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时间~名人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高尔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拜伦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____杰弗逊 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____歌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莎士比亚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约翰·洛克

Read more

你是现代老公需求的老婆吗?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又是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成的。因此究竟男人想要娶怎样的女人才会觉得婚姻生活是幸福而美满的? 老公事业需要时,老婆要有女企业家的风范 男人在事业的处理上,需要有女性的帮助才有可能完成或者是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好男人是不会用卑鄙无耻的方法得到事业有成,而是要用女强人来支撑。因而,当丈夫和别人洽谈生意,需要有女性点缀的时候,老婆就要有这种能力,可以在酒桌上稳得住场,要有女企业家的风范,让生意的谈判因为有企业家老婆的参预而变得顺利起来。 老公需要财政支出时,老婆要有女出纳员的金库 种种原因,男人在打理生意或者是别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需要很多的金钱支持,大量的金钱的来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家庭的财政大权掌握在妻子的手里,丈夫在需要钱的时候,妻子就要有女出纳员一样的金库。而且还必须很大度地拿出钱来,让丈夫打拼天下。这样,解决掉男人的后顾之忧,自然是财源滚滚,福气多多。 老公需要新鲜刺激时,老婆要有女秘书的魅力 男人总是是希望在平淡的生活里寻找些刺激,尤其喜欢在性上寻求些刺激。当男人羞于向自己的妻子表达这种意愿的时候,老婆就要如女秘书一样能察颜观色,并主动投怀送抱。偶尔的这种小小主动和香艳,相信会让自己的老公惊喜万分,也会让你们的夫妻生活增加些新鲜感和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老公为人小气或奢华,老婆要有会计师的理财头脑 许多男人结婚后,经济大全多被妻子掌控,但也有例外。可是不管经济命脉掌握在谁的身上,男人总之是粗线条。有些男人很小气,因此老婆就要粗打细算;有些男人很奢华,老婆就更要精打细算,否则哪一天被老公花的连吃米的钱都没有了,就惨了。无论男人的能力如何,无论男人掌握钱财,做为男人的老婆,都应该有会计师的头脑,并在第一时间判断,此钱该花还是该省。 老公突发话篓子时,老婆要有女话务员的唠叨 并不是男人在所有的时候都不喜欢讲话,有时候他们也想海天海地地聊天,当然不管聊天的内容是什么,只要能讲话就好。因此,当这个时候,老婆就要有女话务员的能力。既能用话语吸引男人的注意力,又能让谈话的内容相当丰富生动。因而,老婆平日里积压下来的唠叨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发泄之时。 老公需要安静阅读时,老婆要有女人体模特的沉默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需要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而女人体模特就是如此特殊的一个行业,只需要把身体摆放在那里,不必要出声。当丈夫需要独自安静,独处的时候,老婆完全可以当一个女人体模特,仅是身体上的存在,声音上的不存在,这样会令丈夫有一定时间上的沉默。 老公疲惫劳累时,老婆要有女按摩师的技术 男人在外拼天下,为了这个小家拼天下,自然会感觉到疲惫和劳累。当这种时候,男人需要的是一双温柔的手,能抚去他全身的疲惫。老婆就要在这个时候充当女按摩师,从头到脚,每一个身体的部分,把自己的丈夫按摩的舒舒服服,扫光他全身的疲惫,让他精精神神的面对每一个挑战。这是男人在外辛苦时最需要老婆做的事。老婆自然要在这个时候表现得颤抖按摩师的技术才好。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男人出轨都选这个时间

比起女人来,男人更容易出轨。好色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他能有充分的借口和时间。女人要防着男人出轨,主要多注意这几个时期。 一、怀孕时 女人怀孕时脾气会变大,每天对他呼来喝去的,男人自然会觉得心烦。这样就会压缩呆在家里的时间。而且,孕期的女人无法解决男人的生理需求,女人在孕期也是把精力放在宝宝身上,就会忽略掉男人的感受。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满足都会导致他出轨。 二、聚少离多时 异地恋出轨的可能性也是相当的大,分居两地不能共享温存,虽然说小别胜新婚,但是长期的分离,男方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的话,就很有可能出轨了。其实不管是男还是女,在异地恋的相处中出轨的几率都会相应的增加。所以想维护好一段异地恋,最需要的是双方鉴定的意志和绝对的忠诚。 三、吵架时 夫妻因为一个问题而产生剧烈的冲突,而双方又不互相退让的时候,在气头上的男人可能就会一时冲动去偷腥。其实两个人在一起,吵架在所难免。吵架能磨合两个人的感情,但前提是将吵架作为决定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吵架而吵架。所以有矛盾也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再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将矛盾化解。 四、事业受挫时 男人是家里的主心骨,努力撑起家里的一片天。但是看似坚强的他们,其实内心也有弱点。特别是在事业上失意受挫的时候,会变得十分的脆弱。这时候他们需要自己的妻子懂他们,理解他们,给予一点鼓励和安慰。如果这时候妻子对他不闻不问,甚至还责备他的话,就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选择去外边寻找温暖和安慰。女人必学驭夫术,掐灭老公出轨念头。 五、人到中年 一个四十不惑的中年男人,有时候忽然会意识到青春不再。他因此感到恐惧,因此渴看捉住青春的尾巴。他们会忽然重视外表,他也许开始怀疑多年平淡的婚姻生活,怀疑生活的意义,然后渴看重新来一场火辣辣的恋爱。由于他以为,只有重新往体验那种激情,才能证实自己还布满了年轻的活力。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的老公忽然变得比以前更在意自己的外表,这可能是他进入中年危机的表现。 六、邂逅初恋时 初恋在男人的记忆中,永远是甜蜜而热和的。对比起本日婚姻生活的平淡,他会误以为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最好的。假如恰恰碰上对方的婚姻也不尽如意,并且有颇多怨言,那么两个人很轻易重温旧梦。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你连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想控制人生?

1 小友莉莉告诉我,昨天晚上的早睡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我接连一周都是一点多才睡,本来昨晚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12点前入睡,结果又是一点多才上的床。”莉莉发来一个捂脸的表情。 “那为什么没早睡呢?”我追问。 “我做不到啊,我在追《鬼怪》,快12点的时候我就命令自己只看十分钟,结果不知不觉中竟然看到一点半。你说我自制力是不是太差了啊?” 这个嘛,绝对是的! 不知不觉中,身边的晚睡族越来越多,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好玩的话题,你有多久没在十二点前入睡了,一个男生回答,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在十二点前睡过,已经八年了,而点赞者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还在朋友圈看到一句好玩的话,叫“别睡太晚,对手机不好”,乍一听哑然失笑,不过的确,大多数晚睡的人,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耍手机。大屏智能手机时代,睡眠成为一件很难保障的事,刷刷朋友圈、看看订阅号、追追剧,磨磨蹭蹭,上床就凌晨一两点了。 大家都知道早睡早起好处多,可还是有好多人每天都被自己的习惯性晚睡打败,尽管大脑已经下了睡觉指令,另一个自己却各种撒赖百般不服从:就看完这一点儿(再玩一会儿)!我马上去睡了!总之最终结果是——又熬夜了。 更有甚者已经改变了生物钟,养成晚睡的习惯,凌晨一点的时候正精神呢,完全没有睡意,结果第二天早晨八个闹钟都叫不醒。如果不是有“上班”这件让人不得不起床的“要事”,简直会完全日夜颠倒,夜兴夙寐! 我曾采访自己崇拜的一个作家,她不但自己开有公司,还在当地作协任职,这种情况下竟每天坚持写作。我原以为她肯定忙到很晚,她却说每天晚上十点前会准时睡觉。 我非常惊讶,因为晚上十点,我的“夜生活”才开刚始。我问她那么多事情能做完么?她回答,能啊,早上起来早早做就是了,睡得早睡眠足,才会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我当时非常没出息地讲述了自己想早睡却总做不到的状态,作家说了一个警句:一个人连自己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妄图控制人生? 而这,成为我执行早睡计划的契机。 2 说来惭愧,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做不到早早入睡,做为一个孩子妈妈,小朋友入睡后,我才算真正的“下班”,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我会看看小说或者码码字,一般12点左右会上床睡觉,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没在追韩剧。 不追韩剧我的生活听上去非常正能量,又是看书又是码字儿,一追韩剧,我整个人就玩完,经常很没有自制力地看到一两点。 最夸张的时候,我用三个晚上追完一部剧,共16集20个小时左右,所以连续三天,我都是两三点才睡,最夸张的一次,我睡觉的时候已经凌晨四点半。四点半睡,早上七点半爬起来去上班了。那时年轻,狠命糟蹋身体,能活到现在,只能说我命大。 生宝宝后逐渐觉得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从前,偶尔追剧到一两点,整个人会觉得又乏又困,一周都调节不过来。不但状态很差,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我觉得晚睡给我带来的最显著的挫折不是休息不好、皮肤不好等问题,而是它给我带来严重的沮丧感、挫折感,甚至无力感。有时甚至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讲真,大多数人晚睡,并不是有什么重要的工作等着做,而是在“娱乐”,比如电影、追剧、玩游戏等等。而不能早睡,无非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 采访完那个作家后,我有意识地调整睡眠时间,现在已经基本能够做到11点半前入眠,这样早上起床时,我能保证睡七个小时左右。 做到这一点儿后,我最大的心得体会是,睡眠得到保证后,整个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此外就是,因为自律带来的心满意足感。 3 做到早睡早起,说难也不难,我觉得主要看你的决心和毅力。在有了强烈的早睡的念头后,你可以规定自己几点睡,然后想方设法去执行。 第一,要远离手机。

Read more

人,总要伤一次才会醒

你怀一个质朴的心对待社会, 反而收到的回报却异常冰冷。 你掏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朋友, 也许收到的是敷衍的虚情。 你哭泣的时候,没有想要的安慰; 你跌倒的时候,看不到搀扶的手。 你付出的时候不遗余力, 你需要的时候那个人去了哪里? 你耀眼时有多少人追捧, 落入低谷时就有多少双冰冷的眼睛! 人,总要寒心一次才明白, 谁是一心对你,谁又戴着面具? 谁把你当朋友,谁只会把你利用。 其实,谁好谁坏你心知肚明, 只因太过在乎才一次次放纵。 可是你的真心别人能否读懂? 还要多少伤痛,才能让你成长, 还要多少失望,才能让你放手? 别傻了,轻易伤你的根本没把你看重。 因为你善良,不怕将你得罪; 因为你在意,才能伤你的本事。 玉不琢不成器,心不伤不明悟, 逆镜中见人心,失意时现真情。 人总要真的伤一次才会醒, 明白孰轻孰重,谁又真心把你宠。

Read more

不要把贫穷观带给你的孩子

引子   我看到一个高中生在微信上抱怨:看来以后只有有钱人才能来新加坡上学了。   因为,新加坡的高中生学费又涨价了,公民价格不变,PR涨价$40,海外学生(非ASEAN成员国)涨价$150,2016年每月$1150,而2017年则涨到每月$1300。   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她就是一个有钱人。   她一个人租住在公寓里,每月租金就是$900(相当于国内4500元人民币),加上海外留学的这笔费用,又是多少人可以承担起的。   但是,身为有钱人,她为什么还如此抱怨呢? 贫穷和富裕   人生有很多无奈,但最无奈的,可能就是贫富差距。   有人说,贫富是可以改变的状态,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纨绔子弟,而很多穷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出人投地。所以他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才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能过上好生活。   但想要改变贫富状态,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吗? 眺望   事实很悲哀,尽管媒体会报道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或出生贫苦却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普遍情况是,富二代没有变得贫穷,而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大学教育可能改变了他所在的城市,但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的生活状态。他也许比父母那一代过得稍微好一点,但从横向比较上看,富人依旧是富人,穷人依旧是穷人。   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原始财富积累不同,穷人想要赶上富人的程度需要时间。   好吧,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两个人是从同一条起跑线出发,一个人稳步地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而另外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逐年下降呢?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回头发现,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富裕,而自己的生活越过越贫穷。同样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又有人归之为宿命论,逢人就说自己的命不好。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并没有比别人低,但机会总是轮不到他的头上。所以别人能够升官发财,是因为别人的机会好。   事实就是如此吗? A君和B君的故事   A君和B君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孩子。   两家离得很近,生活条件同样普普通通,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A君的父亲为别人开车运输货物,母亲在家里带孩子。B君的父母都在小工厂里劳作,工作时间很长,轮班制,几乎日夜都消耗在厂里。 A君   A君的父亲每个月会把工资交给她的母亲。母亲是个爱打扮的人,最大的乐趣是给家里人做好丰盛的早饭,把家里拾掇得干净舒适,然后出去找邻居街坊唠嗑。家里除了日常的开销,其他都存在银行,偶尔母亲还会购置一些黄金首饰。   因为母亲是个对时尚商品很感兴趣的人,她总是知道哪里有性价比高的衣服,常常带着A君出去逛街,也会细心地告诉孩子怎么比价怎么砍价。   受到母亲的熏陶,A君很会享受生活乐趣,喜欢和母亲一起在厨房里倒腾出美味的早饭。而她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中,也对商品知识了如指掌,身上常穿着款式新颖的衣服,也是同学们非常喜欢聊天的对象。

Read more

别人的赞美,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下班路上听到电台的节目,有一期讲到教育孩子,观点是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但是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安全感,他讲到一位母亲,这位母亲去开家长会,回到家之后非常歇斯底里,因为老师没有表扬自己的小孩。别的小孩都被赞美或表扬了,唯独自己的小孩没有受到半句的表扬,她很崩溃,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够好。 这位母亲为什么那么在意老师的赞美?因为她没有建立内在的价值体系。只有当别人肯定她的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是好的;别人没有赞美她,她就觉得自己不好。 没有建立内在的价值体系,把对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体系中,是我们内心安全感匮乏的根本原因。 我想起我小时候,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每次考试总是前三名,担任少先队大队长,班长,在学校里面是风云人物。总是收获老师和家长的赞美,因此我的虚荣心特别强,去外校参加比赛,也要特意戴着大队长的三道杠;平时对怎样取悦老师和家长很有一套。 那时候我真的快乐吗?不,我每天都诚惶诚恐,担心哪件事做得不好,或者哪句话说错了,老师或父母就不再喜欢我。 长大之后,我却成了和小时候截然相反的人:讨厌规则,讨厌形式主义,在集体中喜欢做一个边缘人物,是个不折不扣的自由主义者。王小波一生在向自由致敬,他是我的偶像。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做了那么多违心的事情取悦老师和父母,就是被赞美绑架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别人的赞美? 威利。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是被人所重视。 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太过看重别人的赞美,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建立清晰的三观和核心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很容易活在外界的价值体系里,别人的赞美就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比如全世界都在歌颂赞美母爱,我有时候觉得这不过是男权世界的阴谋。母亲是伟大的,所以你必须要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不然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其实这种对母爱的赞美,成了很多职场妈妈的心灵枷锁,她们会为加班回家晚了,就觉得对家庭和孩子愧疚。可是男人呢?一个父亲从来不会因为加班而觉得对不起家庭,反而他还会觉得自己在为家庭做贡献呢。 荞麦说得好,对女人的赞美就是她们的枷锁,对男人的调侃就是对他们的纵容。 很多姑娘一直很懂事,也被一直称赞为好姑娘,总是为别人考虑很多,可是别人未必重视她。好男人总是被“坏”女人吸引,渣男收割机却大多是好姑娘。 为什么?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有时候会不自觉得变成圣母心。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听不得别人的好话,一句赞美就可以让他违背自己的本意,做出自己本来不情愿的事。 比如我一个亲戚,自己本来也没什么钱,可是他的朋友们总喜欢跟他借钱,每次他都不想借,但是每次他都不会拒绝。 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那种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又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肯定,对别人的滥美之词毫无抵抗力。所以即使理智上并不情愿,几杯酒下肚,一筐好话一听,就稀里糊涂答应了,使得他本来就拮据的家,更加一贫如洗。 所以面对赞美,有时候你也需要小心,你不需要去迎合他们,你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依据自己内心的准则去做事。 别让赞美成为你的枷锁。 图片来源:pixabay

Read more

能不能听我把话讲完?

我当义教的时候,曾有一个学生叫晓宇,很腼腆的一个男生,在念初二,很偏科,数学几乎满分,英语却只有三四十分那种,家里人很担心偏科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不断的要我帮晓宇补一下英语这门课。 晓宇妈妈跟我介绍时,说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在我和晓宇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子。 原来,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晓宇非常活泼,老师提问总会第一时间回答,但是由于答案准确率不高,老师觉得晓宇是在捣乱,总是批评他,回到家里面爸妈又很严厉,久而久之,晓宇就成为了大家眼里内向腼腆的小男孩。 他不再主动说话,因为怕被骂。 我有一次和晓宇聊天,我问他将来长大后想做什么,他眼神空洞的看着我,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上,其实是不敢回答。 我是在一次检查作业中,意外发现了晓宇的秘密的。他描绘了大量高达模型夹在书里面,相似程度达到90%,在我看来画得相当不错了,但是他从来不敢说。 每次当晓宇想和爸妈表明自己喜欢画画的时候,爸妈甚至都没有听晓宇把话说完,就判定画画会影响晓宇的学业,直接下否决权。晓宇因此只能偷偷的画,不敢再多说话。 我请来晓宇的爸妈谈了一次心,告诉他们我观察到的结果,我和他们一样,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也知道晓宇现在初二,肯定是要把功课完成,考上好的高中,但除此之外,我建议他们能多听听晓宇的心里话,听他把话讲完,尽可能支持他做喜欢做的事情,要知道很多人很喜欢画画,却没有这个天赋。 这件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数年,我也远离了当初所在的城市,理论上我和晓宇不会再有任何的链接。最近我在QQ上有收到晓宇给我的信息,说他念完了高中,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在学绘画相关的专业,感谢我当年支持他,他说自从那次谈话后,爸妈对于他画画由打压到支持的转变,实际上也改变了他的命运,现在他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觉很棒。 很多人会把话藏在心里,他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讲,而是等你给一个机会听他把话讲完,给予他支持。 情侣拍拖,难免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如果做一个录音分析,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争吵吵到最后不是小事本身,而是因为沟通不到位。 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能听对方把话讲完。 小凯在一家外企做技术开发,他的女朋友小敏则在一家私企当文员,两人异地,前段时间国庆放假,他们原本计划一起出国旅游,结果差点因为吵了一架而没去成。 当时小敏说想去日本旅游,要赶在1号前出发,否则人很多,旅行团的价格会很贵,不划算。而小凯则想着在1号前把项目完全搞定,并且自己几个月没有回家了,想先两天家见见爸妈,3号之后再和小敏一起去旅游,这样刚好也能避过高峰期,大不了就向公司请几天年假嘛。 小敏听小凯说想调后两天,立马就不开心了,觉得小两口这么难得有一个国庆长假可以旅游放松一下,一下子就没了两天,明明可以旅游完再回家嘛,为什么非得占用两个人的世界,还放了狠话要取消行程。 小凯想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对象。 小敏则希望自己能得到男朋友的重视。 他们在沟通当中,都只讲了后半句话,没有将前半句讲出来。这里指的前半句是我们内心对待事情的预设。而他们往往倾听对方的时候,也只听到了表面的意思,找不到背后的含义。 让对方把话讲完,确保我们能理解对方对待事情背后的预设,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我从小是个敏感的人,在沟通当中我会注意很多细节。 例如聊天的时候对方眼睛往哪里看,说话的语气有没有不耐烦,对方的肢体语言是否正常,讲话的用词是否友善,如果得到正面的回馈,我会越说越多,如果得不到回应,我会选择一个时机中断话题。 我发现自己和一类人沟通特别的愉快。 我和很多朋友讲过自己想创业的想法,有支持有反对也有质疑的,很庆幸有几个朋友,他们不会那么快给你下结论,或者给建议。而是根据你的思路,一条条跟你理清楚,哪里不清楚的挖掘一下,哪里不合理的询问一下,了解了你整套思路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我每次和这样的朋友聊天,都能聊半天,关键是原来很多推进不了的项目,聊完后都直接可以进入下一步执行的状态了。 我觉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愿意听人把话讲完。

Read more

如何45秒内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人与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在45秒钟以内,第一印象就形成了。那么,如何在这短短的瞬间接触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以下献上锦囊妙计。 一、外在形象的吸引力 良好的形象是增进他人喜爱的筹码。有人认为外表不重要,那其实是自欺欺人。心理学研究证实,外貌的确是重要的,美貌确实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你不是帅哥美女,也不要灰心。利用外在的修饰和得体的举止,可以弥补外貌的不足,使你看起来有素质。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衣着、姿态、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穿戴得体,举止优雅,态度谦和稳重,言语礼貌等,可以显著提升个人外在形象的吸引力,以获得他人的喜爱。 二、利用接近性与相似性投其所好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近性指的是人们所处的地域接近,生活轨迹相交。接近使人们相互交往增多,感受到与他人归属同一社会单元,具有共性。接近性还可增加曝光,增进彼此熟悉,形成相互喜爱。 相似性则是指人们在个性特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特别是观点、态度的相近,不仅意味着一种支持,还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证实,从而增强安全感与自信心。 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如何利用接近性与相似性来增进亲密感,形成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攀亲带故”法。声称与对方是同乡、校友、同学、曾同于某地工作、共同认识某人、曾有一段相似的经历等,拉近与对方心理上的空间距离,增加接近性,增进彼此的亲密感。 其次,“投其所好”法。以事先细致观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等方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态度和观点,再投其所好,迎合他的兴趣点,让其产生志同道合之感。 第三,“模仿”法。一项心理研究发现,人们在交谈时,会无意间模仿对方的行为,比如同时眨眼、张鼻孔、扬眉毛等。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动作,能给人一种安心感,可以构建友善的关系。在与人交流时同步去模仿对方的一些面部表情、坐姿、体态、身体朝向、手势、语气、语调等,可以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同。 第四,“身体接触”法。一项心理实验证实,当人们被轻触肩膀、手臂上部、后背等时,会在潜意识中感到对方是一位权威长者,油然而生一种不自觉的安全、温暖、依靠的感觉。在与人接触时,偶尔以自然的姿势接触对方上述的身体部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亲近感。但最好是年长者对年轻人,或同性之间采用。如果是年龄相仿的男性对女性在见面之初就触碰对方的身体部位,很容易让女方感到这是性骚扰。 三、让对方感到你喜欢他 心理实验研究证实: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当告知某人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 因而在初次见面时,要让对方感到你喜欢他,让他有受重视和被尊重感,有存在感,这样他才会以“喜欢你”加以回报。而刚接触时要表现出你喜欢他,赞美和聆听必不可少。 赞美时注意态度诚恳,不虚情假意。如果有人说:“你的头发看起来真是太美了!”,而事实上,你已经好几天没有洗它了。这种赞美只会让人觉得虚假和嫌恶。赞美也要适度,过犹不及反而会适得其反。找到可赞之处,以事实为依据,不赞美无中生有的事。这就需要努力去发现、挖掘,找出对方引以为豪,希望得到肯定的地方。对不同类型的人,赞美的内容和侧重点要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男性,普遍比较在乎能力及取得的名利,而多数女性则比较在意容貌、穿着,以及伴侣和孩子。 要让别人喜欢你,还要善于聆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凡是自己在那儿滔滔不绝的,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很多人心里并不会真正喜欢他。人人都希望被关注,而关注首先要学会聆听。说得太多,忽略了对方的心情和想法,不给对方表达的机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学会认真而有兴致地聆听,听懂对方的话,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意图,方能获得对方的喜爱。 四、展现诚实的品性 一项心理学调查发现,在人的个性特质中,最令人嫌弃的是自私、虚伪,而最具有人缘的是利他和真诚。在与人接触时,自我炫耀、夸大事实,往往招人厌恶,而诚实稳重,实事求是,信守承诺,则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心理学上有一个“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是指在显示出一定能力和素质的前提下,适当犯一些小错误,或暴露一些小缺点,反而会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人际吸引力。完美无缺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真实的,人们对此往往敬而 远之或敬而仰之。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来说,一个人过于完美,以至于足以使对方感到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的程度,人们就会对此感到无法接受。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人际交往中巧用“犯错误”效应,可让人感受到诚实的品质,从而增进他人的喜爱。 1、自我暴露。对自己的一些缺点进行暴露,自我解嘲,幽自己一默。这种做法能获得他人会心一笑,心想:“原来这家伙跟我一样,都是这副德行。”这不但不会让对方瞧不起,反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获得彼此的亲近感,比那些总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更能获得他人喜爱。 2、偶尔犯点小错。在工作中,显示自己专业水平的前提下,偶尔说错或做错一两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者显示出自己不如同事或客户那么“见多识广”,让对方获得优越感或作为“上帝”居高临下的感觉。这对处理好与同事、客户的关系无异是一种润滑剂。 3、傻人有傻福。不要总显示出自己聪明绝顶的样子,“老实巴交”、给人“笨笨的”感觉的人,反而能让他人产生一种可靠的感觉,对达成合作无往不利。一位新晋的销售员第一次见到某公司经理,正怯生生地开始介绍商品,经理刚要回绝,碰巧有急事要处理,他随口说了声“你稍等。”之后因忙于工作,早把这位销售员抛到九霄云外了。销售员坐了几个小时冷板凳。快下班的时候,这位经理才想起这事,一看她竟然还在等。面对这位老实的销售员,经理顿生好感,于是当场决定进她的货。这事例道出了“老实是福”的道理。 诚实、厚道,言必信,行必果,是最让人感到踏实、放心的品质,满足了人的深层需要——安全感。这样的品质,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是必然的。

Read more

动不动就发誓 你相信吗

很多人结婚前爱的死去活来,离婚时如仇敌般对待彼此,我曾经就此写过一句话:不离婚,你根本不知道对方坏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就纳闷这件事了,当初爱的那个人为何后来变了呢?当初发过的誓言,为何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还呢? 这事还真的挺复杂的,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尔伯特(Daniel Gibert)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承认自己过去的十年里,自己的品位、价值观甚至人格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被问到预估一下未来十年的变化时,大多数人都坚称十年后的自己和现在变化不大。 吉尔伯特说不管在什么年龄,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过去的经历已经完成了对他们加以塑造的过程,现在的自己可以说已是最后的自己了。吉尔伯特将这个错误的信念称为‌‌“历史终结‌‌”的错觉,事实是,未来的十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并不亚于过去的十年。 这种错觉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对自己是了解的,并认为未来是可以被自己预测的,而且人们倾向于认为现在到将来是可以被自己识别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很容易从过去的事件中分析判断,但对未来因为一无所知,所以就很容易盲目乐观。 所以当一个人在结婚前回顾往事,觉得这一生就会在眼前这个爱人身上终结。其实他完全意料不到,未来十年的变化,其实同样也会超乎自己的想象。心理学家对人一生中的人格和价值观跟踪了大量的样本发现,人们经常觉得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难以改变,但是研究显示,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比自己想象中改变的更多。 问题就来了,既然一个人是始终处于变化中的,那么他轻易许下的诺言,是否是有效的呢? 在我看来,诺言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诺言就是在截止到相爱的那一刻,根据当事人的认知,他真的会做出那样的许诺。不必怀疑此刻的真心,也不必准备好雷劈,因为一个人不仅会有‌‌“历史终结‌‌”的错觉,也会有跟你相伴终老的终结愿望。 但同时,也不要以为诺言许下就会自动生效,因为人是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化中的,这个变化不仅包括财力、人际交往的范围、自己的社会地位、一个人的认知层次等等,还包括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人类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化中,旧的价值观正在被互联网击碎,新的价值体系又没有建立,处于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内心的动荡可想而知。 所以当我们说‌‌“你变了‌‌”的时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每个人都会变,而且这种变化都会超出自己的认知。关键问题并不是‌‌“你变了‌‌”,而是‌‌“你虽然变了,但你依然没放弃。‌‌”因为不放弃,就可以调试变化中的彼此。 虽然在未来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会变,但在变化中我依然不停的调试跟你的关系,从开始的羞涩之恋,到后来的甜蜜之恋,再到后来的没羞没臊之恋,再到后来的如同左右手之恋。每个人阶段的恋,都有新的表现形式,也会有不同的相处模式。 最怕的是,一方拒绝承认变化,觉得一个人就该从一而终,当初我爱上你是什么样子,后来你也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是这样,那你不是恋爱,你这是僵尸的梦想啊。 相信每一次别人对你说的诺言,因为那真的就是此刻他的判断。 也要相信人是会改变的,在改变中,彼此调试。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