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陪你走到最后的, 就那么一个!

喜欢一朵玫瑰就要包容它的刺, 爱一个人就会包容她的缺点, 乃至一切的一切。 爱有多深,宽容就会有多少次。 感情, 永远与原谅息息相关, 永远与在乎脉脉相连。 一个人能原谅你的犯错, 不是因为很大度, 而是因为舍不得。 一个人能迁就你的性格, 不是因为没脾气, 而是因为对你很在意。 一个人能包容你的胡闹, 不是因为没底线, 而是愿意为你一人妥协。 选择去容忍,去体贴。 因为不愿意失去有你的世界; 学着去退让,去谅解。 因为懂得矛盾必须有个人先去化解。 爱一个人不将就, 爱上一个人会迁就; 原谅一次很容易, 一辈子总原谅不容易。 当你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

Read more

教你如何随心所欲的更好控制情感

感觉不安和迷惘时,感到沮丧时,你是否会这么想呢?想要有颗更坚定的心。’‘希望能时时拥有从容和自信,以此面对人生。有这种安定感的人真教人羡慕。 对于如何控制好情绪这个问题大家有想过吗?自己有时是否也有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刻呢? 如果你能控制好你的情绪心情那么你将会比别人更加优秀更加完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吧。 感觉不安和迷惘时,感到沮丧时,你是否会这么想呢?‘想要有颗更坚定的心。’‘希望能时时拥有从容和自信,以此面对人生。’的确,有这种安定感的人真教人羡慕。我们都想成为这种能控制情感,成熟稳重的人。 不过,说到‘控制情感’,往往有很多人会把它和‘压抑’搞混。‘压抑’也就是‘如果显露出来就糟了,要极力忍耐,不能显露’,这很难称得上是控制。所谓的‘控制’就是驾御,亦即随心所欲的操控。‘压抑’只能算是压制,两者根本就天差地远。 所以就某个层面来说,情感就该任由它展现。不要想加以压抑,只要去感觉它即可。‘唉,真悲哀。’‘唉,真不甘心。’就像这样。当对方因某个原因而发怒,或是展现愠容时也是一样。 往往会不自主地心想:‘他干嘛那么生气?’自己也跟着生气! 或是心想:‘咦?他不高兴,难道是因为我的关系?’而责怪自己。 甚至是赌起气来:‘既然你这样,那我哪要跟你道歉啊!’很容易会陷入这样的行动中,不过,对方也有生气的理由和权利,我们的确无法加以阻止。所以不是压抑自己,叫对方‘别生气’,也不是要否定对方的‘生气’,而是心里想‘这样啊’、‘他生气啦’,只能试着去接受它。 仔细想想,就算要对方‘别生气’,也无济于事吧!既然如此,就让对方生气、不高兴,然后接受它吧,话虽如此,你根本没必要生气,也没必要因此而不高兴。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从一个中心………到十个等候

一个中心 一切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 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 三个忘记 忘记年龄,忘记过去,忘记恩怨 四个拥有 人生路上一定要 拥有真正爱你的人,拥有知心朋友;拥有向上的事业,拥有温暖的住所。 五个要 要唱、要跳、要美、要笑,要有气质。 六个不能 不能饿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才睡 不能累了才歇、不能病了才检查、不能老了才后悔 七个禁止 人生于世 要止于怒、止于愁、止于气 止于怨、止于恨、止于伤感、止于消沉 八个适宜 宜静、宜动、宜行、宜乐 宜释放、宜果敢、宜温情、宜大度 九个感谢 心怀感恩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四季 感谢父母、感谢亲人

Read more

德国的教育为什么静悄悄(值得深思)

到了德国,你根本看不到铺天盖地的教育公司和补习班招生的广告,然而德国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顶尖的,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 这里有条法规让我感到很奇怪:德国的《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就是说孩子们在上小学前,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儿童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比如跳舞、体操、读书、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等等都被禁止。 那么小学前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呢?根据德国经济政策研究专家杨佩昌的总结,大致是如下3点: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德国的小学生没有什么功课负担,孩子们只上半天课,上午上课,下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非强制性的,可以学习钢琴、绘画、手工和体育等有关素质修养的课。德国教育界的普遍观点:如果太早强行教授所谓知识,小孩子各方面并不成熟,没有思辨能力,最后变成背书和读书机器。 德国有8800万人口(其中600万为常住外国人),却有公立大学300多所。任何人在德国都可以上大学,因为德国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和推荐制度(老师推荐),通过了申请就可以上大学了,并且德国上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这样的福利也惠及外国留学生。在德国,老师和家长并不会紧紧盯着名牌大学。 初三和高中阶段,学校、家长和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教育,这样,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技工培训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这里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技校出来的毕业生的待遇不会比名校出来的待遇低,至少不会有歧视性的用工制度。因此,孩子们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学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很好的收入,这正是德国有最好的职业教育的根源。 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读名校进一步深造。但是,能进入大学读书,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顺利地拿到大学文凭,在德国混文凭是绝对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实实并且勤奋努力才能毕业。曾经有从事出版的人想引进德国的大学课本,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德国的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统一的大学教材。 教你的大学老师,会在开学的第一堂课里,公布很多该学科的参考书,考试内容也在其中,至于教授教什么,那是教授的自由和权力,教授只需按照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操守来做就可以了。如果你不认真读完那些参考书籍,还真没法完成考试,千万别指望有什么考试前的复习提纲。 老师除了告诉你参考书,还教你的就是学习的思考方式,自己独立思考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德意志民族向来以理性、务实和逻辑性强著称,我想,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培养出来的。 来源/美国内参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所说的「无心」,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 「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多说你两句,立刻就会武装起来,变得有棱有角,不但无法心平气和的沟通,还很容易受伤。 因此柔软心和佛法所说的「空」息息相关,唯有体会到自我和一切的事物,其本质都是「空」时,心胸才能真的敞开。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因为如果能够消融自我,遇事时,虽然你还是你,但是不会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言行举止刺伤。而且你不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故意伤害你,所以柔软心可以说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一种保护。 就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可以滴水穿石。 水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只要有空隙它就处处都去;而且它的型态不断变化,遇到冷的变成冰,遇到热的变成气,遇到什么就变成什么。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是因为它始终掌握住自己的原则。 一个真正柔软的人,就像菩萨一样,他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帮助所有众生得到利益;只要众生能得到利益,无论要他变成什么都可以。 为了让众生得利益,自己必须变得非常柔软,也就是说会随著众生的因缘而改变自己,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千变万变也不会改变原有的方向与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柔软。 如果一直变化,变到忘却既定的方向,或是丧失原则,那不是真正的柔软,而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且所谓的「众生有益」,是真的有益,不是存了好心,结果却做了坏事,其间的标准便要以「智慧」来衡量。 此外,「柔软」不是「柔弱」。柔弱的人非常脆弱,很容易因为别人的欺负而受伤害,而且一旦跌倒了就再也不想站起来。 但是有柔软心的人,不会受人欺负,因为这种人就像水一样,很有弹性,懂得顺应情况变化,或绕圈、或转弯;即使别人踢他一脚,他倒下来以后,又可以马上站起来,就像不倒翁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柔能克刚」。 坚强和柔软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坚强的人韧性非常高,不容易被挫折打倒。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身体很瘦弱,运气很不好,智慧也不够高,但是我永远都循著同一个方向努力。 在某些情况下,我可以停下来暂时不走,或是转个弯,不一定要直走,但我一定会朝著同一个方向前进。所以一路走来,走到今天,无论走的是大路还是小路,总算走出一条路来了。 文:圣严法师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为什么心计女人更得男人心?

会不会经营,说到底,是看这个人的爱情商数是高是低。很长时间以来就筹划着要把这些男女间的“心计对抗赛”写下来,呈现给更多在爱情中纠结迷茫的红尘男女们! 总是跟形形色色的男女聊有关感情关系的话题,也无时无刻不被问到:“怎么经营,感情才能幸福舒心?” 会不会经营,说到底,是看这个人的爱情商数是高是低。很长时间以来就筹划着要把这些男女间的“心计对抗赛”写下来,呈现给更多在爱情中纠结迷茫的红尘男女们!于是就有了这本我最新的“爱商培育书”–《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提醒一下下,里面全是好玩又实用的男女心计对抗赛哟! 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比起我其他的作品,都显得漫长而细致,其中也点缀进了些许我个人的经历心得。从人性更深的角度去解读男女间的繁复关系,让大家更通透的了解男人女人的情感密码。 之所以取这个书名,是因为有个最深切的体会:一段感情想要幸福,男人要花心思,女人要有心计。 读懂男人的心思,用对女人的心计。这才是 完美的爱之哲学。 先来几条书中的“心思密码”和“心计妙招”,希望众位哥儿们姐儿们在这个夏天都能爱得火热啦! 好玩的女人撒谎密码:20%的谎言她最爱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统计:女人为自己买的衣服,真实价格往往比告诉丈夫的要贵20%. 不管收入多么丰厚的丈夫,也总觉得妻子买的衣服实在太多了;不论有多少衣服的妻子,也总觉得自己衣柜里的货品不够丰富。 于是,为了不断添货、又不引起与丈夫的矛盾纠纷,妻子们会小小撒个谎,遮瞒下真实的价格。 最有趣的是20%这个数字: 为何不是更少,比如10%? 为何不是更多,比如30%? 那是因为,20%,在一个说谎者的心目中,介于“谎言”和“真实”的中间值。 10%的谎言,不如不撒。数目太小,不值得女人为此在丈夫面前做一回骗子。 30%的谎言,又略略嫌多。一旦上升到“3”字头,人的道德底线会拉响警报。即便是善意的谎言,同样也会面临良心的压力。 所以,女人最爱撒20%的谎,因为负担不大、效果不差:少报了20%的价钱,他对太太这件新衣的价钱会少20%的敌视;但少报了20%的价钱,她心里也不会把这当成是欺骗。 人生的谎言有很多种。最会撒谎的人,永远只会篡改其中20%的真相。而这20%,也可不叫谎言,姑且称之为“给真相化个妆”吧。 读懂暧昧的身体密码:缺爱会让她多病 女人,不见得都是倾国倾城的貌。女人,却个个都是多愁多病的身。 生活中得不到爱情满足的女人,常常是多病多痛,头也疼,腰也疼,肩也疼,背也疼……浑身上下,总是不舒服! 这些身体部位的不舒适,隐藏着些许情爱的暧昧:头疼,那是对爱情的思虑过多;腰疼,代表着对欢爱的不满足感;肩疼,那是少了一个异性的拥抱;背疼,是因为很久很久没有被亲昵的抚摸。 女人从不装病,缺爱的女人时时刻刻都在真病。或者说,她潜意识中渴望生病,也许,那可以帮她换回枕边人更多的注意力。就像很多小孩子想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渴望生病,于是真的出现了病征。

Read more

男人不敢讲的后半句话

妻子:你一生只爱我一个人吗? 丈夫:当然 (不只爱你一个人) 妻子:如果有一天没有我你会怎么样? 丈夫:我会哭 (流下我幸福的眼泪) 妻子:是不是因为有了我你才觉得生活有了色彩? 丈夫:对,因为有了你 (我才明白什么叫迫害) 妻子:是不是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丈夫:当然是 (最不好的女人了) 妻子:我是你的初恋吗? 丈夫:是! (才怪呢) 妻子:你在说谎吗? 丈夫:我发誓 (我在说谎) 妻子:我老了你会不会还爱我? 丈夫:你不会老的 (在我眼中你从来就没年轻过) 妻子:我和张曼玉在你眼里谁更漂亮? 丈夫:当然是你 (差远了) 妻子: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块面包,并且还在你的手中,你会给我吃还是给妈吃?

Read more

真的不需要苛求自己

一辈子,好长。 真的需要好好的疼自己, 你的世界, 有了自己的那束阳光,才更加的耀眼。 一辈子,好累。 真的不需要苛求自己, 一切要达到完美。 你的世界, 有了你的脚印,你就来过。 一辈子,好美。 走过的生活并不完美, 太完美的那就不是生活了!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魅力, 好好享受已有的时光。 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 别人欣赏也好,有所非议也罢, 只要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 只要无愧于心,就够了。 人生在世,在坎坷中求生存, 正确认识自己, 把宁静作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在生活中处变不惊, 在遇事时,从容老练、优雅自如。 做人只求心无愧, 自古邪不胜正,

Read more

人穷志不穷

在这世界上,一定有人长的比你丑,学历比你低,比你矮,各种条件和状况都比你差的人,但是他们却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你知道为什么吗? 01. 当你人穷的时候,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富有的时候,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02. 当你穷得时候,钱要花给别人,富的时候,钱要花给亲人和爱人! 很多人,都做颠倒了。 03. 当你穷的时候,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这叫人穷志不穷。富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对别人更好。学会舍得! 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很少人能够明白。 04. 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 05. 年轻是最大的富有,但要倍加珍惜时光,贫穷无需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更多精彩案例请关注思维论坛。 06. 别乱买衣服,少买一点,但是可以买几件很有品味的。多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07. 一旦生活需要的钱已经够了,最大的快乐,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梦想,去放开你的翅膀大胆地实现,超越梦想! 去让生命经历不一样的旅程。情绪低落时请多读两遍。 08. 多想想自己的错,就会慢慢忘记别人的过。 09. 请你不要冒然评价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10.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Read more

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一定要孩子知道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东方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得多。 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东方人;如果说 “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东方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东方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东方没有。东方什么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东方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所以,东方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口无遮拦地自嘲自己和同胞没有信仰,西方如何如何,还以为这是幽默,是谦虚,是有境界。其实是无知。无知才无畏。 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原因是,前苏联不到1999年就自动解体了,既印证了他的预言,也兑现了美国对前苏联的战略。这是美国人用中国智慧击败对手的经典案例。 美国人是在朝鲜战场上领教了东方的厉害之后才开始研究东方文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是《孙子兵法》36计中的一计,美国人用了40年的时间学习、践行,才得手。按照这个速度推算,另外35计还要学习、践行35×40=1420年。 令美国人欣喜的是,东方人却在同一时期对老祖宗留下的所有东西大加鞭笞。这就给了他们赶超的机会。 今天东方社会乱象丛生的症结不是东方人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没有了信仰自信。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尼克松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东方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是东方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