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小故事 : 有些事并非你看到的样子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 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 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 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 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图:pexels.com

Read more

这就是你逼员工跑掉的原因

常听到管理层抱怨能干员工溜走,投诉多多却没有正视问题的根源,其实员工不是想离开岗位,而是想离开一个管理差劣的经理。 其实人才流失可以容易避免,管理层应以另一角度去检视问题,这是以下9项令好员工辞职的原因。 1. 用人太尽 过多工量耗尽人才的精力,这是管理层易犯下的错误,能干的员工被委派过多工作,令员工觉得因为能干而受到惩罚,而且员工加班会使其效率下降,一个史丹福大学的研究发现,当员工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后,每小时的效率逐渐下降,如果超过55小时,效率下降得更快,不能生产任何成果。 如果真的有需要去增加员工的工作量,你得给予员工回报,能干的人愿承担更大责任,但总不能让他们窒息,升职加薪这些对员工的回报必需要做,否则他们会另谋高就。 2. 对员工的表现没有赞赏与认同 没有人不喜欢赞赏,管理层需与员工沟通什么会令他们感觉良好,可能想要加薪,但大部份人都想要公开的赞赏而获得认同,这样可令能干员工留下。 3. 管理层不关心员工 多于一半的人离职是因为与老板关系不佳,有智慧的公司应知道让管理层保持专业工作水准同时,亦应有人性关怀的一面,员工表现良好时,与之一同庆祝,若员工遇上难关时,应展示同理心,但当工作出现问题时,亦应提出。 如果老板不能向员工展现关怀,会有较高的流失率,员工每天工作起码八小时,办公室无可能没有半点人情味。 4. 不作付出 如果老板能兑现承诺,你便能成为员工眼中的值得信任及尊敬的人,如果你不能兑现承诺及为工作付出,那还期望其他人会这样做吗? 5. 聘请及晋升错误的人 能干勤奋的员工希望能与类同的人工作,如果管理层在招聘时不谨慎,差劲的同事会令员工心淡,如果把差劲的人升职会令情况更恶劣,令人觉得是对自己的付出是极大的侮辱,管理层不能怪能干的员工离开。 6. 禁员工追求热衷的事 有天赋的人总充满热情。给予机会让他们追求自己的热情,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但许多管理层却想员工在小盒子里工作,因为管理层害怕如果让员工追求自己的热衷的事物,并扩大焦点所在,会降低工作效率,但其实有研究发现,如果员工在工作间寻找到自己的热情,生产力可比平常多五倍。 7. 没有令员工进步 无论员工有多能干,优秀的管理层会聆听他们的需要并时刻回应,面对能干的员工,你应该让他们扩展其才能,能干的员工最想要的是回应,比不能干的人要更多,给予回应是你职责所在,否则,员工会感觉苦闷及安于现状。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一不做二不休

从前,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的庙里,一个叫“一休”和尚,一个叫“二休”和尚。这两座山上都没有水,因此两个和尚都需要到山下面的一条小溪去挑水,才有水喝。他们经常会在挑水的时候遇到,因此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为好朋友。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有一天,二休像往常一样到小溪去挑水,发现一休竟然没有出现。二休想,一休和尚大概睡过头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还是没有见到一休,过了一个星期,又过了一个月,一休还是没有出现。二休很担心,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去拜访一下他,看能帮上什么忙。” 当他上山找到一休所在的庙宇,却发现一休和尚正在庙前打太极,一点都不像生了病的人。他吃惊地问:“一休,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为什么你没有挑水还有水喝?”一休笑着带他到寺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挑完水,完成功课之后,都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挖井,即使有时候很忙,也会挖多少算多少。现在我已经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断地涌出,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还可以省下许多时间来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练我最喜欢的太极拳,哈哈!” 因此,一休从此不用再辛苦劳累花时间去挑水了,而二休却依然每天都要下山,没得休息。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聪明的人,总是知道利用闲暇的时间,来帮自己找到一份持续的收入,或者是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以让人生获得持久的财富来源和成功。每一个商务时代,都会锻造一大批富翁,而每一个富翁的锻造都是当别人不明白时,他默默地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时,他理解他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当别人明白时他已经成功了,当别人理解时他已经富有了! 做挖井人还是挑水人,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在你还没有井之前,挑水可以保证你眼前的所需,但如果有长远的目光,有智慧的头脑,就会想到挖一口属于自己的财富之井,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流。当然,在挑水的同时去挖井,注定要比只顾挑水的人更加辛苦劳累,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当你成功地挖得一口好井,它将给你和你的家庭一生丰厚的回报!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毛毛虫和老蟋蟀

花丛中有一只毛毛虫,它懒懒地趴在草丛中不爱动一动。一只老蟋蟀劝它说:“孩子应该起来活动活动,不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嘛!” 毛毛虫瞥了蟋蟀一眼,回答道:“我不需要动,我只有安安稳稳地呆着,不久我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 一只蜻蜓飞过来,对毛毛虫说:“哎呦!我还真没见过你这么难看的蝴蝶,别懒惰了,快起来运动运动,对你又好处的。” 毛毛虫还是不动,甚至把眼睛都闭上了。它说:“不管你们怎么看不起我现在的身体,我变成蝴蝶的事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为什么要动,只有安静地等待我变成蝴蝶不就好了吗?”说完毛毛虫一动不动的趴在草丛中舒服地晒着太阳。 不久毛毛虫就地化成了蛹,它身体在蛹里更不想动一动,整日沉睡。 有一天它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蝶。它高兴地要破茧而出,可是蛹壳在它的撞击下纹丝未动。接着它又撞了几下,觉得浑身生疼。于是它不想撞了,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阵咚咚声,老蟋蟀在外面喊:“孩子,要努力挣脱蛹壳呀!不然你会死在里面的。” 毛毛虫耸耸肩不以为然,心想老蟋蟀真能多管闲事。蛹里面安全又舒服,我干嘛使劲挣扎出去,难道外面的世界比里面安全舒服吗? 所以它不管老蟋蟀怎么敲,它不吭声,继续舒服地睡觉。 可没过多久,它发现呼吸开始困难了,它的体型在变大,蛹却在收缩。它这才害怕,用力挣扎,可是它没什么力气,蛹里的空气越来越少,没动几下它就没力气了,而它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在临死的时候毛毛中才醒悟,命运虽然是早就注定的,可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人生皆回忆,且行且珍惜

人生之所以会累,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人生之所以会烦恼,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留在记忆里;人生之所以不快乐,是计较的太多,追求上进太少。 人生就是这样,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收拾起心情,开心走下去吧。 人生在世,要知足,要平凡,要感恩,不可以再任性强求;人生成功的要义,要自己去寻找;人生快乐的内涵,要自己去诠释,只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心,我们就不会迷失在人流中,就能实现一个独特的自我。 人生到了老年,看人看事不像过去那样简单,他们明白,人生一世,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盛衰与荣辱,都自然如流水,该来的总要来,不来的求也不到,才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百川归海,什么叫万物归一。 人生短短几十年,当你觉得有事想不通时,那么就请告诉自己,你只是走错路而已,退出来换条路就好了。当你觉得不公平时,请告诉自己,正因世上有各种不公平,才会让你变强。真有什么过不去的了,那退一步就好。 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软弱自卑,不如努力奋斗,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勇敢走过去,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人生总会有低谷,走过了你就赢了;人生无常,虽未必大起大落,却也常有坎坷跌宕;你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不以失为忧,不以得为喜,人生就可时时安乐;安守一颗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风云。 人生的幸福美满其实是一种感觉,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的上生活。回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做人:要努力做到的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要有淡看风云的胸怀。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人生一世,无非是尽心。对自己尽心,对所爱的人尽心,对生活的这块土地尽心。既然尽心了,便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成败荣辱。很多事情便舍得下,放得开,包括人事的是非恩怨,金钱与感情的纠葛。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风和煦,月明风清。 人生是平淡的,别倦;身体是自己的,别糟;幸福是有限的,别贪;美色是他人的,别恋;爱人是自己的,别厌;钞票是消费的,别攒;生活是丰富的,别烦;假期是休闲的,别忙;人格是高贵的,别贱;感情是纯洁的,别污;朋友是永远的,别淡;权力是暂时的,别专。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经历多少苦难,只要心存希望,就总有一天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谁的时光,掌握在谁的手里,心若不动,世界无恙,人生静好。静,流淌出智慧,智慧丰盈着生活。静,让人看清世界,看清自己,看清未来的路。 曾经有人问我,失去的东西回来还要吗?我说,我曾经丢了一粒扣子,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时,我已经换了衣服。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无论是故友还是红颜,一个转身,二个世界。一生之中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的人,这就是幸福。人生皆回忆,且行且珍惜! 图:pexels.com

Read more

面对这4种情况,请收起你的善良

1、你弱势,对方强势 有一天,有位妈妈去学校接孩子迟到了,一个人贩子抓住机会,趁机哄骗她的孩子。骗子说,哎呀,小朋友,我东西丢在厕所了,现在你能不能帮我去找一下。她是想把孩子引到厕所里,好让同伴下手。 结果她连续问了三遍,这个小孩子一直摇头,她恼了,你这孩子,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 小孩瞪了他一眼,跑到老师身边去了,人贩子看这个孩子机警,马上转换目标。没到十分钟,他们骗到另一个小孩儿,正当打算开车走人的时候,被警察抓了个正着。 原来这个小孩子跑到老师身边,很笃定地跟老师说,这几个人是坏人。老师半信半疑,但是为了安全着想,还是报了警。 结果没想到,他们真的是坏人。 老师就问这个小孩,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坏人的。 小孩子说,妈妈说过,如果有大人找你帮忙,千万不要理他,因为如果大人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会寻求成人帮忙,而不是比他还弱小的孩子帮忙。 成年男子一般不会找孕妇帮忙,健壮的成年人一般不会让老人帮忙,大人一般不会找孩子帮忙,寻求帮助一定是因为你比他强,所以他才找你帮忙。 如果你本就是弱势,而强势的一方反而要你帮忙,那么说明他一定另有所图,这时候,请务必收起你的善良! 2、避免进入封闭环境 四年前,佳木斯市桦南县,曾发生一起惨案。 一名刚刚17岁的年轻女护士,在路上看到一名孕妇跌倒,急忙上前搀扶,并将孕妇送回家中。当天下午3点15分,快乐的女护士给朋友发来微信:送一名孕妇阿姨,到她家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条充满爱心的留言,成为善良女孩留在人世间最后的信息。 善良的女孩失踪,警方侦查四处,不久捕获邪恶的孕妇谭某——网络上的新闻称,此女为了讨好丈夫,假装在街头跌倒,引诱善良的女孩,拐到家里让丈夫伤害。毫无防范的女孩,送其至出租屋后,被孕妇谭某以一瓶掺了安眠药的酸奶迷昏,而后将善良的姑娘杀害。 有天下雨,有个孕妇见门口有个乞丐在淋雨,于心不忍,于是请他进来歇歇脚。乞丐感恩戴德地进了她的家,在换了干净的衣服,吃饱饭之后,他发现只有孕妇一个人在家,于是威胁孕妇给他一笔生活费。形势比人强,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只有他们两人在,她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破财消灾,付了一万块钱给乞丐。 当一个场合,从开放变成封闭,缺少了大家的监督,很难想象,人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 在人前可能是谦谦君子,但是到了人后,明显你弱人强的封闭环境中,你只能予取予求。所以,助人为乐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在封闭的空间里。 3、人性的复杂,让善良坏事 有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游客在禁猎区保护组织的护送下,来到了神秘的可可西里。 一只可爱的小藏羚羊跑了来,好奇的探头探脑。 可爱的小生灵。游客们顿时骚动起来,纷纷上前拍照,拿出食物和饮水,要喂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突然之间,一声怒吼响起:滚开!禁猎区的保护队长冲过来,打跑可爱的小藏羚羊,不许游客们喂食。 游客怒了:你这是干什么?怎么可以如此粗暴的对待小动物。我们爱护这些小动物,又有什么不对? 你们这是在造孽!保护队长喝斥道:如果你们对待野生动物太友善,它们就会以为人类都是善良的,一旦遭遇盗猎者,就有可能惨遭猎杀。 这样啊……游客们惊呆了。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绝望与希望

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极。 有一个好心人就指点他俩到大佛寺去,找智禅法师寻求帮助。他俩便来到大佛寺,跪拜在智禅法师面前,并将遭遇恶人抢劫之事,全部告诉了智禅法师。 智禅法师问:“你俩一定很绝望?” 他俩点了点头。 智禅法师又问:“被抢劫去的钱物能自行回来吗?” 他俩摇了摇头。 智禅法师说:“那么你们眼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绝望,另一条是希望。如果你俩选择前者,那么恶人抢夺去不仅仅是你们的钱物,还有精神,那样失去的代价就更大了;如果你们选择后者,那么恶人抢去的只有一点钱物,只要心里存有希望,一切都可以重来的。” 之后,智禅法师知道俩人会木匠手艺,便留他俩在寺里修缮那些陈旧的木龛和门窗。 几日后,智禅法师送给他俩回家的盘缠,俩人感激万分。智禅法师却静然说:“这是你俩应得的报酬,不是吗?只要选择了希望,就一定有路可走。” 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不幸与挫折,脚底下都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一条是绝望,一条是希望。只要我们选择希望,就一定有路可走!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不是每次爬山都必须登顶

森林中举办比“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 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 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我的一位朋友,是个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64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 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我们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联想起人生,一个人不怕拔高,就怕找不到生命的至高点。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穿越突破口,抵达更高的层次。 如果说挑战是对生命的发扬,那么明智该是另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对生命的爱戴和尊敬。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命运会给予他惩罚。 那样,揣一根坐标尺上路该是何等重要!它能督促我们不懈努力地攀登,又能提醒我们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 仰之弥高,那是笨蛋的愚蠢和贪婪。一个智者,此时此刻,也许悠然而从容地下山去了。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为什么有钱人不喜欢和穷人吃饭

今天大熊气呼呼跑来跟我说拉黑了一小学同学。脾气特别好的大熊很少生气,我赶紧问他怎么了。 他说:今天一小学同学朋友圈发了一个筹款链接,说是他高中同学的爸爸生病了,家庭负担不起医药费,希望大家能救人于水火。 大熊还没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他小学同学又把链接私发给了他一遍。虽然大熊并不认识他的高中同学,但想着别人既然有需要,就进入了捐款链接,捐了一百。 谁知道,他小学同学当场炸毛了。他质问大熊:你就捐一百块钱?你可知道他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他爸爸现在生了很严重的病,谁都知道你家里有钱,你就捐一百块钱你丢不丢人?我跟他说别担心,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可以多捐一些帮助他,你现在只捐了一百让我脸往哪里放? 大熊没回复,拉黑了那个小学同学。 大熊跟我说,我不明白,我家里有钱,那也是我爸妈辛苦挣的。为什么别人找我捐钱都理直气壮的?更何况我捐了,我虽然不认识他高中同学,但看在他是我小学同学的面子上我还是捐了,结果还是莫名其妙被说了一通。而且我点进去链接捐款的时候,看到他自己也是捐了一百啊。 不得不说大熊真的是脾气好啊,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反问他为什么可以穷得这么理直气壮,问问他脸还要不要。凭什么要求别人出钱给你装逼?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儿,没本事就把希望强加到别人身上,为什么觉得全世界都是冤大头,人家欠你的? 比自私更可怕的是明明自己自私还要求别人无私。道德绑架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慷他人之慨”?总是拿最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 “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多捐款给希望小学,做做善事?”显得自己好像很有同情心的样子,把自己当作普渡众生的救世主。反正他们自己是穷逼,一分一毛也不舍得出。还有一些人,理所应当觉得跟比自己有钱的人出去对方就应该花比自己多的钱。 “这顿你请吧,反正你有钱。” “你又不差这点,跟我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你不是刚拿了工资吗?” “我这都是血汗钱啊,你舍得我请客吗,还是你请吧,哈哈。” 原谅我真的没有办法理解这种清奇的脑回路。我相信他们如果能够把自己占小便宜时候的“势在必得”和“努力”用在其他地方一定已经富可敌国了。 我有钱,跟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有钱,就代表我一定要花在你身上吗?我有再多钱,支配权也只属于我自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没有义务花在别人身上。 佑佑跟大熊一样,从小家境殷实,没什么脾气,特别好相处。前几天她参加完同学聚会,也是气呼呼回来的。 她说,我们几个聚会的时候说好各付各的,可是期间她们一直在起哄,说我买个包都是一两万的新款,衣服也都是名牌,还能在乎一顿饭钱吗。 结果是吃完饭之后,她在所有人的冷嘲热讽和服务员尴尬的等待中付了饭钱。 佑佑说,我真的不是在乎这顿饭钱,大家去之前如果说好是我买单我也会去,可是明明说好是各付各的,最后集体逼着我付钱,我真的有种被别人架上去下不来的感觉。 从小到大别人都觉得我家有钱,所以我就应该付钱。真的很想问问这种人,别人凭什么要为你们的贫穷买单? 动不动抱怨官二代富二代家境优渥,抱怨社会不公平。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不公平,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相对公平。人家爹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儿子女儿跟别人过一样的生活,对人家爹公平吗? 想过好日子就奋斗,别天天逮着谁就想占便宜,抱怨的时候不如自己努力,社会对谁都一样,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我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公平,我只知道社会永远不会偏爱穷得理直气壮的人。 你记得,别人再有钱也跟你没关系,是不是愿意捐款是不是愿意请客也不是你说了算,更没义务花在你身上,你占得了一时便宜,占不了一世便宜。你能一辈子靠得住的人,只有你自己。 你应该先学会用道德要求自己,而不是仗着自己穷自己抠就要求其他人,有本事自己捐款,有本事自己变有钱,有本事自己请客,别他妈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你非要问我“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多请客?”这种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