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已经很难,就别再“窝里斗”了

好夫妻相互支持和滋养,与日俱增的情分,是化解生活烦乱的温柔力量。 前段时间,我朋友圈被这样一张图刷屏了。 说是有一对夫妻,把豪车开回家没几天,妻子开车时一不小心将车撞上消防栓,导致翻车。 确定双方都没事后,丈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妻子合影! 因为他觉得:和老伴一生经历的所有糗事,都要记录下来留作纪念。这事可以让他们笑一年,也能让他们回味很久很久。 没法求证这事儿的真假,但如果此事为真,那我真是想为这对夫妻点赞。 换成其他夫妻,可能妻子或丈夫不小心摔碎一只碗,两个人都有可能大干一场。 因为生活中这样的夫妻、情侣太常见了。 ******** 我一个男性朋友,以前就谈过这样一个女朋友。 两个人一起开车出去玩,他不小心走错了路,她就开始抱怨、指责个不停,一会儿说他是不是眼瞎了,一会儿说他是不是故意的。 两个人兜兜转转终于到达目的地,但他的好心情也被破坏殆尽。 她生病,他做饭给她吃,但菜炒好了以后才发现电饭煲忘记插电了,没米饭吃。 她一听,又开始了抱怨模式:这怎么能忘记呢?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就知道你不在乎我!我都生病了你还这样对我! 平日里,她对他很好,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也不是不懂得他的好,只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只要觉得某件事情让她不爽了,就立马要把这种不爽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认为自己这样才叫“真性情”。 和她在一起久了,他很累,后来他提出了分手,并很快找了一个女朋友。 见到他新女友的照片,她崩溃了,还闹过一次自杀。 她歇斯底里地质问他:“论长相,论身材,论学历,论家庭条件,她哪点比我好?” 他当时没回答她,只是在事后跟我讲起他选择现任妻子的理由时,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开车时走错路,她从来不抱怨,只安慰我说,就当我们多看一段路的风景好了。我做饭要是忘记了开电饭煲,她就跟我一起煮面条……我们之间出现任何矛盾,她都会选择跟我一起面对,而不是攻击我、指责我、抱怨我、跟我搞内讧,不会白白把时间精力花来吵架而不是解决问题。” 我心想:相比前女友,他的妻子的确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吧? 开车走错路,这才多大点事儿? 别人也不是故意的,而且现在事已至此,抱怨、指责有什么用,还不如静下心来解决问题,要么打114询问路线(那会儿手机导航还不流行),要么下车找人问路,总是能把问题解决的。 做好菜才发现忘记煮饭了,这又能耽误什么?少吃一顿饭又不会饿死,何况叫外卖、煮面条等等都是替代选择项,不至于要为这点屁大的事儿把所有人的心情都搞得很糟糕。

Read more

为什么你拼命努力,还是活在底层

今天讲三个故事,关于努力无效、阶层固化、底层人难以逆袭的原因。 第一个故事,来自一个姑娘的困惑。 姑娘很漂亮,在一个公司做前台。 工作也努力。做事也细心。对人迎来送往,客套周全。 有一天,她看着自己每月4000多的工资卡,感到人生无望,问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玛丽莲梦露收入那么高,我也很漂亮,也很努力,为什么我收入这么低?” “因为玛丽莲梦露不可替代,而你,太容易被取代。” 美女不信。 向公司申请加薪,被拒绝。 她提出辞职,被同意。 一周之后,她离职。离职前三天,已有两个美女在待命了。 在自由市场中,一个人的收入与回报,与她的努力无关,与她的付出无关,与她的稀缺性有关。 当你的工作人人都能做,你的工资只会屈指可数。 当你的工作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胜任,你的收入就会凤毛麟角。 所以,清洁工早出晚归,快递员马不停蹄,服务员疲倦不堪,出租车司机含辛茹苦,中小学老师劳心劳力,农民工几乎在玩命……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与贫贱为伍,少有人能逆袭成功。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具备稀缺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另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 你稀缺,你就是人才,你贵。 你能轻松被取代,你就是人员,你当然便宜。 而一个底层的屌丝,如果想具备稀缺价值,比如说,像乔布斯一样能创新,像刘德华一样能表演,像傅圆慧一样能游泳,都需要一个前提:充足的能力积累。 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只能从事一些专业技能需求低的工作。 专业技能需求低 = 替代性很高。 结果导致死循环:缺乏能力积累——无法变得稀缺——无法抬高价格——无法财富积累——无法投资自己——无法变得稀缺。

Read more

婚姻中最危险的时期,女人必须要知道!

女人出轨,常常是因为“不爱”,男人出轨,更多地是因为“不爽”,所以说,男人出轨,多是欲望战胜了理智,犯下了风流罪过。所以。聪明的妻子,应该未雨绸缪,不给他出轨的土壤。 男人和“出轨”之间的关系,就像猫和鱼之间的关系,不是每个猫都要偷吃鱼,但你不能保证你的猫不偷鱼。 俗话说饮食男女,男人的天性总是欲望压倒理智的。 有一个小故事,说得非常生动: 一个有钱的男人想从三个女孩中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于是他给了每个女孩100万。第一个女孩将钱全部花在自己身上,理由是爱可以用钱来表达,爱我的男人有责任满足我的物质需求。第二个女孩将钱花掉一半,存起来一半,她买房子和车,写上两个人的名字,存起来的钱打算将来用在他们孩子的身上。她说,想跟一个男人在一起就要共同计划将来。第三个女孩则分文未动,她把钱原封不动地退还给这个有钱的男人,高贵地说,我需要的是爱不是钱,我不会为了钱跟一个男人在一起。 最后,三个女孩处理完各自的100万,站到这个男人面前,他选择了一个胸部最大的。 对于感情,女人常常处心积虑,在爱与不爱之间进退两难。男人则简单多了,他们常常会听从欲望的召唤,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说,男人出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厌弃了自己的太太和家庭,他们常常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出轨多是由于他眼前有了出轨的天时、地利人和,一不小心就驶入一个非常规车道。 一句话,男人出轨外因大于内因,客观需求大于主观愿望。 男人本性如此,不要期望你的老公是个天下少有,地上无双的情圣。即使闭上眼睛放开手,他也无限地忠于家庭,从来不惹麻烦。大多时候,很多女人都是在婚姻出现“红灯”的时候才开始反省自己,试着去挽回婚姻,但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老公的心已经不复存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婚姻城墙一点点坍塌。聪明的女人要及时发现和捕捉一些蛛丝马迹,留意丈夫陷入外遇的危险信号,并及时将这些苗头扼杀在萌芽中,或是解决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免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自己又无能为力,徒留痛苦。 人们总是说,老公外遇的时候,老婆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实际上,作为一个关心的丈夫的妻子,你应该第一时间感知到丈夫的异常。婚变就像病变,每种疾病都有前兆,即使是小感冒,也会偏头痛或流鼻水,更别说婚变这种伤筋动骨的大灾难了,但是,婚恋的危险信号都有哪些呢? 他开始晚回家,而且理由千篇一律的是因为工作应酬,即使原来对工作不积极的,也突然忙碌起来。一天比一天晚,回到家,身上带的不是酒气,却是香气。也会跟老婆聊一些什么。但总有一些心不在焉,像是在敷衍,他手机总是随身携带,不离左右,上厕所拿着,洗澡也会带到卫生间,发短信的时候,脸上也有莫名其妙的笑意,打电话总是躲着打,还神色有异,打完电话会马上删掉通话记录。 晚上,他对满心期待的妻子置之不理,变得性冷淡,或是很累的样子,没有平时的激情和温情,草草了事,但又没有生理上的问题。或是忽然有了新的轻车熟路的花样。 还有,他出差旅行的时候,拒绝告诉你任何具体的细节,如班机、饭店的资料,甚至对回来的日期都不确定,问急了,还会佯怒,嫌你多嘴。 上述这些信号同时出现得越多,外遇的可能就越大。最起码,这也是给你的一种警示,作为妻子,你无法完全封闭男人的“外向”之心,却可以在下面几个危险时期加强防御,不给他出轨的土壤: 1.太太怀孕前后 因为这个时期天太太往往自顾不暇,所以一些玩性未泯的丈夫便容易表现出烦躁不安,悄悄向其他异性寻找安慰,为此,怀孕期间的太太要努力克制自身的情绪波动,尽量保持自身的吸引力,尤其要运用好准母亲和准父亲这种角色喜悦来增进双方的感情。 2.分居以后 如果是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无奈分居两地的话,保持密切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的联络手段多种多样,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都可以综合运用,尽量织起感情的天罗地网,节日或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结婚纪恋日),最好能安排时间相聚。至于因为矛盾冲突而入为分居,则应用解决问题的态度冷静对待,不应一味地赌气,因为赌气只能让人疯狂,让人寻求感情的外遇,而且这种分居只能是偶尔为之,还应该定一个短时间为限,一旦分居成了习惯,那么分手就很容易成为事实了。 3.工作发生变化时 如丈夫失业、工作受挫等。人是需要在工作中寻找立身处世的支点与快乐的,一旦面临失业、失意的处境,难免就会心情沉重,茫然若失。如果这时得不到太太强有力的关怀与支持,男人就很容易使感情从家庭中出走,太太千万不能大意。 4.地位发生改变时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人的地位或生活条件有了大的变化时,人的心态往往也会随之改变。有的人会由谦和变得自负,由克制变得放纵。与此同时,人享受的需求也会增加,这种变化在一些事业成功的男人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即使这个男人一向很正派,当他拥有权势和金钱后,也会成为一些女人注目的目标,这些女人会主动投怀送抱,这会给男人带来新的感情刺激,很少有男人能抵抗住这种诱惑。 妻子的药方,是时常借助电视报刊上因情妇而落马的事例给他敲敲警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小享乐”与“大目标”孰轻孰重,然后自动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武装自己。 很多事情看似突然爆发,实际上是有个渐进的过程的,男人出轨也是同样。如果你不是一个糊里糊涂,麻木不仁的女人,家庭的方向盘还是可以掌握的。

Read more

母亲的智慧

年幼时期,职业为药厂业务员的父亲,每次出门就是环岛式的出差,跑遍各地医院诊所;拿着皮箱、公事包踏出家门之后,得一、两个月才会再见到他。 母亲在父亲出差期间,一个人带我们五个小孩。我曾问母亲是怎么撑过来的,五个孩子一吵闹起来,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招架。母亲说:「有时候自己偷偷躲在棉被里哭,尤其你们感冒生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么多个?但你爸出差时,有你们陪我也很好。」话虽如此,一个人带五个孩子,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尤其在不用上学的周末假日。 母子的顶楼秘密花园 母亲在周末时,会上顶楼晒棉被,但是将五个小孩摆在家里实在不放心,该怎么拐我们上顶楼呢?母亲总有她奇妙的办法。一开始母亲跟我们说,顶楼有个小公园,有蝴蝶跟树可以看。但事实上,那仅是几株盆栽及偶尔飞来采蜜的蝴蝶,因此这方法只能使用一次。母亲需要想更多不同的方法,好将我们一起带上顶楼。 有一次父亲出差回来,带回了一台胶卷型放映机,当机器卷动的时候,居然会在墙壁上变出《白雪公主》的卡通耶。放映机的出现,让五个孩子难得的专注跟安静,迪士尼公主系列故事,令我们深深着迷。但放映机只有父亲会操作,所以我们只能引颈期盼父亲快点出差回来。现在想想,这或许是身为父亲的一点小心机,因长期出差与孩子有点疏离,放了这么一台魔法放映机,让孩子对父亲的出现充满了深切的期盼。 在一个父亲出差的假日,趁着阳光正好,母亲想把在赖床的、玩办家家酒的五个孩子带上顶楼去晒棉被,但无论她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趣,直到母亲突发奇想地说:「好吧!你们想知道白雪公主跟小矮人住在哪里吗?」这句话让赖床的我瞬间弹起,大家都围了上去,想要知道这个秘密,毕竟要父亲回家才能与白雪公主再次相遇,那等待真是漫长到令人焦虑啊!妈妈放下了她手中塞满棉被的篮子,小小声地对我们说:「其实白雪公主跟小矮人们,就住在顶楼。」五个小毛头不再需要催促,马上换好衣服,帮妈妈拎起衣物篮,一群人迫不及待地往顶楼冲。 以创意引导孩子做家事 顶楼的门锁一开启,母亲随即优雅地晾着衣物与棉被,我们则是分不同方向去找寻传说中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阳光温暖的晒在我们身上,时间一久炙热难耐,偶尔吹来的微风显得格外善解人意。我们几乎确认过每片墙、每个转角、每个水渍产生出的可疑图案,讨论并且分析,那可能是小矮人的脚印,还有白雪公主遗落的锅具。直到母亲将所有衣物在晒衣绳上定位,才转身喊我们回家。 「但是,还没有找到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耶!」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觉得待在顶楼时间太短。我们皱眉忧虑,母亲却神态自若,没有笑场也没有戳破,缓缓拿起篮子,打开门转身说:「走吧!你们那么多人在这边大声嚷嚷,白雪公主跟小白兔、小矮人,一定吓到躲起来了!」瞬间我们都安静了,觉得自己实在太莽撞。 母亲拉起弟弟的手说:「走吧,晚一点再带你们上来一次,这次一定要小声地说话,轻轻地走路,应该是有机会看到他们。」就这么着,五个孩子乖乖跟母亲回家,并且非常期待傍晚的来临,期待再度拿起衣物篮跟母亲一起上顶楼,将晒了一天,充满阳光气味的被子与衣物扛回家。只因为想在传说中白雪公主真正的家─顶楼,跟他们来场「相遇」。 一个人要照顾五个小孩,真是不容易呀!母亲拥有乐观与智慧,带我们在充满童趣幻想当中,创造许多生活乐趣和儿时精采回忆。 那天晚上父亲出差回来,指着放映机说:「白雪公主是从放映机里播放出来,投射在墙上的。」父亲细心地解说,而母亲则开始思考另外的方法,来让这五个孩子一起帮忙做家事。 作者: 余秀芷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把孩子关进笼子,是最蠢的父母

前同事伊伊,美编,特本分一姑娘,眼光品位超好,设计水平一流。去年她告诉我,单位运营不好,快吃不上饭了。我说一把好手艺傍身,还愁没饭吃么,大不了另谋高就。她忧伤摇头,说还能去哪儿呢,现在用人单位多挑啊。很巧,不久后正好有个做HR的哥们发朋友圈,说公司想做新媒体,需要优秀美编一枚,待遇优渥,求推荐。我立刻给他推荐了伊伊,并客观公正地美言了一番。他表示十分期待。于是我去找伊伊报喜。本以为能促成件好事,不想,她拒绝了。理由有点奇怪:公司太好薪水太高,怕干不了。我说肯定行,她说肯定不行。拉了半天锯,我看出她确实迈不出这步,只好作罢。 前几天伊伊生病,我去探望。碰巧她老妈和儿子豆豆都在。老太太和伊伊一样,特别本分,举手投足都透着一种谨小慎微。豆豆撕纸片玩,她一把抢过来:“别撕别撕,弄一地。” 豆豆要帮妈妈拿药片,她立刻制止:“不行不行,别都洒出来。” 伊伊说想送豆豆去学钢琴,她反对:“豆豆不是那块料,多余浪费时间浪费钱。钢琴那么贵,学会了能怎么样?咱这种家庭别想那些事。” 我看着这个老太太,忽然明白了伊伊为什么那么害怕换一家好公司。她一定也是在 “不行不行” “不要不要” “你不是那块料” 的养育方式里长大的。所以面对机会,她不敢尝试,不愿冒险,不相信自己能行。骨子里的不自信,拉住了她,使她无法往更好的地方去。 这很像马戏团里的大象。据说,为了防止大象跑掉,驯兽师要把大象拴住。而不管多高多壮的大象,都只要用细绳系在它的前腿,随便栓在小树或栅栏就可以,不用锁链,无需牢笼,大象就不会跑。因为在大象还是小象时,就是这么被拴住的,而小象力气小,屡次挣扎也无法逃脱,无数次努力又无数次失败后,小象就认了命,不再做无谓挣扎。到它长大后,力气翻了上百倍,可以轻而易举摆脱禁锢,它也依然受制于这根细绳这棵小树,从不尝试挣脱,也就永远跑不掉。人也如此。 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经历了足够多的打压、否定,积攒了足够多的失败、绝望,他一定会变成一个怯懦保守、裹足不前的人。心理学上,这叫 “习得性无助” ——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导致对现实无望,不再努力,听天由命。而这种无望,往往是父母给的。就像伊伊。她生活在一个谨小慎微的家庭,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合不合理的尝试,都一律被制止打压。于是她变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女,就像被细绳拴住的大象,明明对现实不满,明明有能力改变,但是她不相信 “我可以”,所以苦闷地困在原地,听天由命。很大程度上,是她父母的失败教育导致了她的悲剧,而很有可能,她的儿子也要重复她的悲剧。 多可怕。其实孩子天生都是积极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撕纸片,他把水盆掀翻,他去地下室探险,他大声唱歌随性跳舞,他自己组装玩具车,他梦想着环游世界……而如果在他探索世界和证明自己的时候,你总是说 “哎呀不行” “哎呀你做不到” “哎呀我们家这么穷,别做梦了”,这一次次否定和制止,一定会使他渐渐丧失尝试的欲望,变成一个悲观消极,充满无力感的人。 他所想象的世界,全是风险,全是障碍,全是强大的对手,全是不可以和做不到。他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于是他不再指望自己能成功,就算那成功唾手可得。他看起来很乖,不做非分之事,没有非分之想。你以为自己很成功。但事实上,你已经用绝望碾碎了他的意志,用细绳把他栓在了小树上,他一生都无法挣脱。而你可能一生都不会知道。为人父母是个技术活,真的别以为把孩子养得听话懂事就一百分了,那些乖乖听话的小孩,很可能已经被你关进了无形的笼子,不可逆转,无法解脱。人本来就会自我设限,天生就自带一个笼子,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帮孩子打开笼子,让他释放能量,而不是帮他锁紧,并加罩一层。 我表姐是很逗逼的人。她儿子从小性格懦弱,被小朋友欺负从不敢反抗。我有次去她家,正碰上她在跟儿子玩 “抢玩具” 的游戏——她让儿子拿着玩具,她去抢,如果儿子说 “是我的!”,她就立刻还给儿子。如果儿子声音足够大,她就 “吓” 得一屁股坐地上,哆哆嗦嗦地说着

Read more

给我一个理由去奋斗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每一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见到真正坚韧不拔、全力以赴去实现梦想的人。人们热衷于谈论梦想,把它当作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贫乏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 只有人类能够去梦想,并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梦想就没有精彩的生活,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它意味着还没有体会过的生活,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意味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意味着对自己的信心。 可是什么阻止人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听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说想去某地旅游,但没有足够的钱;想学习英语,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想要追求某人,但觉得条件还不够成熟等等。 人们对于做不成的,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很少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习惯性地寻找某个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下,舒口气,然后继续过自己平庸的日子,让梦想躺在身体里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其实,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外在因素只占小部分原因,主观因素才是能否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勇气,是指放弃和投入的勇气。一个人要为某个梦想而奋斗,就一定要放弃目前自己坚守的某些东西。既想经历大海的风浪,又想保持小河的平静;既想攀登无限风光的险峰,又想散步平坦舒适的平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投入,是指一旦确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梦想,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心想不一定事成。事成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去做,比如一个人想学游泳,惟一的办法就是一头扎到游泳池里去,也许开始会呛几口水,但最后一定能够学会游泳。 因此,实现梦想的关键是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有一个学生曾经说,他以后想要走遍全世界,变成像徐霞客、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家和冒险家,去感受大海一望无际的壮阔,体会沙漠高低起伏的雄浑,探索落日下尼罗河畔金字塔的奥秘,追寻云雾中喜马拉雅之巅的神圣。 但是他说现在还没有钱,要等到成了百万富翁以后再去做这些事情。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一是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还去不去旅行?二是如果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还去不去旅行?我告诉他,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上路, 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饭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能等待的,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很多人正是因为陷入了要做这个就必须先做那个的定势思维,最后一辈子在原地转圈,生活再也没有走出过精彩来。 所以,当我们拥有梦想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穿过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展现别样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有6种人最容易发财,你是吗?

在这抢钱的时代里 这6种人最容易赚钱 一定要多结交这样的朋友 1、头脑灵活的人 书读的好,生意不一定做得好 做生意需要头脑灵活多变,想到就要做到 2、效率高的人 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很强的人一旦有赚钱的生意 马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付诸行动敢做、敢干才能抓住机会 3、不安于现状,不断努力的人 一辈子捧着铁饭碗的人永远没赚钱机会“钱够用就好,赚那么多干嘛” 这句话是那些赚不到钱的人,聊以自慰的名言 4、真正受过穷的人 就像貌不惊人的男人一心一意,追求漂亮女孩往往能成功一样 受穷的人因感受到贫穷切肤之痛,而愈有赚钱的欲望和精神 5、有人生财富目标的人 单调上下班把固定的工资存在银行,到头来也钻不了多少钱 想赚大钱就要立志经商,目标也要水涨船高,选定10万、20万、100万为奋斗目标 拥有一千万才算富翁 6、很有自信心的人 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优秀最棒的 这样就能把自己最大潜能发挥,信念是通向经商致富路上的指明灯 七句话告诉你生活的艺术 1,顾家 人穷时,少在家里多在外面

Read more

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

你发觉了吗?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时甜蜜,总觉得多了一个人陪,多了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因为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但是慢慢地,随着认识的加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说爱情就像捡石,总想捡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 其实,爱情应该像磨石子儿,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满意,但是请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气,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亮磨光,你开始磨了吗?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感情淡了,人才会变得懒惰,其实人是先被惰性征服,感惰才慢慢变淡的。 在某个聚餐的场合,有人提议多吃点虾对身体好,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忽然说:“十年前,当我老婆还是我女朋友的时候,她说要吃十只虾,我就剥二十只给她。现在,如果她要我帮她剥虾壳,简直就是开玩笑,我连帮她夹菜都没兴趣了,还剥虾壳呢。” 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谈一辈子恋爱,却迟迟不肯走入婚姻。因为,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 ********** 如果每个人都懒得讲话,懒得倾听,懒得制造惊喜,懒得温柔体贴,那么夫妻之间,又怎么会不渐行渐远渐无声呢?所以请记住,有活力的爱情是需要适度殷勤来灌溉的,谈恋爱,更是不可以偷懒的。 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延误了,当她冒雨赶到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她男朋友很不高兴地说:“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什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刹那间,女孩的心决堤崩溃了,她在想: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同样,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她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且脱去外套披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流泪却是温馨幸福的。 你体会到了吗?其实爱恨往往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爱不仅要懂得宽容更要及时,很多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的转变罢了。如果有个人爱上你,而你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你会选择他。 我们总说:“我要找一个很爱很爱的人,才会谈恋爱。”但是当对方问你,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的时候,你却无法回答他,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没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后来,当我们猛然回首,才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身边早有人对你默默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没有发觉而已。 所以,还是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吧,他或许已经等你很久了。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到八分绝对刚刚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两三分用来爱自己。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给对方造成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气来,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 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如果你正在为爱迷惘,下面这段话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 图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古训:认识靠机缘,了解靠智慧,相处靠宽容

认识靠机缘 古人云:“凡是机缘,无不和合。” 人与人认识靠机缘,心与心相知靠真诚。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在同一时空相遇,就是一份机缘,若能相知,进而志趣相投,那便是朋友了。 人生若有二三好友,无话不谈,不离不弃,可谓幸运。 自己象房子,朋友象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 人生就是这样,朋友越多路越宽广,朋友越多心越亮堂。 好朋友是山,一派尊严;好朋友是水,一脉智慧;好朋友是泥土,厚爱绵绵。 岁月如水,走过才知深浅;时光如歌,唱过方品心音。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份缘;情与情之中,就是一颗心。 了解靠智慧 朋友是一辈子的事,人与人的了解也是与日俱增的,友情就象一杯美酒,放得愈久,也就愈浓愈香愈醇;而有时友情也象一杯白开水,放得愈久,也就愈清愈淡愈明愈纯,不掺一丝杂质。 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 酒肉朋友,经不起时间的蒸发,更经不起时间的蒸馏,是绝难长久的。 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谈交友之道说,“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古人用“四观”来看人是否可交: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 这是深入人性的四个方面: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任自流。 一个人有分寸感就不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性就不乱。这可以用来看人,也适用于自我修养。 相处靠宽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人要真诚谦和,宽容别人,温暖自己。 坚持宽容,不遗余力地成就他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就自己。 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难处。 世界很大,红尘很深,哪能没有烦心事?世事难料,人心很杂,哪能不遇到小人? 人和人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宽容,相互挑剔往往是造成翻脸的原因。 想得浅一点,看得淡一点。委屈了,默默无语;误解了,微微一笑。

Read more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懂得再多教养技巧也无用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不仅父母很难快乐,孩子往往也会倾向于自责,他们会认定“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爸爸妈妈才会吵。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其自我价值感会非常低,在潜意识中认同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不值得尊重的人、没有价值的人。不仅如此,消极的父母,他的素质、人品、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教育态度等,均会对孩子的成长与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几种常见的糟糕家庭关系,对孩子影响甚大。不处理好,懂得再多教养技巧也无用。 1、当一方强势,另一方弱势 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个强悍的女性,自己称了帝,几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懦弱、平庸。强势母亲常会使孩子在种种约束中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让男孩变得懦弱,女孩叛逆不羁。强势的父亲是传统的中国式父亲,可能会教育出热衷暴力、不讲道理的儿子;女孩则可能变得胆小懦弱,长大后还可能会重复与父母相同模式的悲惨婚姻。所以,营造一个互相尊重、民主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 2、当儿子和妈妈过度亲密 父爱缺失的家庭,母亲会和孩子格外亲密,母亲会把对丈夫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会格外地依恋母亲,俗称“妈宝”。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子过度亲密可能导致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使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恋母的男孩子长大后,往往婚姻生活不和谐,不懂得处理妻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造成家庭矛盾,甚至,这样的男孩长大后根本难以接受其他女孩。相反的,母亲爱父亲,会让孩子产生“仿父”意识,即模仿父亲以获取母亲的爱,对减轻恋母情结有帮助。 3、当父母太冷漠 一些夫妻感情淡漠,但为了其他诸多原因又维系着夫妻之名。为避免争吵,他们干脆压抑情感、避免交流,甚至形同陌路。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很会揣摩大人的心思,长大后则擅长揣测上司的心理,但他们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而且容易向人示弱,也没有独立的想法。 4、当家庭破裂 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时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他们的父母若迟迟走不出婚姻破裂的阴影,这些孩子可能一直会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失望、无助,情绪压抑、愤怒、怨恨和敌对。有些孩子自卑感强烈,自尊心易受伤害,回避与同伴的交往,变得孤僻退缩。他们往往自我控制能力差,问题行为较多,并在同龄团体中处于从属地位。 5、当孩子被父母寄养在其他亲戚家里 国内外学者都认为,童年和少年期被寄养是心理问题的一个危险因素。如果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期间,婴儿没有置身于稳定的家庭环境之中,那么便不可能适当地同熟悉的成年人(比如爸爸妈妈)建立起依恋关系。而依恋过程受挫必定会损害婴儿对成年人的信赖和安全感,这样的婴儿在其后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会有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 ◎ 完整的婚姻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保护伞。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即使勉强存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爸妈千万不要自以为爱孩子而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比如争吵、暴力或冷暴力。 ◎ 离异或单亲家庭,也可以让孩子很快乐。 和孩子简单解释爸爸妈妈离婚的原因,强调不是因为孩子不乖或爸爸妈妈不爱他了,才会分开。多和孩子说爸爸/妈妈依然很爱他。切记不要诋毁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同时要使自己赶快幸福起来,别让孩子和自己沉浸在悲伤里。 ◎ 家庭关系和睦,爱才能自然流动。 爱的滋养则会健全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并为孩子示范了一套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的健康模式。 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以后情商更高,也更容易拥有幸福快乐的能力。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