,就会减轻你的痛苦,单词也就能记住不少。 4、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尽管完成任务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给自己一些额外的奖励以促进我们完成工作。比如请自己吃一顿好吃的、给自己买个小东西。 当我不想学习而感到倦怠的时候,我会去篮球场打上几个小时篮球,然后洗个澡,感到很舒爽,这对我来说就是不错的奖励。第二天,我又会精力充沛的去努力工作了。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教养,简直就如同说她不检点了。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 “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 “教” 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 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 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须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援中伤痕累累,但因为你具有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一个有教养的人,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知道它们各自独有的清晰的名称,明了它们是精致和洁净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灵敏的感知上和健全的完整上的。他也毫无疑义地知道,他的大脑是他的身体的主宰。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个有教养的人, 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 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出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地嘲讽。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文/毕淑敏

Read more

人间老话儿:三分醉,七分饱,八分对人刚刚好

三分醉 喝酒的时候,三分微醉的感觉最好。喝少了,会不尽兴;喝多了,对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反而都没有好处。 适当的喝点小酒,让自己从乏味无趣的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带着一点轻飘的感觉,翱翔在自由的思想世界,获得一点额外的愉悦,这是喝酒的艺术,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 孔子年轻时曾经向老子请教做人的道理。老子告诉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告诉年轻的孔子,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愚蠢迟钝,就是要带三分醉,不要什么都算计清楚,不要什么都看清楚。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凡是看得太过清楚明白,反而不是好事。因此,生活中要学会守愚,糊涂,待人接物不妨带上三分醉。 人生要守愚,要糊涂,但也要把握一个度。三分醉,微微好。醉的多了,就成了真愚、真糊涂了。 七分饱 鱼不能每天喂食,一周喂一次就行,不然会因为吃得过饱而死掉;很多花不要浇水太勤,当叶子稍稍有些打蔫的时候再浇水更好。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觉是最舒服的。 孔子主张“食勿求饱”“节食安胃”。食勿求饱,节食安胃,微饿,才守得住健康。七分饱,三分饥,口中是意犹未尽的余香,腹中是恰到好处的满足。 研究证明,人体在饥饿状态,脑垂体会减少死亡激素的分泌,对肠胃也有好处。相反,吃得过饱,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大脑供血减少,人的身体不仅容易肥胖,还容易出现各种异常。 人生也是一样,保持适度饥饿,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 老子说:“大成若缺。”《西游记》中孙悟空也说:天地本不全。 曾国藩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七分饱,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苛求圆满,凡事要留有余地。便宜不可占尽,要学会分利给别人;话不可以说尽,事不可以做尽,要留下退路给自己。 正如南宋士大夫王伯大《四留铭》里说: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八分待人刚刚好 在一个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 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这叫刺猬法则,也就是我们说的八分待人。 朋友不必毫无保留,给彼此留有空间与距离,对人八分好,是最默契长久的友谊。有些人交朋友,总喜欢完全融入对方的生活中,他自己毫无保留,也要求别人毫无保留。这样的友情只会让人感到压抑窒息。 江歌案用血泪告诉我们,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距离。江歌拿出自己的全部去帮助陈鑫,但她死也不知道陈鑫竟然是个如此冷酷无情的人。 她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但结果却害了自己。据说是陈鑫把刀递给了凶徒后又死死关上门······ 亲人之间,八分好是要给彼此留出空间,适当的距离会让爱情亲情更加牢固。而对待陌生人,八分好则是最自我的保护。对人,尤其是对一般的朋友或者陌生人,不可以全抛一片心。 八分待人,八分好,是待人的智慧和分寸。

Read more

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布满了冲突。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只对某一件事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生命变得没有彩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得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多一点“糊涂”少一点计较,何尝不是另一番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这个字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的三个醒目大字:「奢」、「逸」、「骄」。 他将其视为衡量人生失败的标准,若不能将这三字的恶义戒去,人生则堕落必败!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 一来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来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 「奢」、「逸」、「骄」,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却对于今人如何持家、处世、做人,有着极其深远的警示意义。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之河,浩浩汤汤,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无论是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王,还是秦朝的秦二世等统治者,他们奢淫无度、强压人民、手段残酷、导致人民反抗或政权更替,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由此可见「奢」是人事必败的根因。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主席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左传·闵公元年》有一言:「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其意为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享乐」的积极意义,而是告诫众人该如何去把握「逸」的度。 人生如溪,一路总有磕绊曲折,幸运的时候,也许能够无阻无碍,顺流而下,这时便可在这一路程安逸下来,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但要审时度势,时刻准备面对下一段坎坷,这才不至于在突然面对大起大落时措手不及,从而跌入谷底,一蹶不起。 后唐庄宗最初励精图治,振兴国家,取得成功,而后来安逸享乐,沉溺歌舞,导致亡国。 只享安逸不图上进的人,永远都是固步自封的,通常他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再也没有忧患意识,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满招损」,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这其间的损失可能并不单单只是失去物质,也有可能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从来没有人喜欢或愿意和骄傲自大的人相处,因为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郑板桥曾提有一联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君子爱竹,是因为竹子疏朗潇洒,素有谦谦君子之风;君子爱梅,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暗发幽香。 因而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相反,骄傲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愚昧,没人会为这份情谊买单。 圣人的格言警句,可谓是前车之鉴,尤其在这世事和人际关系愈加复杂的新时代,我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可行的精神,来安抚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人生的成长。 「奢,逸,骄」 这三个字,应当时刻警惕,谨记于心,才能兴家、立业、得人脉。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