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平常生活中,我们常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然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着”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 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有某种向上的追求,比如学业、事业等。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必然会介入自我,贴上我的标签,觉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万一失败,就觉得我没面子。因为对我、对成就的执著和过分在乎,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另外,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更被夸大了,一旦不能成功,会很痛苦。我们也会执著自己的经验方法,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从而变得自以为是,不能采纳他人意见。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产生对立冲突,使人活得很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种执著也具有某些促进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金刚经》的名言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有进取心。经中讲到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所谓“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所谓“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觉得我在做事,我在度众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萨了。 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唯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问:我们常常会在失意的时候安慰自己说“随缘”,佛教中也讲“随缘”,那么“随缘”和刚才所提到的“进取”矛盾吗? 答:佛教所说的随缘,通常是被人们误解了。随缘,似乎就等同于不做任何努力,是被动、消极的表现。这就把随缘和进取对立起来了,以为随缘就不思进取,进取就不能随缘,其实不然。 佛教讲的随缘,其实是很智慧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立足于因缘因果。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其中,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当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如何随缘?这就要考量各种因素,审时度势,然后做出智慧选择,而不是一厢情愿。因为多数人都是很主观的,我们带着经验和观念的模式在看世界,带着执著和强烈的需求在选择,这样难免会产生片面认识。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要随缘。 懂得随缘的人,才能更好地进取,才不至于一意孤行。在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才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放下,便能活的万般自在
古语:“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一念之心能够放下,万事就会得到解脱与自在。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 古有两种有着鲜明对比的人生态度,一是屈原的坚守信念,宁为玉碎;二是渔父的洒落超脱,全身无害。显然,我是更倾向于后者的人生态度,大丈夫就应该拿的起,放的下,活的洒脱。人生在世,无不图个自由快乐,何必自寻烦恼。“自认逍遥便是仙,管它风流不风流。”虽有点放荡不羁,但正直青春年华的我们,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具备放荡不羁,所谓“放荡不羁爱自由”,自由,人之所求,所以,放荡不羁一点挺好,但不能过于放纵,不然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凡事看得开些,才能不乱心境。“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一念放下”看似消极,实则不然。“一念”,在这里,我把它看作为人的七情六欲,本来人有七情六欲是极为正常的,要让一个人放下七情六欲,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已不在是一个人。只是人们往往对于一些事物太过于执着,从而会扰乱心志,丧失对事物的判断。“一念”之过在于执着,人们总是喜欢跟自己较劲,常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之势,这种心态往往会把人逼上绝境。 退一步海阔天空,该放下的时候就应放下,放下并不意味着失去,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拿起,只有真正放下了,才能得到解脱与自在。若心里放下了,天地也将变得更宽了。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很难做到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不喜爱的也会放不下。爱恨都会使人铭记心头,无法释怀自己。只能说明我们修行还不够,若能体会老子的“无为”思想,一切就可以化解了,无为即有为,放空自己才能更好的充实自己。 一念起,一念灭。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不管是爱的,还是恨的,都不必太过执着于心。拥有的可能会失去,失去了的也会在回来,缘起缘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解脱自己,朝着自己所认为自在的道路前行。日子一天一天地渐行渐远,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曾经所执着于心的东西只不过是云淡风轻。 晚上,透过窗子,望向漆黑的夜,有时候会扪心自问,再紧握与放下之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纵使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变结果,就像屈原只能以死来表明心志。哦,其实也只有经历过执着的人才会懂得放下,而执着的人并非都会明白只有放下了,才能真正得到解脱与自在。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之旅,患得患失。修行之路,无非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得即是失,失即是得,放下一切,方能倍感轻松,万般自在,此乃所认为的大智慧人生。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一句老伴,一生相伴
茫茫人海里能够缔结婚姻的人,都是天底下最有缘分的人,两个人在青春韶华时. 挽手同心,白手起家,一起经营着普通平淡的日子,一起经营着一粥一饭的温暖一起在烟火熏染的日子里,营造着家庭温馨的氛围. 老伴,你看春天来了满世界的花儿都开了,我多想每个春天陪着你看这花儿,看这草看这看不够的蓝天白云. 如今我们都已白发如雪只有心头那份爱的记忆依旧红艳 从儿女绕膝到儿孙满堂,这些年我习惯了你在身边,夜里起身的时候你给我掖好被脚,烦恼的时候有你听我唠叨,我给你包的白菜猪肉饺子 你吃得那么顺溜,那么舒服. 年轻时不愿分开牵着的手,年老时不愿分开牵着的心,尽管我们的身体已经呈现出,这个年龄应有的苍老,有你这样一个温热的人陪着一起上街买菜就是幸福. 每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只要喊一声老伴,你就会那么及时地应一声给我端来一杯热水,把数好的药片一粒粒放在我的掌心,我的心满满的都是感动. 山楂花开了又落,我们相濡以沫又一年,以前我们总盼着孩子们长大,,孩子长大了我们却都老了. 更多时间还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我们都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我们健健康康的就是儿女最大的福分. 这么多年的辛苦坎坷,都嵌入了我们额前深刻的皱纹和你共同经历过人生的风雨,更珍惜和你在一起的岁岁年年,年轻时从你选择我的那刻开始,我就决定和你甘苦与共一辈子。 人到晚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看到新的一天崭新的阳光,看到身旁同床共寝的老伴,我冷了,你就给我披件衣裳你想喝茶了,我就给你泡一杯你喜欢的清茶。 老伴,你性格腼腆传统,一辈子都没对我说过一句我爱你,但我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已感觉到你对我无微不至的爱,相比较那些口头单薄的语言,生活中的关爱不是更实在深刻吗,一生共同经历的沧桑磨难,早已见证了你对我最深最真的爱 . 人到暮年,只要一处屋檐不漏雨,能遮寒淡饭粗茶一样暖胃暖心,有一个人在烟火里嘘寒问暖,有一双温和的手给你搀扶. 当岁月的沧桑爬满了窗台,落日的余晖里有你执手白发,淡定从容地度过余生已经足够……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在外漂泊寂寞的日子
在你还没有安稳之前,你必须要漂泊,忍受一个人的孤单、寂寞。特别对于那些因为要个人奋斗而习惯漂泊的人来说,尝过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流过了太多的泪,才使心灵得到升华,达到人生境界的飞跃。 没有安定下来时,你就像无根的浮萍、飘零的蓬草,今天不知明天的去向。你可能每天都在奔波劳累中度过,看惯了世间的冷暖,品尝了太多的辛酸,许多心事无处诉说。可人就是这样,谁能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地方?谁能一辈子固定一种人生轨迹? 漂泊是一种人生状态,你可以在漂泊的过程中欣赏无限美景。然而身心交瘁、兴趣索然,你很难有闲情逸致在漂泊中享受清闲的日子。其实你完全可以静下来,在漂泊的过程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息。 数十年为官生涯,数十年在外打工,数十年行走于异乡,数十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漂泊的滋味很不好受,漫漫长路、寂寞无边。然而古往今来,人们时刻都在和漂泊打交道,婚嫁、求职、上任、调离……每一次都让我们辗转反侧,每一次都让我们漂泊。 唐代诗人贺知章有句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几十年在外漂泊,连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了,其中的沧桑感由此可见一斑。难道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 盲人阿炳一世漂泊,人世间的不平、人世间的冷暖、人世间的打击,他都一一尝过,然而他却成了一代民间音乐家;李白一生足迹遍布天下,游遍大好河山,成就了他“诗仙”的美名。 漂泊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只有饱经风霜的人才能品尝到其中的滋味。试问各个领域的出类拔萃者,哪个没有尝过漂泊的滋味?尝过了漂泊的辛酸和冷酷,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漂泊的日子里,你要坦然走下去,因为谁也无法拯救你,你才是自己最好的救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街道,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身份……你常常会为此心碎。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人物,哪怕事事不如意,哪怕日日牵肠挂肚、日日疲惫不堪,也不要惧怕艰难险阻、不要后悔,要在漂泊的日子里坦然地走下去。漂泊会让你收获颇多,会让你明白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你会因为漂泊而获得新生。 当你背上行囊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的心是否像失去了根的浮萍,想念家乡却不能回去?在你还没有稳定下来时,就必须要学会漂泊。漂泊是一种磨炼,从漂泊中一路走来的人会心如止水、处世泰然,忍受不了漂泊中的寂寞与煎熬,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图:pexels.com
Read more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和精辟
1、人在倒霉时最明白。 平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而一旦到了倒霉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看你笑话,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他就明白了谁是真朋友, 谁是无耻小人。明白了以后朋友该怎样交。 2、人在大病后最明白。 大病一场后,他才会明白只有身体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身体是为一的,其他都是二等, 没有了健康,再多的錢也没有意义。所以,平时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场大病后就都看轻、看透、看开了。 3、人在下台后最明白。 人一下台,立刻就树倒猢狲散,以前家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现在变得门可罗雀;以前鞍前马后的部下喽啰们,再见面立刻变得陌同路人,满面桃花变成冷若冰霜。这时他才明白,以前人家对我毕恭毕敬,原来对的是我头顶的那个官帽;人家对我吹吹拍拍,原来对的是我手中的权势。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时颐指气使,牛皮哄哄,实在可笑。 4、人在退休后最明白。 回想以前在位时,同事之间为名利地位、为评职称、为升官衔,争得脸红脖子粗,实在没意思。退休后才想明白,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退休时都赶齐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5、人在入狱后最明白。 明白什么呢?明白法律真不是吓人的,谁犯了法都难逃法网;明白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监狱饭不要钱却不好吃;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得报”。特别是那些贪官, 锒铛入狱后才想明白“我不缺吃不缺喝,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6、人在临终时最明白。 人在临死的时候最明白:一切都不可挽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这个道理。 7、人在分开后才明白。 明白当初说的绝情的话,真的伤透了他(她)的心,做出的事真的不应该,应该支持, 相信他(她),才明白钱买不回他(她)的心,才明白当初他(她)为什么会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来你不变他(她)就会变,明白应该两个人一起朝美好的方向去改变,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现在的有限才能得到未来的无限,别到最后才后悔,好人不多。 这7条是否让你明白什么? 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未雨绸缪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女人的幸福不能靠等待
幸福不是等来的,经营爱情比获得更重要,绑住对方手脚、约束对方自由换来的终究不是幸福。女人应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呢? 尊重是第一原则,伤害自尊的话坚决不说: 很多人在吵架后情绪难以平复,用激烈的言语辱骂对方,甚至把对方的一些缺点、缺陷当成令箭不断刺激对方,这样导致普普通通的小吵小闹最后大打出手,最终演变成悲剧。 沉着冷静: 谁都不能用婚姻、用爱情的枷锁去绑架另外一半,世界瞬息万变,影响彼此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没有绝对的不出轨,也没有绝对的忠诚。在感情路上遇到情敌、遇到小三如何沉着的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感不是筹码,没有人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都想一次恋爱、一次结婚,白头到老、永不分离,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没有人可以拿“责任”二字来绑架对方,让对方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要知道你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负责。 打打闹闹、相敬如宾都只是一种相处方式: 适度的小打小闹也并非不对,平凡的生活中能提升更多乐趣,而相敬如宾更多的是老一辈的相处模式,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冲突,无论哪个相处方式只要舒服就好。 久经考验的爱情像酒,越陈越香: 虽然也有人经历无数磨难后最终还是无法走下去,但是经过考验的爱情,让彼此在回归平凡之后更懂得珍惜对方。 注意事项 让对方始终在乎的唯一途径是提升自己的魅力,内在和外在都要! 臆想出来的“小三”害人,所以没事千万不要乱猜忌,凡事多冷静!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乡下养儿子是为养老,其实,我把儿子都养成别人家的儿子了,养成我家里的客。” 有一个朋友是做婚庆服务的,那天人手不够,找我帮忙。 婚礼过程中,我负责泡泡机,在司仪活跃婚礼现场的气氛时,赶在每一次掌声响起之前释放肥皂泡。所以,我坐在靠近婚礼舞台的宴席上,同新郎的亲戚一道进餐。 这对新人,是城里女儿乡下郎。新娘是本城人,新郎来自湖北乡下。宴席上的来宾,主要是女方亲友。其实,不用司仪介绍,从外貌特征和衣着来看,我也知道,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新郎的来自乡下的父亲。 婚礼现场,总有那么一种热闹而又带着浪漫的气氛,但是,我感觉到,新郎的父亲似乎受到冷落。和各位来宾不相熟,又不了解城里的风俗人情,由于方言缘故,交流也不畅通,所以,他只在我们这一桌上频频举杯,邀请大家一道喝酒。到后来,只剩下我和新郎父亲相互之间敬酒。 新郎父亲知道我也来自乡下后,每次碰杯,都和我说很多话。他说,新郎的母亲晕车,家里也需要照看,她不能来参加孩子的婚礼,就他一个人来。 他憨厚地笑着说:“你看我今天是娶儿媳妇,我感觉我是嫁儿子。他们小两口,在这边,一年还能回几趟老家?以后,我和他妈在乡下,没什么大事情,也不会轻易开口让他们回家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 “儿子养大了,我心里高兴。乡下养儿子是为养老,其实,我把儿子都养成别人家的儿子了,养成我家里的客。”老汉喝酒之后,指了指新郎说,“他从读高中开始,就常年住在学校里,后来读大学,又读了研究生,离家越来越远,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每次回家,我都感觉是客人来了。现在,又在外面成了家,回去得更少了,就更是客人了。” 新娘新郎来向老汉敬酒的时候,老汉已经醉了。 但我知道,纵使是把儿子养成客人,老汉还是打心眼里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刚刚说过,他还在努力把小儿子养成客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摘自《南国都市报》)
Read more提高你生活质量的10件小事
生活中有一些小事,看似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却很重要,它能让你的生活更幸福。 1、回家,请放下手机 越来越觉得手机像鸦片,多少人明明没事,也会情不自禁拿出来看两眼,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 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地铁里,在机场,在车站…… 看到的都是低头玩手机一族。 看无关紧要的信息,浏览大量的网页,这些碎片化的阅读获得的信息,没什么营养,还伤眼伤颈椎伤身体。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看手机的时光过的特别快,一抬头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这些都会极大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回家,请放下手机。 放下手机,欣赏你身边的美好; 关掉屏幕,给你的亲人一个笑脸; 离开微博,对生命中的另一半说我爱你; 停止刷屏,陪爸妈聊个天。 心需要沟通,爱需要表达。 2、和家人一起吃饭 不要认为工作忙,应酬多是成功的标志。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那些忙着应酬的人,而是能回家吃饭的人。 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是小事,却非常重要。 培养出6个哈佛和耶鲁博士的韩国第一妈妈全惠星说,完美沟通的秘诀之一就是,全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无论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 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健康重要,这也是与家人交流的好时机,让全家人都有个好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或学习。 我倒觉得一起吃晚餐更重要。 辛苦了一天,全家围坐在饭桌前,这是一天中最美好、最轻松的时光了。 父亲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孩子结束了紧张的学习,母亲结束了操劳的一天,接下来就是一边享用美味晚餐,一边倾诉和交流了。 温暖的灯光,美味的晚餐,亲切的笑容,温柔的声音,都为晚餐增添了不少温馨。 每个人都打开心扉,尽情诉说当天的所见所闻、工作、学习、生活……
Read more人生的三个坟墓……
人生本如花,为什么有人偏偏给自己挖掘坟墓呢?漫漫人生路,就常有三座坟墓横亘在前,你能无动于衷掉以轻心么! 自私,是幸福的坟墓 幸福需要分享,自私则是幸福的天敌。就像两个人分享一个苹果,每个人只能得到二分之一,而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每个人仍然得到一个甚至两个完整的幸福。 幸福,不是一个人自私的选择,而是众人同心的创造,因为,我们的幸福绝不能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算计的少。 欺骗,是爱情的坟墓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我们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分离。 “不了解”就是是因为对爱的人存在幻想;“了解”也许就是揭开庐山真面后的惊醒。人生中,爱情并不是一切。也许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却不能忘记对方的虚伪和欺骗。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管你信不信,这也许只有一半的真理。爱情需要你锦上添花,但绝不能用欺骗把爱情送进坟墓。 暴力,是家庭的坟墓 家,是爱建筑的巢穴,而暴力就是使巢穴倾覆的狂风;家,是春风荡漾的绿洲,而暴力就是埋葬绿洲的沙漠和坟墓。 多少人间暴力,多少人生悲剧。也许一句辱骂就能熄灭一段感情,一个耳光就能打破一段姻缘。无休止的争吵,打碎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美梦。 远离暴力,修养品性是家庭和睦的源泉;拒绝暴力,谅解和宽容是家庭幸福的良药。 三座坟,道人生的歧路斜坡。爱心,酿造的是人生的大海;私欲,开掘的往往是人生的坟墓。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有些公道,不见得一定要讨回来
如果每个人对不合理的事物都逆来顺受,百依百顺不愿出声,社会不会进步,也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小到个人私事纠纷,大到黑心商家企业,几乎所有社会政治法律的进步,都要有人见到不公道的事情挺身而出,因此,我很高兴见到孩子还小时心中就存有「讨公道」的想法。只是我要提醒孩子,讨公道不是黑心高利贷讨债,务必要用合法正当的手段,而不是揪众私刑,却以为是在「讨公道」。 「我一定要讨回公道!」柚子医师惊讶的抬头看一下眼前的孩子,这句话从一个15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似乎太过老成,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个孩子下课时间在操场上打篮球,却被远远飞来的棒球打中脚踝,红肿之外,还有些擦伤流血,学校保健室老师担心伤口不干净,可能要打破伤风预防针,因此柚子医师正在帮他检查及擦药。 柚子医师:「你想要怎么讨公道?」 「等一下回学校之后,我到操场上见到人一个一个问,总有人看到那颗棒球是谁打的。」 柚子医师:「如果大家都没有看到呢?」 「操场的围墙边好像有几支摄影机,也可能会照到一些画面。」 柚子医师:「如果摄影机也没有照到呢?」 「我有把那颗打到我的棒球留下来,我用塑胶袋包起来送去验指纹还是DNA,总之,我一定要找出这个人。」 柚子医师:「然后你也要叫全校同学留下指纹或是DNA,来做比对?」 这个孩子稍微犹豫了一下,却仍然点点头,我想我应该鼓励他长大之后加入CSI犯罪现场的鉴识科。 柚子医师:「好不容易找到那个打棒球的人,你希望他给你什么公道?」 「他打出来的棒球打到了我,总要道歉吧!这应该是基本礼貌。」 柚子医师点点头:「如果那个打棒球的人觉得,打棒球是大家一起打的,又不是只有他在打棒球,不肯跟你道歉呢?」 「那我就告他!告他伤害!」 现在的孩子懂得实在不少,柚子医师跟他同年龄时,应该还不知道上法院告人这件事。 柚子医师:「好!你花了时间花了律师费告赢了,他当场愿意跟你说一声对不起,你觉得花一个月把全校同学留下指纹或DNA,再多花三个月上法院告他,就只得到一声对不起,OK吗?」 这一次,孩子没有说话,柚子医师的这个问题,可能可以让他回去好好想想。 总是逆来顺受,社会不会进步 柚子医师之所以跟他聊了一下,只是因为在这个孩子身上,见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当时总是见不得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总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也同样对于「讨公道」很有兴趣。包括「马路柏油都铺不平害我跌倒」、「大楼停电为什么没有事先公告?」、「摩托车停放在骑楼,行人很难通过」、「笔记型电脑为什么刚过保固期第二天就故障? 」,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小的小事,都曾经是柚子医师「讨公道」的经验。也因此多年之后,柚子医师很高兴见到下一代的孩子心中存有讨公道的想法,只是觉得时间的历练,可以让柚子医师再多给这个孩子一些建议。 如果每个人对不合理的事物都逆来顺受,百依百顺不愿出声,社会不会进步,也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小到个人私事纠纷,大到黑心商家企业,几乎所有社会政治法律的进步,都要有人见到不公道的事情挺身而出,因此,我很高兴见到孩子还小时心中就存有「讨公道」的想法。只是我要提醒孩子,讨公道不是黑心高利贷讨债,务必要用合法正当的手段,而不是揪众私刑,却以为是在「讨公道」。 执意讨公道,心中的伤更难平复 柚子医师对眼前的孩子说,如果你的脑中不要在「一定要讨公道」这件事上面钻牛角尖,你大概一个星期后,就会忘记这种心中愤恨不平的感觉,你的脚伤大约两个星期会好,你可以把讨回公道的心思及时间,拿来建议学校在棒球区域加装分隔网,希望以后不会有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而你很快可以心情快乐的重新回操场上打篮球。可是如果你执意一定要讨回公道,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想,一定要找到那个人,一定要他低声下气向你道歉,那在事情结束之前,你心中的伤口永远都平复不了。 严格来说,每件事都有对错,当你觉得受了委屈,想要讨公道,还是要评估一下这件事情重要吗?会影响你很久吗?讨回公道要花多少的时间?值得吗?有没有其他事情比讨公道更重要?如果把讨公道的时间拿来作别的事,会不会更有效益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