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换人心,换不来就转身

这世上,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好心。 真诚有可能换来的是欺骗, 热情有可能得到的是敷衍。 不是你付出,别人就铭记于心; 不是你帮助,别人就知道感恩! 这年头, 不是所有人都领你的好意。 惦记的话语被置之不理, 炙热的心意被瞧之不起。 你有情,别人未必有义; 你全心,别人未必全意。 有一颗热心没有错, 但也要明白,有的人你暖不热, 因为你把他当朋友,他把你当过客! 用一份真情没有错, 但也要知道,有的人并不值得, 你对他恋恋不舍,他对你退避三舍。 感情不怕太认真,就怕给错了人。 一心一意对一个人, 不是换来相处的温馨, 就是换来离别的泪痕。 交友不怕太诚恳,就怕遇到没良心。 掏心掏肺暖一颗心, 不是得到一份珍贵的友情,

Read more

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

人在江湖走,哪能离了酒?现在不管是亲友聚会,还是商业应酬,都离不开酒。不少朋友还经常是“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喝高了……” 然后成了贪杯“烂”酒的人。 你为什么要贪杯“烂”酒 其实,真正贪杯“烂”酒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不得不喝醉”的,这主要是受迫于中国的劝酒文化。 在中国,劝酒文化绝不仅仅只是个礼仪性的东西,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的。这种实际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诚意测试。 服从性测试 “不喝醉”就是“不服从” 劝酒的人会通过劝你喝酒,来判断你对他的服从程度。 有些劝酒的人会说:”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劝酒的人会说,”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你会觉得这种劝酒的方式很荒谬,但是,对这种显而易见的荒谬依然表示服从,才是服从性测试的核心意义。 正是出于一种不得不服从的原因,很多人在酒桌上不得不喝,一不留神,就喝高了,喝醉了,于是成了”贪杯‘烂’酒”的人。 诚意测试 “不喝醉”就是“没诚意” 劝酒的人让你喝酒,是想让你表现出诚意,而你要表现出这种诚意,醉酒就是代价。 如果一顿酒席散尽,你仍然表达清晰,步履稳健,会被认为”今天没喝到位”,言外之意就是你没有在我面前出丑。 你要喝得直到疯言胡语了,脱了上衣跳舞,吐完躺倒,而期间观众越多越好,洋相越大越好;只有这样,劝你喝酒的人才会满意,他们才会认为你足够诚意。 正是因为在酒桌上,很多人被迫要表现出诚意,不得不喝酒,以醉酒为代价,于是成了”贪杯‘烂’酒”的人。 贪杯“烂”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不知不觉就醉了。 以前是知道自己能喝多少,还能喝多少,知道控制和把握。现在是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个节点醉。 四十岁以后不知不觉就醉了,原因应该是自己还按照以前的酒量来喝,实则已经今非昔比。 2。醉了之后会断片。 四十岁以前喝醉了,总感觉自己心里是清醒的,事后能回忆起醉酒的各种细节。 而在四十岁以后,是酒醒了之后发现失忆了,至少是醉酒之后的某一个片段断掉了。 3。醉了之后很痛苦。

Read more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

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释!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 有些事,不必解释! 下雨了,才知道谁会给你送伞; 遇事了,才知道谁对你真心。 有些人,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有些人,只会火上加油,不会坦诚相待。 花开了,会谢; 时光走了,不会再来。 珍惜该珍惜的人, 做自己该做的事, 别在乎其他太多。 话再漂亮,不守诺言,也是枉然; 友情再浓,不懂珍惜,也是徒劳。 人生, 因缘而聚,因情而暖, 因不珍惜而散。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别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当插曲。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 来了,就热情相拥。 走了,就坦然放手! 不属于咱的东西,咱不要。 不是真心给自己的东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