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交了很多不再联系的朋友,花了很多不知去向的钱,做了很多费力不讨好的事,看了很多忘恩负义转身变脸的人。如今我的圈子越来越小,年纪也越来越大,时间告诉了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已经不会再去改变自己迎合对方的口味,也不会热衷于改变对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满足自己,不再浪费时间在不必要的人和事情上,只喜欢和让自己舒服的人呆一起了。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人到世上走一遭, 总会遇到一些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有些人,和他相处得很累,就不要继续相处了,和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 别和玩心眼的人在一起 处处都是心眼的人,一般都是自私之人,你给他一颗糖,他要怀疑成炸药;你借他一把伞,等你的世界狂风暴雨他也不会归还。他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和想法,他只在意他自己的心情与否。 别和虚伪的人在一起 培根说:“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虚伪的人习惯了说谎和谄媚,他在你优秀的时候假装对你好,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虚伪,就是友谊的毒药,伴上这样的人,容易一无所有。 还有爱算计的人,爱挖苦你的人……人活了几十年,什么人都会有,不是所有人都会平白无故地友好对你,所以,如果和这些人相处得累了,不如就再也不相往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很简单。朋友也好,家人也罢,喜欢就在一起,累了就躲远,谁也不要勉强谁。 和谈得来的人在一起吧 不要再和那个你说东,他非要说西的一起聊天,因为他根本不理解你。谈得来,是两个人交往的基础,谈得来的人,才明白你的兴趣、你的喜乐,彼此才能找到人生的乐趣。 和支持你鼓励你的人在一起吧 有多少看似铁一样的关系,最后都变成老死不相往来。交往,不是牟利的工具,要找一个懂得欣赏你、支持你的人。你做错了,他明白你的委屈;你成功了,他懂你的不易。 和真诚善良的人在一起吧 不必为了权利、事业、钱财,去结交一些狐朋狗友。真诚的友谊,才有存在的意义,真诚的人,才会关心你的想法和前途,斯人若彩虹, 遇上方知有。结交一个对你有益的人,永远都不晚。 其实每个人都不傻,只是大家都喜欢简单的相处方式。有什么话,直白地说就好;有什么感情,大方地相处就好。人越老,越能明白岁月的无情和苛刻,能遇上一个合适的人,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所以,和谁相处舒服,就和谁在一起,不必纠结他的胖瘦高矮,也不必纠结他的钱财背景,如果对你好,就不要轻易错过。 朋友不在多少,真诚就好;家人不必富有,团结就好;爱人也不需要多浪漫,疼你就好。 这辈子,一定要找一个让你舒服的人相处。 因为活着已经很累了,不要再委屈自己!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不是你的爱,别依赖
跟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强谈爱情 就真的好比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与一个根本不疼你的人,诉说痛苦 就是用冷水泡茶无动于衷。 你在乎对方,但不代表对方也在乎你, 你心里装着对方,也许对方心里根本没有你, 你把对方当作唯一,也对你在对方的眼力只是之一, 你把对方视作珍宝,也许在对方眼里你只是一根小草。 用十分的热换不来一分的暖, 就别再去强人所难; 用百般的好赢不来一次的疼爱, 就别再去期待。 永远记住: 每个人的感情都很珍贵, 没有谁应该一直卑微 , 不属于你的一往情深,你要狠心; 不属于你的相偎相依,你要转身。 乞讨来的感情,永远不值钱; 卑微得到的怜悯,永远没温暖。 你要走,我不留, 强留不会撑太久。 你辜负,我放手, 真心不再付水流。 能为你挡风遮雨的人,
Read more你真的没路走了吗?
有位走投无路的人,问朋友:“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 你会怎么做?” 朋友说:“我会往旁边去。” 那人再问:“如果旁边是悬崖呢?” 朋友答:“那我停住先不走,慢慢想 可能救援就在途中、可能还有别的路。” 很多时候当我们遭遇两难困境时,路路不通,以为到了绝路。 其实换个角度思考, 也许会明白 除了前进和后退,还有其它办法。处在两难的处境,先别急,冲动、发怒、伤心时做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的。一时无法面对、没办法改变的事,可以暂时先转移视线,等心情平伏以后,或许会“看”到别的路。 路是人开发的,一条路到了尽头其实还可以继续走,只是会比较难。也或许可以向左走、向右走,也可以向上或向下发展。楼梯、地隧道、捷径 也不是人建造出来的吗? 事事无绝对,或许在你彷徨无助时,往另一方向看, 或许旁边就有壁梯攀;往远处看,可能有另一条康庄大道正准备开放连接你的路呢! 好文章分享给朋友,他们喜欢你 就是因为你充满正能量!
Read more如何较快地做出正确决定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都一直觉得,他真的是一个人生“很顺”的人。 毕业那年,有了一个机会,他就从美国飞到上海做他的第一份工作,比所有人都早了五年以上。 然后,在大家都还不知道他和谁交往的时候,突然闪电结婚,现在小孩都快上初中了。 后来,他选了一家中型的公司加入,当其他公司向他招手、挖角,他毫不动摇,公司从中型变大型,我朋友现在是该公司的总经理。 当他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再递出这家知名企业“总经理”的名片的时候,我们…… 我们,都好羡慕他呀! 但,他只淡淡地回答: “我,只是很会下决定而已。” 他认为,他之所以现在如此飞黄腾达,一切都是靠“决定”出来的。 他下的决定又快、又狠,于是,他的人生也比其他人的人生都还要快,快多了。 到底怎么做到的? 我们都常常被一些“选择”给暂时困住,以致将它搁在一旁。一搁,就是至少一两年,甚至五年以上。 两家公司,选哪一家? 两个职位,选哪一个? 或,两位追求者,选哪一位? 该不该卖掉这套房子,去买另一区的? 到底,这位朋友,“凭什么”可以大刀阔斧地作决定的呢? 他的回答,令人吃惊。 “理由不是用‘想’的,而是用‘找’的。” “你只要‘找到’一个非选它不可的理由,非它不可,就会是正确的决定。” 我发现身边仍有人还没结婚,往往是无法作出选择;他们身边的对象并不缺乏,但没有一人是完美的,于是,你仍痴痴地等待某天会有一个“Mr. Right”突然从天上翩然降临。 但往往到最后,给你的永远就是这些(永远没有“Mr. Right”)。 这时候,就考验你,要找到“某一个理由”。
Read more站在生命的低处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 我晃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么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通常当人们处于人生的高处时,总是志得意满,颐指气使,恃才傲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因而停步不前。 其实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即将滑向人生的低处。当人们处于人生的低处时,总是悲观失望,痛苦决绝,殊不知,否极泰来,即将步入另一个美丽的春天。 《蜗居》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当身处高处时,要不骄不躁,要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不断地奋发进取。当身处低处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悲观绝望,凡事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因为低处只是暂时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积,一旦时机成熟,达到所需的能量,就会石破天惊,到达另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而暂时的失意却常常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有三种境界,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走过生命的一周匝,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处与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图|pixabay.com
Read more离开你之后,我终于有勇气做我喜欢的自己
失恋后,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思考:“他为什么要离开我。”想进了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在眼泪里反省对这段关系的愧欠。亲爱的,我们想告诉你,这个世上有个人还在等你,那个值得拥有你的完整、能把你看懂的他。也谢谢在这段感情里丰富了我们生命的历程,带着成长的伤痕,往对的人迈进! 失恋后,半夜睡不着,总是想着为什么他要离开我,总是用一种反省的方式再看着自己。闭上眼睛,回忆着我们细心呵护着两年半的爱情,瞬间化作一阵烟"啪搭"一声就什么都没有了。对于他而言,分手的原因是我不好,我不对,我出轨。然后他说最近有一个女生让他很有安全感。 早晨着装,面对着镜子看着赤裸的自己还有那哭肿了的双眼,一只双眼皮一只三眼皮,实在看起来好笑得很可怜。突然想起一位朋友对我说:”If he was falling in love with other girls, it’s because of he is not good enough for you.”(如果他爱上别人,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他配不上你。)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想不能再让自己看起来很糟了,我想让他知道没有他,我活得比以前更好,是他不够爱我。不用再迁就他的种种,可以顺着自己所有的心意,可以完完全全的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牵绊。 自由!给一个拥有自由之心的自己。 剪去了他爱的长发;染上他讨厌得明亮颜色;画上他不喜欢看到的妆容;涂上他最厌恶的指甲油,穿上自己认为最性感的衣服,做着我想着每天细心打扮的自己,身为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比自己为自己妆点更美丽得事情!朋友说:是全新的生活吗?我笑着说:这才是我最真实的样子。 身为一个女人,不需要为爱情而讨好对方,至少要先讨好自己,才能遇到对的人。那个人是爱全部的你,真实的你,无论对别人来说你多么的糟他都爱你。
Read more最好的教养,就是不给人制造烂摊子
01 前几天有个妞和我吐槽,说单位组织旅游,她负责订票,让同事们把身份证号码发她微信,结果刷刷收到几十条微信,有一半发过来的是身份证的照片,还有的虽然发了身份证号码,却没留下姓名。 面对十几张照片,她瞬间傻眼了,为什么就不直接输号码给自己呢?难不成要让她一个一个数字敲出来? 这种只图自己方便,完全不考虑对方感受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前阵子微信语音功能被吐槽也是这个原因,发语音的确比一个字一个字输入要快捷很多,可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方是否有带耳机,方不方便收听语音。有的人还动辄发送十几条语音,真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商量,打个电话不好吗?一条条点开收听,真的很烦。 当然,不排除发语音的那位的确不方便,比如,正在开车,或者处理什么紧急事情。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给别人发语音,只是为了自己方便,而非没时间或不方便打字。 为什么这么武断呢?因为生活中只图自己方便,完全不考虑会给别人造成多少麻烦的人,比比皆是。 丢垃圾不看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垃圾箱里乱丢一气;公共食堂的餐盘不收,吃完饭起身就走;去超市购物,拿到购物框又不想要的商品,不回归原位,而是随手就放到某个货架上边……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的确,这样做会让自己很方便,可后续却必须有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这种不良为行“买单”,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儿,叫必须有人帮忙“擦屁股”。虽然这个词俗不可耐,却直指重点:因为很多时候处理烂摊子的人,真的是要忍着不爽甚至恶心才完成的啊。 近几年情商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谈及,什么是情商?说白了,情商无非是宁可自己麻烦,也让别人“方便”的一种基本素养。 02 我现在都记得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姥姥教我的一些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比如,递人剪刀的时候,一定要剪刀尖对着自己,剪刀把对着别人,一则不容易伤到对方,二则对方好抓取。 姥姥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完饭,顺手会把自己的碗洗干净,她总说,做饭容易,洗碗却是个考验人的活儿,自己吃饭,自己洗碗,谁也不用麻烦。老太太一辈子都这样,从来不爱给人添麻烦。 而姥姥这种“自己吃饭自己洗碗”的做法,我上大学后,在一位教授身上看到相同的影子。 大家知道,老师上课一般会写板书,别的老师下了课就走了,而这位教授,每次都会认真地将他写的板书擦干净。开始我还以为是偶然为之,后来发现这位教授每次都会这样做。我还特地问过这位教授,为什么每次都要自己擦黑板,他笑眯眯地反问我: 我写的,我不擦,难道等着下一位老师擦吗? 我说可以让学生们擦啊,我们有值日生的。他再次笑着说: 我又没有写五十黑板的板书,不需要麻烦别人。 后来我才领悟,这位教授和我乡下的姥姥是同一类人,他们只是不愿意麻烦别人,一个是乡下村妇,一个是大学教授,他们身上却闪耀着同样的光芒,那就是,自己的“烂摊子”尽量自己收拾,与人方便的同时,问心无愧。 这原本应当是一个人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遗憾的是,很多人做不到。 03 在上一份工作期间,和我对接的甲方小姑娘,动不动让我把最近发在微信上的文章“原件”打包发她。我们微信推的稿子都是校对过的,我也不知道哪些地方做过改动,于是只好一篇一篇复制下来,再打包发给她。 原以为这没什么,那天她突然和我说: “浅姐,你知道吗,我们好几个微信公众号,我也经常让其他人给我发文章,但从来没有一个像你这样,认真地把校对后的稿子打包发给我。有的人还对我说,你自己从微信上复制下来不就得了吗?我当然也能从微信上复制下来,可我是甲方啊,按时将推送的稿件发给我,不是乙方应当做的吗?” 坦白讲,从微信上复制文章并没什么技术含量,有的时候特别忙我也会感觉烦,但我每次都是耐着性子认真整理,因为我也是从甲方的角度思考,认为我有这个义务。 能给对方留下这么良好的印象,并不是我做得多么出色,而是我把握了一条原则:宁可自己麻烦,也不要让别人麻烦。我觉得这应当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Read more把时间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爱上,你会成为什么?
“一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 总而言之,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悦纳别人,如此行为上才能贴合一个主流并正常的人际行为标准。 在长期这样的文化要求下,中国人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变得虚伪,所谓心口不一。表面上处处为别人着想,实际上却十分的、处处的自私自利,外在的好人形象成为一种表演和扮演,俗称”会做人“; 但还有后一种人,是真的变成了中国式的老好人。这种人真的会处处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一切围绕着别人的需求转,一切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特别委屈自己,不敢表达意见,活的特别苦逼。 当后一种人发展到极端,就容易出现所谓的“讨好型”的人。即把别人的评价看的特别重要,不敢做自己,表达自己,平常容易唯唯诺诺,害怕与人冲突,行为以取悦别人为主的人。 与他们表面总是在人表现出来的好人形象不同,在私下里,他们其实内心冲突很多。 正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些内心冲突,他们活的很累,很压抑,很委屈、很抑郁、生命很萎缩,甚至很愤怒。 我今天想说的主题是: 如果把时间、精力及人生目标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爱上, 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受爱戴的死人! 当一个人不能做自己,处处取悦别人,以别人为中心,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02 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有着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都是我的错。” ——对别人的感受过度敏感 讨好型的人通常都对别人的情绪非常的敏感,别人有任何一丝不悦或者心情阴云,他们都能快速而又及时的捕捉到,有时这种觉察甚至到了“自以为觉察”的地步。 遗憾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通常是因为内心有一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 他们有义务让别人高兴,似乎别人不高兴就是他们表现不好造成的,他们非常害怕别人对他们有不好的评价,为了维持住别人对他们好的评价,他们必须深刻提高警惕,关注着别人,为的是赶在别人指责自己时,及时调整自己,让别人对自己满意。 因为这一点,他们会自动的在与别人的关系里,把自己放在满足别人的位置上,类似于奴隶,而别人是他们的主人,一个奴隶必须时刻讨好主人,也许就是讨好者内心和行为的最真实描写。 尽管有时候他们意识不到这种荒谬的逻辑,却按照这样逻辑规则在指导自己的行动。 (2)“我决定不了任何事。”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一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一切事情。
Read more送给”话不多”的你
嘴上不会说的人,为人最诚恳。 没有花言巧语的天分,只有善待别人的一颗心; 没有虚伪做作的圆润,只有出自真实的一个人。 虽然话语不多,但句句用心; 虽然嘴上很笨,但心里很真! 嘴上不会说的人,做事最认真。 尽职尽责,有十分的能力绝不用七分; 任劳任怨,不嫌苦和累从无一句怨言。 不偷懒,不糊弄,不敷衍, 也许在人群里不显眼,但自有一份耀眼! 嘴上不会说的人,对情最深沉。 不会表达自己的心,但在乎的人在乎至深; 不会吐露自己的情,但珍惜的情珍惜如命。 没有指天对地的誓言,却有着默默无闻的陪伴; 没有感天动地的浪漫,却有着体贴入微的温暖。 不会说甜言蜜语,只有一心一意; 不会口头的承诺,只有不离不弃。 嘴上不会说,却用一切行动来证明着喜欢你。 嘴上不会说的人,舍不得伤害别人, 总是带着笑去原谅;顾不得心疼自己, 总是含着泪去支撑。 一些感受,只能交予心,揉进泪; 一些感情,只能止于唇,藏于心。 其实表面上没事的人,心里都有事。
Read more每个人要有个倾诉的地方
心理学家发现,不管多乐观、多健康、多积极向上的人,心中总有需要宣泄又难以向外人诉说的情绪或秘密。中国人本性含蓄,很多情绪只能靠自我消化。“树洞”的价值,除了宣泄情绪和秘密外,更在于每个人都有与人交流、被人理解、被人关注的心理需要。 工作不顺心无处宣泄,心中有秘密没人倾诉,你会怎么办?有人去运动,有人听音乐,还有人找个“树洞”,一吐心里话。 “树洞”一词 源于外国童话《国王长着驴耳朵》:国王长了对驴耳朵,许多给他理发的人都会忍不住把这事说出去而被砍头。有个理发师憋不住了,又不敢乱说,便对着树洞一吐 为快。如今的“树洞”指可供人倾吐秘密、发泄情绪的地方,可以是一个网站、一家电台,或是其他可供倾诉的地方。 据统计,微博“说给树洞”拥有38万名粉丝,微博数量也达到近16万条。许多大学也开通针对本校学生的树洞微博,如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就有8所开通,其中最火的“广外树洞空间”粉丝接近1万 人。 心理学家发现,不管多乐观、多健康、多积极向上的人,心中总有需要宣泄又难以向外人诉说的情绪或秘密。中国人本性含蓄,很多情绪只能靠自我消化。“树洞”的价值,除了宣泄情绪和秘密外,更在于每个人都有与人交流、被人理解、被人关注的心理需要。然而,找错倾诉方法或对象,可能加重负面情绪。 比如,有人像祥林嫂一样,遇到烦心事就喋喋不休地讲给不同的人听,这不仅让别人厌烦,还会反复强化负面感受,内心更痛苦。有人习惯找同一个人倾诉,将对方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桶”,让双方都很累。还有人选择的倾诉对象没耐心或者经验不足,结果让吐露心声变成了互相抱怨。 例如上级向下级宣泄情绪,很难得到建设性的回应,对改善情绪毫无益处,还会影响团队士气。运动、呐喊等是自己向自己倾诉的方式,但不可过度。上海地铁中设有拳击手套,可让等车人发泄情绪,但若过分用力,会让自己受伤。 合适的倾诉对象,其阅历和心理调整能力要比自己好。如孩子可以跟爸妈倾诉,年轻人可以向好朋友倾诉。有时,找年龄比自己小,但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人倾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中老年人可以找儿女倾诉。如果有明确的爱好,还可向一些有寄托感的物件来倾诉,如字画、佛像等。 某些不适合向身边人吐露,但合情合法的秘密,如暗恋同学等,可通过微博、电台等公共平台倾诉。但切忌言辞激烈,否则可能影响他人情绪,甚至伤害他人。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通过自我调节、向他人倾诉都不能缓和情绪,最好去看心理医生,否则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