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眼前的人让你那么苦涩,你还坚持个什么劲儿

可能是受电影、电视剧的熏陶,以前我们老以为在一段感情里坚持到最后,事情总会“雨过天晴”的,对方总会浪子回头的,所以年轻时的恋爱,我们总是有股说不上理由的“劲儿”,总觉得想要再等等,再努力、再坚持、再试试看看… 但25岁过后,我们看待感情,再也不像从前那么纯粹,不再是单纯地想要找个人看看电影,吃吃辣酱,而是更加希望遇到一个能够懂自己,理解自己的人。 是啊,不过有些道理总是长大后才明白,比如:如果眼前的人让你那么苦涩,你还坚持个什么劲儿? 你老是需要扮演他的“妈妈” 因为你有一个mamaboy男友,在一段感情里面,你老是需要扮演他的“妈妈”,你需要细节到生活的每一条都必须照顾妥当,包括娱乐、休闲、购物、感情、生活等等… 比如,如果他老是“喜爱夜蒲”,你不仅需要像《原谅他77次》的女主那样老是担心对方的安全,而且要无条件地害怕对方出轨,但无论怎样,你总是“必须”在他夜蒲回家后对着地板、床单上一大堆呕吐物仍旧悉心照料;如果他的收入各方面都不如你,你不仅没嫌弃他,而且还总是需要“理所当然”地承担对方的生活费用,如租金,日常娱乐消费,甚至其他零用钱等均由你负责。 虽说有些时候“感情深一口闷”,但能够承担上述情况的你,其实早已足够优秀去拥有懂得你的好,对你更呵护备至的另一个他,然后拥有更幸福的未来。否则,不是为了更幸福的未来,请问你还苦苦坚持个什么劲儿? 你这么坚持,他会知道你的好吗?他会因此对你好吗?相信你心中早有答案。 你以为他会改变的,但这只不过是“你以为” 当这段感情让你不快乐,却又放不下的主因是你等待着对方可能改变的那天,那么你的青春也在这些伤心中跟着一起流逝。最终,他依然没有改变,或是改变一阵子又故态复萌,而原先应该笑的开朗快乐的你,依然羡慕着身边有男友疼爱的闺蜜,命运始终是交给自己决定,不要再用命定论绑住自己跟一段没有出口的恋情。 你好像是有个男朋友? 明明自己有男朋友,却不得不每天都羡慕闺蜜、朋友的男友,因为她们比你更备受疼爱和让人珍惜。难道你并不是一个值得疼爱或珍惜的女人吗? 在感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公平的,并不是因为你更加懂得体贴和关怀,就必须无条件地承受对方对你的想法冷言冷语,让你跟他相处的每一刻都如坐针毡,或总是在最后一刻毀掉你们原先的计划。 他总是“做自己”,而你却只能唯唯诺诺,让对方肆无忌惮地欺负你。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他太习惯性地忽略了你的感受,那都是你惯出来的,怪谁? 小编寄语:如果你眼前的他,总是让你感觉苦涩,小编只想劝一句:生活已经足够“疲惫”了,你为毛还执迷不悟地苦苦坚持?首先你摸摸你扁平的小胸口,问问你自己,这样的他,你值得吗?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致自己:十年之前,十年之后

爱情 十年前你是我的同桌 十年后你成了别人的他 十年前我唱着同桌的你 十年后我想起同桌的你 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唯一问题是考试 十年后我们除了考试所有的问题都要面对 十年前我在你家楼下记住了你如阳光般明媚的笑 十年后我在你家楼下看到你训斥孩子的严厉面孔 十年前我渴望马上结婚 十年后我渴望再谈一次恋爱 十年前我们谈及爱情,总是羞涩 十年后我们谈及爱情,却是生涩 十年前我渴望爱情,但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十年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却不再拥有爱情 十年前我喜欢帅哥靓女 十年后我懂得了平淡是真 父母 十年前我们是父母的孩子 十年后我们是孩子的父母 十年前我不知道家的温馨 十年后我才体会家的温暖 十年前我渴望离家去远方 十年后我渴望从远方回家 十年前我对父母大吵大嚷

Read more

五个影响你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一双鞋 在印度马德里东北部的朱木拿河畔,有一座坟墓,墓主人叫甘地。 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 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甘地被当地人尊称为“圣雄”。 是啊,一个人能随时随地想到那些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他不是圣人是什么?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想这样做,世界一定会像春天般温暖! 二、财富修养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卡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这是一种财富修养,这种修养正是他们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所在。 三、当机立断 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时。 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他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 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作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四、爱情巫师 非洲的一个部落酋长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女儿既聪明又漂亮,都是被人用九头牛作聘礼娶走的。在当地,这是最高规格的聘礼了。第三个女儿到了出嫁的时候,却一直没有人肯出九头牛来娶,原因是她非但不漂亮,还很懒惰。后来一个远方来的游客听说了这件事,就对酋长说:“我愿意用九头牛来换你的女儿。”酋长非常高兴,真的把女儿嫁给了外乡人。 过了几年,酋长去看自己远嫁他乡的三女儿。没想到,女儿变成了一个气质超俗的漂亮女人,而且能亲自下厨做美味佳肴来款待他,酋长很震惊,偷偷地问女婿:“难道你是巫师吗?你是怎么把她调教成这样的?”女婿说:“我没有调教她,我只是始终坚信你的女儿值九头牛,所以她就一直按照九头牛的标准来做了,就这么简单。” 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神奇,尤其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你每天试着发自内心地赞美你的爱人,而不是诉苦或抱怨,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对方也在悄悄地改变——而且正是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 五、不生气的秘诀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Read more

有钱和值钱,你追求哪个?

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 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 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比如你去找一份工 作,人家给你开出百万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钱;有钱和值钱是两个概念。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 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 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他不仅 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 比如一个著名的画家, 他需要钱的时候只需画一幅画就行了。 所以人们常说,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 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 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 值钱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 对于一个追求有意义人生的人来说,成就感至关重 要。 成就感从哪儿来呢?来自于自己付出努 力之后得到的某种收获。收获越大,成就感就越大。 如果一个人的钱是伸手向父母要来 的,那无论有多少钱他都不会有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的钱是靠自己赚来的,那不管赚多少他都会有成就感,而且只要来路正,钱越多,成就感会越大。 让我们一起成为值钱的人,成为印钞机吧。

Read more

什么是格局?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 ?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一个人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能宽!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于丹说得好: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何要有大的格局?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 成功者运气的背后隐藏着大格局 1、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拥有大格局者:有开阔的心胸,没有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没有因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 拥有小格局者:往往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一筹莫展,看待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2、格局不够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一棵石榴种子的三种结局: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 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 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 3、“局限”就是一个人给自己设的“局”太小! 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人们在心理上为自己选定的高度。如果一个人心中从来没想过到达顶峰,那么,他也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

Read more

一生最爱的人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会喜欢一些人,但是,一生最爱的,却只能有一人。 喜欢和爱有很多区别: 喜欢是一种直觉,爱是一种感觉; 喜欢不一定爱,但爱一定喜欢; 喜欢的人流泪,你会安慰,爱的人流泪,你会心疼; 喜欢是偶尔会想起,爱是时时刻刻都想念; 喜欢一朵花,你会采摘,爱一朵花,你会浇水…… 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因主演《罗马假日》这部经典的影片而邂逅,是缘分让他们有了情感的交集。 派克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英俊的面容,潇洒的气质,儒雅的风度,精湛的演技,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他是全世界数以千万计女子梦中的情人。 赫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是落入凡间的天使,清丽脱俗,高贵优雅的气质成为无数影迷的偶像。 当派克见到赫本的第一眼,便被她那灵动的双眸所吸引,本来平静的心瞬间一阵悸动,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油然而生。赫本第一次见到派克时,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因为那时,派克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耀眼明星,而赫本则是刚刚步入影坛的一颗新星。 他和她拍戏之余经常去河边散步,他对她充满了怜爱,她对他亦满是柔情,尽管彼此爱慕,但理智让他们的故事没有继续,因为当时派克是有家室的人,赫本是一朵善良而又矜持的花,她不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她不知道,她的这次转身,从此错过了一生的幸福。 不久,赫本爱上了才华横溢的好莱坞着名导演梅厄·菲热,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并且送给赫本一枚蝴蝶胸针作为礼物。派克没有告诉赫本,自己送她的这件结婚礼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而是他祖母的家传。赫本在以后的四十年中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婚姻,只有这枚蝴蝶胸针一直陪伴着她,派克也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她,当赫本电话中流着泪向他哭诉时,他温柔地安慰着她,而他的心里,对她更多的是心疼和牵挂。 1993年1月,当美丽的天使飞回了天堂。77岁的派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送别赫本,只是为了看她最后一眼。派克轻声地呼唤着赫本的名字,泪流满面。他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呢喃着:“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派克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可是,赫本等了这句话等了好久,整整迟到了40年。 世界上有多少真心相爱的人,却不能长相厮守?生命中谁又是你最爱的人?午夜梦回你最想的究竟是谁? 人生总是有诸多的遗憾,有一种爱,不能在现实,只能在梦里,有一种情,不能真实体验,只能远远挂念。 闲暇之余,看了一段关于杜月笙和孟小冬爱情故事的视频,不禁感动的落泪。杜月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是青帮大亨,乱世枭雄,而他,最爱的女人,是一个唱京剧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孟小冬。 一次,当孟小冬生病时,随口对杜月笙说了一句,如果有他在就好了,“他”是指一位在北京曾给她看过病的医生,叫孔伯华,杜月笙立刻下了三道帖子去请这位医生,并且派遣一艘小火轮专程去接孔医生,这位医生到达后,对孟小冬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后,就开了一个药方,实际上是再简单不过的方子,包括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焦三仙,是开胃的药方,当孟小冬按照药方服用后,果然病就好了,杜月笙大喜,赠送医生十万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一千多万元。杜月笙说:“我知道这个方子也就值百元大洋,但我想要的是,孟小冬能一生都记着我。” 1948年末,平津战役爆发,杜月笙考虑到孟小冬的安全,租了一架飞机到处寻找孟小冬,并把她接到了上海,杜月笙带着病体,亲自到机场去迎接孟小冬。当时的孟小冬,已经四十多岁,不再是明眸皓齿,红粉佳人。但在他的心里,她始终是他的最爱。 孟小冬从此就留在了杜月笙身边,并且日夜照顾他。一天,杜月笙对孟小冬说:“等我病好一些了,我带你一起去法国好不好?”孟小冬说:“我和你去,我算是你的什么人呢?”她这是在向杜月笙要名份,孟小冬本是一位性格孤傲的女子,在杜月笙已经风烛残年,日暮西山之时选择留在他身边,而不是在他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之时。而这句话,让杜月笙整整等了15年!真可谓:红颜白发,对望夕阳! 1950年的某一天,杜月笙从病榻上起来,穿上长褂,那年他63岁,孟小冬43岁,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杜月笙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的心愿,一年后,他离开人世,在弥留之时,立下遗嘱,嘱托亲属们照顾好孟小冬,不要让她再唱戏,连她的晚年,他都替她想到了。 无论爱过多少人,每个人的生命中,只有一个最爱的人,只有这个人,会让你动心,让你魂牵梦萦,让你一生牵挂。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是苏曼殊写给百助的一首情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品读到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无奈的惆怅! 苏曼殊,是一个披着袈裟的情僧,曾经爱过无数的女子,也被无数的女子爱过,其中有日本的樱花女子,有西班牙牧师的女儿,还有很多歌妓。他的初恋,是一个叫菊子的女孩,她为他投海而死,他对她充满了愧疚。他爱过很多青楼的女子,她们色艺双全,他欣赏她们的才艺,从心里尊重她们,并视她们为红颜知己。 苏曼殊一生最爱的,是一个叫百助的日本弹筝女,百助有着婀娜的身姿,娇美的容颜,她端雅秀丽、风情万种,妩媚妖娆。苏曼殊被她的冷艳气质深深吸引,苏曼殊的心弦被她优美纤细的手指拨动,对她一见钟情。

Read more

谁是那个真正让你痛苦的人?

生活中,谁让你痛苦了?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以至于压垮了彼此。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都很会管先生,对公婆却从未主动关心。然而,一个家里有严重的婆媳问题,另一个家里却从未发生过,一家和乐。 深入探究,发现原来第一个婆婆对媳妇有预期的想法,她认为一个媳妇「就该怎样」,所以当期望和现实之间有落差,问题就来了。而第二个婆婆呢,她对媳妇并非没有期待,而是她懂得放下期待,所以问题也无从生起。 你想过吗?当你以平常心去对待一个人,你为什么会生气?是不是你没有从那个人身上得到预期的东西? 当你对一个人付出越多,你就怨得越多,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他们让你失望、他们辜负了你?如果你对他们没有任何期待,你还会怨恨他们吗?那是不可能的,你怎么可能去怨恨一个你不在乎的人呢? 你看过婆媳、夫妻、兄弟姐妹或亲戚朋友吗?他们彼此怨恨,甚至比任何陌生人都还严重。先生如果预期太太应该如何,那太太就会很累,而先生也会感到不满;亲戚朋友如果期待亲戚、朋友就该怎样,那彼此就很容易产生摩擦。婆媳间也一样,当期待有落差,战争就会引爆。 你何时会感激一个人?是当他做了你预期以外的事情,对吗? 当邻居煮东西请你吃,你会感激,如果是你太太、媳妇煮给你吃,你就不会觉得感激;同样的,你不认识的人帮你一点小忙,你会很感激,但如果是你的亲人帮你,你通常都不会感激。为什么? 也是因为期待。当你有预期,你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还会挑剔他们做得不够好。当你没有期待,你会感恩,因为那是「预期之外」的,对吗? 所以,我常开玩笑说,如果你想给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那就是让他变成你的亲人。 今日感情和亲情的问题会有那么多,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对所爱的人有过多期待,就像作家博尔赫斯说的:「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产生了极度的失望。」那也就是为什么爱会转变成恨;彼此相爱却又有那么多不满。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当你对某人感到不满,你的不满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因为他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或是因为他还是老样子,依旧没变,对吗? 然而,这个期望是谁订定的?这个失望的人又是谁? 如果你曾静下来想过,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 原来这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你一直把期望投射到对方身上,这就是你一再不满的原因。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以至于压垮了彼此。 明白了吗?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 一旦放下期望,你的心就会平静,你将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期望下最大的受害者。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害怕,因为当你一无所求,你怕什么?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生气,因为当你不在乎,还有什么好气的?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失望,因为你没有任何期待,叉怎么可能失望? 当你放下期待,你们的问题就会消失,因为当你不再预期对方应该怎样,你便开始学会感恩,而当你懂得感恩,所有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没错,所有问题都因「期待」而纠结,因「感恩」而解放。

Read more

优秀和平庸的差距,往往只在于一件事

有个朋友给我留言,说生活总是忙碌。希拉里传记在桌上躺了很久,一直都没有看。想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总是那么矛盾。 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年代。 每时每刻,无数琐事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就在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的客户又打进一个电话。那边的房租就要到期,下个月的英语考试近在眼前。淘宝京东的购物节,又占据了你一个晚上。 一边奔波于眼前的苟且,一边梦想着远方的田野。而你的手机里,还躺着未曾追完的电视剧。周末的舞蹈班和演讲班,一样都不能落下。仿佛只有这样用力地生活,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出路。 然而忙碌并没有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反而让一切更糟。大部分人的碌碌无为,并不是因为做得太少,而恰恰是因为做得太多。 我曾经也是个忙忙碌碌的人,四处涉猎从不停息。工作中的完美主义让我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经意的纰漏,就会显示自己的无能。 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很多我们孜孜以求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著名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主要成就,都来自于那些少数的重要事情。 我们部门去年招了一个新人,负责产品的采购计划和执行。然而没到两个月,她就提出了离职。原因是这份工作实在太累,她天天加班,已经没有了个人生活。 这个说法让我们惊讶不已。她的工作量其实并不大,又怎么会天天加班呢? 后来这份工作由一位管理培训生接手。他做起来轻松自如,毫不费力。 问起原因,他说,之前那个天天加班的人,是个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每一封非正式的邮件,都要反复推敲。这样事无巨细的工作方式,不累才怪。 而这位管理培训生,经过专业的考量和分析后,用大部分时间去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给公司节省了200万美金。他也因此获得了年度贡献奖。 优秀和平庸的差距,往往只在于一件事。优秀的人能把这一件事做好,而平庸的人做了太多事情却依然碌碌无为。 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件事。你是否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决定了你能够走多远。肯德基做好了一份食谱,成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乔布斯做好了一款手机,颠覆了这个时代的传播方式。 在这个混乱而充满诱惑的时代里,我们并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你就能找到撬动整个地球的支点。 想做的事太多,应该做的事也太多。然而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 借用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的一句名言:“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 我的前同事杨小姐,曾经是一位胖妞,感情和工作都不如意。2014年的春天,她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减肥。 从130斤减到100斤,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体重的变化带来精神面貌的改变,她成功跳槽到一家跨国公司,做了自己想做的工作。紧接着遇见一位同样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男人,他们在一起了。 我的另一位朋友汤先生,曾经一度在人生的低谷。丢了工作,和女友分手,社交圈狭小,处处碰壁。越是如此,越是不甘心。当他混迹于各种俱乐部想要寻找新女友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建议。 从此他不再混迹于俱乐部,也不再急着寻找新女友,而是全力以赴地开始做一件事情:工作。 如今,他已是一名高级项目经理,年薪40万,身边的女友亦是才貌双全。 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你做成了一件事情之后,其它各种好事都会接连而来,人生就会有奇遇。

Read more

当你抱怨时,幸运已经转身

读书的时候,我们总抱怨放假的时候太少,作业太多,试题太难;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总会有人抱怨导师要求那么多,却没有指导过几次,论文获奖后还得写导师的名字;毕业工作了以后,我们总抱怨工作量最大,薪水那么少,福利那么低;甚至谈恋爱的时候,也总抱怨着别人的男女朋友都那么好,而自己身边的那位却只会惹自己生气……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抱怨,因为抱怨有时能的确可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可如果一个人习惯了抱怨,那将会让你的生活充满阴暗。毕竟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你没有权利去强迫别人和你想的一样,也没有义务去接纳所有人的想法。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处在岁月的更变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有的人知难而上战胜困难,也有人知难而退逃避困难,所有最后,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 那些逃避困难的人,习惯了把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无限期地往后推,它们总是喜欢碎碎念,肯定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世界一直在挑衅他,他们从来不会花时间去总结自己,而是把一切失败的原因都归究于外部世界。或者,就算是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也不去面对,而是用逃避来面对所有的现实。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一直幸运,面对困难迷茫,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认真地考问自己目前到底是一粒金钢石,还是一颗钻石?那时,你才会明白困难对于你来说,比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让你成为一颗钻石的价值! 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住着一只乌鸦,它本来很受这里的居民的喜爱,可是最近,人们却突然要赶走它。 乌鸦非常难过,对着这个生它养它的故乡无比的眷恋。乌鸦希望那只是居民的一时糊涂,它希望给他们一些时间去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依旧每天清晨在枝头上唱着自己最喜欢的歌,可是居民不仅没有反悔,而是变本加厉地骂它,甚至用石子砸它。 它对这里的一切都失望了,只好含着泪离开这里,飞往南方。 在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乌鸦累了便停在树枝上休息。正在树枝上休息的鸽子看到满头大汗的乌鸦,便问它:“看你满头大汗的那么辛苦,你这是要去哪里呢?” 乌鸦难过地说:“我要离开这里,到南方去!” 鸽子不明白,又问道:“这里这么漂亮,空气这么新鲜,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我也不想离开,谁舍得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可是……”乌鸦的眼睛突然掉下了几滴泪,声音哽咽起来,“可是这里的居民不知道为什么讨厌我,他们看到我就骂我,甚至还用石子打我!” 鸽子面带微笑地说:“这里的居民都很善良呀,怎么会伤害你呢?你是不是做了什么让他们讨厌的事?” 乌鸦想也没想就摇头,很无辜地说:“我怎么会做那些事,我每天都很认真地唱歌给他们听,希望能给他们带去幸福的感受!” 说罢,乌鸦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鸽子听着它那难听的歌声,差点没从树枝上摔下去,赶紧打断它,好心地说:“我看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乌鸦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涨红了脸。其实,当你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不要一味地去抱怨他人抱怨命运,而是应该审视自己,找出问题的源头,任何抱怨都不能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只能靠双手努力,而不是靠抱怨和逃避消极地去辩护。 当一个人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时,一碰到困难就把自己定性在受害者的角色上,随时寻找借口,即便是他人一句无心的话,他也会产生无限的遐想。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人们不会可怜他,只会对他避而远之,而困难也将如影随形似地出现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家里种了很多果树,应别人的要求,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送自家的水果。 那是一个夏天,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农夫的衣服都湿透了,浑身似乎将要被烧焦般的难受,苦不堪言。村子在河的另一头,农夫快速地划着小船,希望能赶紧完成任务,在天黑之前赶回家。 正当农夫奋力地摇着摇桨的时候,突然发现,上游有一只小船正沿河而下,迎着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相撞了,可那只船并没有任何避让的意思,似乎有意要撞翻农夫的船。 “快让开,你眼睛是不是瞎了?你就要撞到我了?”农夫大声地向上游的船气急败坏地吼道:“你是不是想找死啊!” 不管农夫怎么叫喊,却丝毫起不了效果,无奈的农夫只好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可是却为时已晚,那只船已经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的水果被撞翻在河里,他的右手也被蹭破一块皮,鲜红的血滴在浑浊的河道里。农夫异常愤怒,他厉声斥责道:“你瞎了吗?还是大脑有病,这么宽的河,你偏偏撞到我的船上,想找死呀!” 可当农夫发现对方的小船上空无一人,试问一条挣脱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又怎么能改变航向。农夫突然感到无比的心虚,真正能改写故事的是自己,可却葬送在自己的手上,看着那两筐梨子散落一船,心里却是无比的惭愧。与其毫无意义地抱怨和絮叨,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呢? 真正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从来不抱怨,他们明白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都是他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自己变得懦弱无能。与其抱怨,还不如把抱怨的时间拿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有人可以轻而易举成功,抱怨更是一个杀手锏,如果你对人生抱怨得越多,成功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独处与静坐:全然当下

独处不等于没有人在周围,而是指我们安住于此时此地,完全觉知当下发生的一切。不被困于过去,不迷失于未来或是他人,安住于当下,身心合一,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静坐是一种很好的修习方法,让我们回到家园,全然地关注自己,照顾自己。静坐的目的:安住于此时此地,全然活在当下。 因为缺乏独处的能力,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贫乏。我们无法供给自己足够的滋养,也就不会有什么可以给予别人。学习独处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这样更容易去修习滋养和深入观察自己。 独处 理想的独处修习是:不被困于过去,不迷失于未来或是他人,安住于当下,身心合一,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 独处并不是要独自走到高山上、独居于森林深处的茅屋中或者是躲避集体生活,真正的独处来自于稳固的心,不会被别人、过去的悲伤、对未来的忧虑或者当下的刺激拉走。不迷失自己、不失去正念。 修习独处,第一步,是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环境中练习。第二步,学习在人群中也能独处。独处不代表你要跟别人断绝关系,反而是由于你有能力独处,才能真正跟世界融合。感觉到与外界的联系,是因为我是独立的我,就这样简单。要真正地跟世界联结,首先你要回归自己,跟自己联结。我们在坐禅、步行、进餐、跟别人一起工作的同时,也时刻安住在自己心中的岛屿。 静坐 静坐是一种很好的修习方法,让我们回到家园,全然地关注自己,照顾自己。只需要这样坐几分钟,就能够完全回归自己。当我们和平安乐地坐着,带着觉知来呼吸与微笑,我们才真正是自己的主人。 静坐非常有疗效。我们只需要与内心的状态同在:无论是痛楚、愤怒、不安、喜悦、慈爱或和平,无论内心有什么,我们都与它们同在,包容它们,而不被它们控制。让它到来,停留,然后离去,不必排斥、反抗或者假装自己的念头不存在。 反之,我们以包容与慈爱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心里的念头与景象,尽管内心有风暴来临,依然可以保持安宁从容。静坐的目的:安住于此时此地,全然活在当下。 坐在蒲团上,确定坐垫厚度适合你。然后,可以双盘、单盘、散盘,或者以任何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着。保持背部挺直,手掌轻轻交叠放在腿上。如果你坐在椅子上,要确保你的脚掌平放在地板或垫子上。如果你的腿开始发麻或者疼痛,可以调整姿势,跟随着你的呼吸保持专注,慢慢改变坐姿。 让全身所有的肌肉放松,释放紧张,也不要对抗或挣扎。有些人静坐十五分钟后就浑身疼痛,因为他们太刻意努力去坐,或者太想要获得成功。让自己放松吧,就像坐在海边一样。保持身体完全放松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尝试成为佛陀,只要享受坐着,如实地接受你自己。就算身体紧张、心里感觉痛楚,也接受这个自己。 开始静坐时,首先跟随着你的一呼一吸,每当有感受升起,就觉知它的存在,觉察它、认知它。在静坐时通过观察身体和内心,你会得到很多。最重要的是,静坐让你有机会什么都不做,只享受呼吸。 安坐,什么都不做,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容易。我们好像习惯于做点什么事情,身与心总是在动。人人都有经常要忙碌的习惯性能量,当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会受不了。只坐着什么都不做是一门艺术,要能成功静坐,需要一些训练。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