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对观察一个人的方法有这样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看这几个方面:他做一件事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他做事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否妥当,他的原则底线在哪里。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做的到位,无论别人怎么说,这个人应该基本上还是能靠得住的。 在看一个人有没有担当的时候,要看他在面对大事难事的时候怎样处理。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遇到了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情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办法,或是自我保护的措施。 他们总想着,发生事情总会有别人承担,所以从来不会想着自己主动去承担什么责任。 所以,逢着那些大事或难事的时候,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来。 如果他能够在艰难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或者是在紧要关头承担大任,那么就肯定会成为更多的人的精神支柱,也往往会被大家所信服和拥戴。 而看一个人的修养,需要看他在小事琐事上是怎样处理的。 小事琐事十分繁杂,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而在情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处理事情的方式。 缺乏耐心和修养的人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从而暴怒、烦躁,迁怒于人。 在愤怒的情况下,特别容易让人做出失去理智的举动,而且通常这样的伤害都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便在繁琐的事情面前,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客观地作出分析和判断,不会让情绪影响到事情的进展。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勇敢的去面对那些不期而遇的大事难事。 一个既有担当、又有修养的人,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下,命运都不会让他失望。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花,也过来了。苍蝇讥笑说:“傻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 再见!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你别把自己看太重,你以为你是谁。”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曾讲过一个故事。 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 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 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个故事真实而简单,但是它告诉我们: 一定要学会认识自己,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离了谁地球都照样地转。 一个人可以自信,但不要自大;可以狂放,但决不能狂妄;可以健康长寿,但不可能万寿无疆;能够力挽狂澜,但决不可能再造乾坤!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是心态上的一种成熟,是心智上的一种淡泊。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放下自己。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最高级的修养,是尊重别人跟你不一样
去美术馆看画展,遇到阿西与她的新男友。阿西换种心情就换个男友,但这届男朋友我感觉不错。名字也好听,叫简白。是一所艺术院校的老师,说话温文尔雅。因为印象好,看完画展,大家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得知跟我一起去的女友自己开摄影工作室,简白谈起日本艺术家蜷川实花。 对于蜷川老师的作品,我不反感,但我朋友不喜欢。所以当简白滔滔不绝的时候,她一直默默吃菜。 简白忍不住问:“你搞摄影的,不研究蜷川实花?”我朋友只好实言相告:我不喜欢她的风格。 饭局的后半场,成了简白向蜷川实花老师致敬的专场演讲。他使出体内洪荒之力,甩出各种专业术语,试图说服我朋友,蜷川实花很伟大,你应该喜欢她必须喜欢她。我朋友一向温和,最后也被逼急了,说:“不喜欢她的作品是我的自由啊。” “那日本摄影师,你喜欢谁?” “森山大道跟荒木经惟。” “有没有搞错!你心里肯定住着个男人!” 幸好饭吃完了。我拉着朋友去停车场。问她对简白的印象如何,她说:“挺有才华的,可惜没修养。” ******** 我问她觉得什么是有修养,她说像白先勇那样,让别人有“不喜欢”的权利。 台湾主持人陈文茜与作家白先勇是好朋友。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两岸三地,很多内地年轻人不是通过小说《谪仙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而是青春版《牡丹亭》才知道白先勇的。这么伟大光荣有品位讲艺术的事,陈文茜却不感兴趣。 白先勇发现以后,很少在陈文茜面前讲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情况,更不请她发表意见。但这完全不妨碍两人继续做朋友,陈文茜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这就是修养。宽容别人的‘不喜欢’,尊重别人与你不一样。哪怕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最昂贵的奢侈品、最美的人,也不必人人欣赏和喜欢。”朋友说。 很多人,可以帮你开车门,请你吃饭,夸你漂亮,但一遇到意见不同的时候,就暴露出修为不够,变得急躁、有攻击性。 ******** 修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基础部分与教养重叠。比如不随地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擅于倾听、有契约精神等等。但修养与教养最大的区别是,教养是习惯,是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教化的结果。而修养是智慧,是不断战胜自己的占有欲与好胜心,慢慢稳妥慢慢宽容,把石头一样的自己,打磨成温润的璞玉。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对他人的生活指手划脚。他们获得尊重的方法不是去驳倒谁、战胜谁,而是用尊重换取尊重,以自由交换自由。 我认识一对夫妻,丈夫很喜欢吃榴莲,太太觉得特别臭。但太太逛水果店的时候,会主动买榴莲回来。丈夫更绝,搬把椅子,去小区的草地上,边晒太阳边大快朵颐,吃完用湿纸巾擦干净手、嘴,嚼两粒口香糖再回家。 一对有修养的人在一起可真好。不管爱情有没有变成亲情,至少我不必变成你。 那些表面对你很好,却永远都在干涉你、管教你,希望你成为他的影子的恋人,再深的爱也补不上修养的浅。 ******** 我被朋友拉去参加过一个灵修班,老师以前是文艺女青年,后来出了自传、当了作家,开始研究心理学与灵修。大部分学员都是她的粉丝,她说什么都点头,偶尔有一两个人站起来提问,总是问题还没说完,就被老师温柔地打断。 整个交流过程中,我始终有种被质疑被绑架的感觉,特别不舒服。后来我看她的书,里面有一段写到:每当我看到一对男女,推着孩子,其乐融融的样子,都觉得他们好可怜,他们的世界如此狭小…… 原来,学习心理学,并没有让她变得宽容、智慧、有修养,反倒变得狭隘、自负、无礼,脸上永远写着“我最正确”。
Read more你忙时的样子,暴露了你的修养
01 每年年初,公司都比较清闲,拟订了年终计划,觉得还有大把时间完成,再加上刚过完年,大家都像模像样地来上班,其实心里根本懒散得要命。 可是,今年有点不同,不知道什么原因,眼看着客户们摆出一副奋发图强的样子,项目时间表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前。于是,同事们一个个都开始抓狂。 办公室里最近的场景经常是这样的: 同事A一手举着星巴克,另一只手不停地狂按手机,蓝牙耳机里还不时传来吵闹声。 同事B抱着文件夹在办公室里横冲直撞,边跑嘴里还一边嘟囔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同事C黑着脸把犯了错的小朋友叫到办公室一顿痛批。 诸如此类。 02 有人说,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人一忙起来,顾不上责怪别人的疏忽,也没时间找茬吵架。所有无聊、寂寞、失落、抑郁一下子全好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精神上的洞。 可是,我却觉得,“忙”让那些平时看着再正常不过的人一下子变成了神经病。 小东刚来公司的时候,所有女同事都欢欣鼓舞,办公室里摆着个男神,大家上班干劲十足,下班也不想回家,老板们偷偷给了我一个大红包,介绍了这么个好同事。 那段时间,我的人气都开始高涨起来,不少小美女哭着喊着请我吃饭,吃什么我挑,唯一的要求是带上小东。 他上班的第一个月,我省了不少饭费。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公司里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就甚嚣尘上。我也备受冷落。我一直不明白,但也没多问。直到有一段时间和小东做一个项目,我才知道大家为什么对他敬而远之。 那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谁也帮不上谁的忙,可偏偏有个同事突然病倒,她手头的一摊活儿华丽丽地变成了无主物。大家商量着互相分一分,谁都没那么辛苦。小东却先下手为强地来了一句:“我实在忙不过来,最近我也有点不舒服呢。” 同事在旁边暗暗翻白眼,嘀嘀咕咕地说:“谁忙得过来呢……” 我私下劝小东熬一熬,毕竟大家都忍耐着。他却一改平日的温文尔雅,一脸不耐烦地瞪着我说:“老板只给了我一份薪水,我凭什么做两份工。” 他说这话,我没法怼回去。毕竟不是份内的工作,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他不做,你也说不出什么错。可是,就是在这可做可不做的时刻,才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在紧急的时刻,你愿不愿意站出来帮别人分担一点,就是差距。 03 时间是检验人品的最高标准,不过你不必等一辈子那么久,看看他忙的时候就知道。男神女神一忙起来不小心就变成了渣男泼妇。 去年,听了一个讲座,几个全球五百强的HR总监讲述面试技巧。每年,在全球各大知名院校巡讲招聘的他们经常可以从数以万计的应聘者中挑出优秀人才。他们异口同声地提到了压力测试和逆商。 众所周知,逆商,就是一个人的挫折忍耐力,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现代生活里,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一种挫折,就是时间压力。该做的事,想做的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时间永远不够用。 人们都说,得时间者得天下。所以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铺天盖地。可是,随着人们越来越珍视时间的价值,却往往忽略了修养和品性。
Read more说话让人舒服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中国古代对君子的标准有“三和”:“语柔和,身矮和,心平和。”首要的就是话语温软如玉,在表达心意的同时让对方生出欢喜心。 但如今,我们常用尖刻语、冷峻语使别人感到被伤害,也在无形之中为自己设置障碍。 为此一个台湾导演将镜头对准五组家庭,进行了一次真实的测试。每个参与试镜的人都不知道试镜的内容,一切真实呈现。 在台北打拼的儿子工作很忙,这时母亲打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儿子不耐烦地说:“还没忙完呢,我都跟你说了很忙,你真是。”母亲落寞地挂了电话,嘴里嘟囔道:“都不知道你在忙什么。” 隔了一会儿,母亲再次拨通儿子电话:“你到哪了?”儿子的语气更加不耐烦:“又干吗?我这边的事情很重要,好了好了!”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儿子就把电话挂了,留下母亲一脸的无奈和委屈。 测试结束,当儿子看到接自己电话时母亲的表情,抱着母亲哭了,他从没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语气会那样伤人。其实,这些测试的场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工作中“有话不能好好说”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里要注意一点”、“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事,你办完了没有啊”、“你能不能再抓紧点儿”、“你问他呀,我哪儿知道”……这些话让办公室里充斥着火药味。 网上也充满戾气,《中国青年报》一项63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觉得网上常有不好好说话、动辄恶语相向的情况。有话不能好好说,似乎成了现代人通病,在生活中各个角落蔓延。 说话太倔太直、喜欢反对质疑、互相揭短抬杠,这些习惯伤人又伤己。不好好说话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压力增大,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增加身体的患病几率。 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的研究显示,精神焦虑、敏感多疑的人易患中风、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溃疡、肠胃等疾病。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发现,夫妻喜欢拌嘴会导致心绞痛的危险增加3.5倍。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如果经常大吼大叫、火冒三丈,很可能影响免疫系统。 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会说话、说好话,并非曲意奉承,而是平实、恳切的关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嘴巴每天挂着“没问题”、“一定会有办法”之类积极话语的人,每一天都过得很顺利;相反,每天嚷嚷“没办法”、“真让人生气”的人,遇到的挫折就会特别多。 不妨用好以下四件法宝,让沟通变得更顺畅。 1。对父母:降低预期多点耐心 我们常对父母和亲人表现出不耐烦,就是因为预期太高。比如,忙得焦头烂额时接到母亲电话,你自然会想到:“她不知道我很忙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我呢?”可我们没有想到,其实父母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所以,与父母交流时,一定要降低心中原有的期望,多点耐心,时刻记住换位思考。 2。对孩子:常怀同理心 如果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浑身是“刺”,请从自身好好说话开始。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爸妈要常怀同理心,充分感受他当下的想法,试着帮他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这需要练习。比如,孩子考砸了,有同理心的父母会说“那你一定觉得很可惜吧”,而不是落井下石地说“谁叫你粗心”。 父母还要训练孩子在困境中说出正向观点,比如送孩子上学遇到堵车,即便很焦躁,也要分享窗外的景色、广播里好听的歌曲,或者告诉孩子“有了这次经验,下次就知道换另一条路走了”。 3。对爱人:多些赞扬和忍让 互不相让常常是夫妻矛盾的导火索。建议夫妻间交流要把夸奖的话、认错的话当成口头禅,比如:“是呀,他(她)太不容易了,我得对他(她)好点”、“对不起,我错了”、“你真棒”,这些话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对方心里感到温暖,夫妻感情升温。 4。对同事、朋友:与人为善、学会克制 要多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同事和朋友的行为,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克制情绪,不要失态,更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在恶语出口前,冷静1分钟,将心比心地想想对方的不易,并且多预想一下可能导致的后果。你最终决定说出口的言语,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你的人生。 如果对方不好好说话,我们要克制情绪,表达善意,不要指责“你怎么”、“你凭什么”,而要使用一些正面的语言,比如“我希望”、“我建议”等,这样可以增加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来源:生命时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