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知道的少,烦恼也少,长大了会的多,烦恼也多了;我们一直抱怨着想要回到过去,可如果让我们的一切都回到过去,我们未必会开心。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保留着现有的记忆,回到过去,我们一直渴求着更大的能力,却一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其实,我们有时候不必去计较那么多。 1) 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往是珍藏在心中的至宝.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壮丽辉煌。 2) 文凭:文凭不等于能力 一个人拥有高学历确实就拥有了不错的就业资本,但并不是有了文凭就说明一切,并不是有了文凭就有了能力,一个人前途多大,起决定因素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 3) 病痛:坚强能战胜一切 只有具备乐观和坚强的品质,一个人才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 不合理的批评: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受人批评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评更加如此.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则变得理性而积极。 5) 长相差:容貌不能代表全部 一个人长相差并不是过错,每个人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最终被别人认可是实力而非容貌。 6) 处境:只有虚实,没有好坏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是好是坏,那就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一个人的处境也同样如此,是好是坏,全在你的心间。 7) 吃苦:吃苦不吃亏 常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多是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 8) 哭泣:不是脆弱而是释怀 不要顽固地把哭泣当作一个人脆弱的标签,当你累了,苦了,受伤了的时候哭泣是一种精神的良药,能让你哭过之后重振精神面对生活.人需要坚强也需要释放。
Read more命运的平衡法则(深度好文)
有两个人:一个富贵体弱;一个贫穷强壮。 两人彼此互相羡慕。富人羡慕穷人的健康,穷人羡慕富人的财富。甚至,富人愿拿全部财富去换取穷人的健康;穷人愿拿身体的健康去换取富人的财富。 他们的心愿,被一个神奇的医生知晓了。 医生用交换人脑的方法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富人从此一贫如洗,拥有了健康;穷人从此富甲一方,变得体弱多病。 从那之后,两个人过上了他们渴望的生活。 变成了穷汉的富人,由于拥有了健康,并有强烈的成功欲。慢慢地,财富又重新积累起来,他又再度变得有钱。 与此同时,他格外忧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稍有不适便胡思乱想,担心自己得了不可救治的疾病。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原本健康的身体慢慢又出现了病症,又过上了之前那种有钱多病的生活。 至于那位变成了富翁的穷人,坐拥巨额财富后,同时又发愁于自己的体弱多病,很担心这辈子会花不完这些财富!想想这些家财可是自己牺牲了健康换来的,若是生前不好好享受,一旦离世就太亏了! 于是他开始大把花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过得舒服,不久后,财产便被他挥霍殆尽!由于这段时间他无忧无虑地生活,好心态也带来了好体魄,慢慢地,身体又强壮了起来,又过上了之前那种穷且健康的生活。 这就是两个人的结局:虽然经历了种种,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也许你会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富足,有的人贫寒; 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疾患; 有的人可以梦想成真,有的人却只能抱憾终身。 这些不公平的背后,一定总有些公平的地方存在:因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真相的一部分。那部分你没有重视的真相,恰恰是弥补“公正天平”的另一只砝码! 你之所以认为“不公平”,也只是因为人为地给形形色色的人贴上了“标签”,拿他们特有的资质去比较自己的非特质。 见识了林林总总,会发现一则规律:世界,总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维持它的平衡。 也许,你拥有的不见得是你想要的,但在别人的眼里,它确实是难得的财富。 这就是命运的平衡法则:它不为取悦你而存在,但它给你的一切,若你不善用,它也不会为你负责! 图 |wallcoo.net
Read more四个最基本的储蓄,理财,省钱方法,你做到吗?
强制储蓄,积少成多 每月领取薪水后,把必要生活费和各项开支预留出来,存在活期银联一卡通上面,不用的时候可以按活期计息,用得时候随时可以取卡上的钱,既赚取了活期利息,又避免了自己由于手中余钱多,超支额度。将生活费和各项开支以外的钱,采用阶梯组合式储蓄法存入银行。 开始时,可以选择每月以固定资金存入3个月定期存款,从第四个月开始,每月便有一个存款到期。 如果不提取,可办理转存为六个月,1年或2年的定期存款;之后在第4-6个月,每月再存入固定资金作为六个月的定期存期,依此类推可以保证每月都有一笔存款到期,同时可以提取的数目也不断增加,如果不支取,则可以继续享受更高的利率。 强制储蓄,可减少日常生活中许多随意性的支出,每个月还有固定数目的钱到期,一旦生活中出现意外用钱的情况,可以从容应对。 而且,储蓄一段时间后积攒下来,就是一笔不少的钱,把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适当尝试风险性投资,让钱生钱,能不断积累更多的财富。 意外储蓄,生财有道 在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生,譬如获奖,稿酬,亲友馈赠,老板红包以及其他临时性意外进账,可将此笔及时存入银行,开设专门的账户,选择基金定投,一种类似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按月,双月和季度从此账户中扣款。 对于很多月光女性来说,这笔钱不做定投,可能也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做了定投,则可以获得较高的低风险投资回报,若干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银行资产,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许多,从而达到加速财富积累的中期理财目标。 分散储蓄,攻守兼备 每月将净收入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储蓄,等这张存单一年后到期时,连本带息转入下一年度的储蓄期,一年12个月,如此月月循环往复,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中,都会有一张定期存单到期可以取用,如果家庭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只需要动用最近期限的一张存单,而不必动用其他的存单,避免了大笔金额因存在一张存款单上,单独取用一部分,而损失其他部分利息。 分散储蓄以来有利于筹集资金,二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蓄的灵活性,尤其是对忙碌而无时间顾及理财的月光女性来说,不失为一种理财妙计。 案例: 赵小姐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员工,月薪四千元,每月生活花销两千元左右,除了留一千元做流动资金外,剩下的一千元全部用于储蓄; 她每月开一张一千元一年期存折,一年后有12张一千元的一年期存折到期,拿出本息加上当月的一千元再存入一年期定期; 依此类推,手上始终有12张存折,而金额和利息也在不断增长,因储蓄的流动性非常好,一旦急需钱,可以随时支取到期或近期的储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利息损失。 节约储蓄,两全其美 如果不是迫切需要的东西,可以先将这笔钱暂时存入储蓄卡内,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购买,避免冲动消费造成的不必要开支,或者退而求其次,购买同类型档次稍低些的商品,把节省下来的钱也存入储蓄卡内,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降低了消费成本,又无形当中储蓄了一笔不少的节约资金。 图 :pixabay.com
Read more42个锻炼大脑的方法,对任何人都适用!
锻炼大脑的方法很多,而且并不难,只要稍微改变一下你的生活方式,比如换只手刷牙、闭着眼吃饭、发发呆、玩玩填字游戏、适量运动,一个崭新而聪明的你就出炉了。 1. 闭眼吃饭 为了有意识地用脑,你可以阻断一些信息,比如视觉信息。闭上眼睛,靠其他感官去寻找食物,再送到嘴里,这样可以刺激触觉、味觉和嗅觉,从而增强大脑中相关区域的功能。 2. 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而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3. 用手指分辨硬币 随时在口袋里放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没事时拿手指的指尖去尝试着分辨,这样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挖掘出大脑隐藏的一些能力。 4. 关掉声音看电视 阻断声音,仅靠画面去分析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内容。这样做能刺激大脑皮层,并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5. 捏住鼻子喝咖啡或茶 咖啡和茶的香气会通过鼻腔粘膜和嗅觉神经传入大脑,再在脑中对其进行分析。 但现在你闻不到香气了,大脑就只能靠舌头的味觉来拼命分析进到嘴里的东西,这样一来它就得到锻炼了。 6. 大声读 朗读的过程是把视觉刺激反馈给听觉,并加以确认,它所带给大脑的刺激要比默读多得多,因此记忆也更加深刻。阅读本文时,建议你在需要获取信息时选择默读,在分析或记忆信息时选择朗读。 7. 学门外语 大脑里有一块被称为前额皮质的区域,它直接影响你的决策能力,而学习外语可提高这块区域能力。 8. 点没吃过的菜
Read more聪明人不说这四种话
说《怨话》不如多笑笑! 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满世界抱怨老天不公。你可以偶尔发牢骚,但不能整天抱怨,没有人喜欢整天对着一张怨妇脸。你要明白很多时候,抱怨是没有用的,抱怨一天远没有努力一会的收获大。所以,努力吧!将所有的抱怨与不满都化作动力,强大给这个世界看! 说《胡话》不如多检讨! 有些人遇到点事,就爱胡思乱想,而且越想越糟糕,越想越伤心。在这种悲观情绪的控制下,很容易说出一些不经大脑的胡话。这些话对你来说,也许只是发泄,事后你根本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但是,对于听者来说,则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长久下来,谁还敢和你亲近?所以,遇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赶快找到问题所在,然后解决问题! 说《闲话》不如多做事! 嫉妒是很多人的臭毛病。有些人看到周围的人,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的时候,就开始议论纷纷,甚至说一些讽刺的话,什么人在他们眼里都有问题。这样的人不可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关注他人的一举一动上,最后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说《狂话》不如多自省! 很多人都很容易在成功中迷失自己,掌声、鲜花、恭维……你既然可以取得成功,说明你在这一方面的确是优秀的。但是却万万不能因为一些阿谀奉承的场面话迷失自己,狂话更是说不得。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正的高手向来是不动声色的。聪明人都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光芒。
Read more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不看亏大了
家庭伦常道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以孝为根。 孙辈是一家的天喜星,以顺为根。 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辅星,以义为根。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孝,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了灾难了。 老人道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即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是非,都不外扬家丑。并且自己生惭愧心,认为自己当老人的没有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有把家人教育好,才发生这些不如意的事。因为家庭有问题,首先是老人有漏了。 父母道(中年道)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已任,造福一家。 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夫妻道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美满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予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丈夫道 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 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 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是领的意思,必须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Read more5年研究揭密,白手起家富豪的13个习惯
美国作家汤玛斯柯里以五年的时间研究177位白手起家的百万美元富豪,并将结果写成新书“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改变你的习惯,改变你的生活)。 他写道:习惯决定一个人是否富有或贫穷,快乐或悲伤,能否抗压,人际关系好坏,以及健康与否「。你的日常习惯透露你的生活是否成功」赚大钱也许困难重重,但是改变习惯却是人人都做得到;只要下定决心培养下列的生活习惯,你也可以成为「富有一族」。 1.每天阅读 热爱阅读的富人,以股神巴菲特,微软比尔盖兹,特斯拉马斯克和马克•祖克柏为代表人物;其中巴菲特日读至少600页书,盖兹一年读50本,祖克柏平均两周读完一本书根据柯里的研究,88%的有钱人每天花至少半小时阅读比起享乐,这些成功人士更渴望学习他们读的书籍以三大类为主:。成功人士的传记,自我发展和历史。 2.每天运动 76%的有钱人,每天花至少半小时在强化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上,包括跑步,散步或骑单车柯里在新书里写道:「心肺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促进脑细胞生长。运动也能增加体内葡萄糖含量,对于脑部功能的发展助益很大,人也会更聪明」。 3.近朱人赤近墨者黑 成功的人身边往往也有杰出人士;柯里说:。富人总是结交拥有明确目标,乐观热情,而且心态积极的朋友相对地,他们会避免负面能量的人带来的影响「负面而消极的批评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4.追求自己的目标 「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生命目标,可以创造人生长期的幸福感,累积最多的财富。」柯里说,许多人并不认识自己,错把别人的愿望当成自己的梦,特别是父母的期待。成功的人可以确认自己的目标,并义无反顾地鞭策自己持续达标。热情是让工作充满乐趣的动力,即使在面对挫败时,都能有坚持下去的意志力与耐力。 5.力行早起 柯里的研究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白手起家的百万富豪会在上班时间前的三个小时起床。每天的行程难免会有延迟,比如塞车,会议开太久,孩子生病等,这些突发状况会造成心理压力与情绪波动,以至于影响工作表现。「早上五点起床后,先完成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让你有掌控生活的自信与感受。」 6.有多种收入来源 这些成功人士不会只仰赖一份收入过活,柯里归纳出65%的百万富豪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前,至少有三种收入来源,包括房地产租赁,股票投资,以及经营副业。 7.有心灵导师的引导 「找到自己的心灵导师,可以更快累积财富。」成功的心灵导师不只对你的生活有正面影响,在你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们还会时时给你意见,不吝与你分享珍贵的人生经验与教训。 8.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你有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拥有长期的成功。」柯里说他研究的百万富豪里,都是积极向上的人。多数人的问题,是无法确认自己的想法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果你仔细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察觉到负面思绪的存在,这是最关键的。」 9.不从众 人是群体的动物,我们渴望团体的接纳,为了融入社会,我们会避免强出头,「但也因此让自己无法与众人区隔出来,这也说明多数人无法成功的原因。」成功的人突显自我,创造自己的小圈子,并吸纳别人加入,让成功近在咫尺。 10.人情世故是成功的规范 成功的要素除了才识和努力,还要会「做人」人际往来的人情世故要放在心上;比如常用感谢函,记住别人的婚礼,寿宴和生日派对等等的人生大事,出席时要谨守礼仪,服装举止要合宜。 11.帮助同路人成功 助人者人恒助之;你助人成功,别人也会全心助你一臂之力「想要成功,最好的方法是先助人」柯里说,助人不是漫无目标,值得帮忙的人不外乎是乐观进取,拥有正向的心态与拼命精神的同路人。
Read more九百年没人得癌,九十岁老人仍下地劳作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 比如住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的祖芬格族人,总以哭为乐,每逢婚嫁喜庆吉日,就要聚在一块儿放声大哭一场,来表示高兴快乐;又比如沙特阿拉伯的甸蛮人,则认为笑很不礼貌,在长辈面前笑还会被族长惩处呢! 在这些不可思议的民族之中, 我们要介绍的是罕萨族(Hunzas): 他们是全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活力、健康、富有生命力,他们吃着新鲜的食物(杏子)、呼吸着高山空气、看起来很年轻,而且几乎很少有人生病。”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偶然在旅途迷失中闯入罕萨,平静的河谷之中蜿蜒流转两条碧水,简单却悠闲的线条仿若出自孩童的手笔。 人间仙境一般的罕萨让希尔顿深深痴狂,深情称其为“香格里拉”,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线》。率队考察罕萨的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将罕萨族称为“不生病的民族”。 1999年,著名的自然健康创始人森下敬一先生在对129名罕萨百岁老人的身体检查后显示:他们体内脂褐素浓度很低,这使得各个器官机能非常年轻,相当于城市中50岁左右的中年人。 在这里,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年过百岁仍然身手矫捷,攀山越岭如履平地。 ➊ 罕萨族人平均寿命是120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罕萨(HUNZA)是一处在巴基斯坦西北角和帕米尔接壤的,被喜马拉雅山包围的地方。位于海拔2438米的山区,包容在崇山峻岭之中,长161公里,宽5公里,人口近六万多人,过去两千多年来,他们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现在已成为西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了。 巴基斯坦人的平均寿命是67岁,然后在罕萨,100岁也不会让你成为老人,而且还很惊人的强壮。”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也正是他们保持长寿的秘诀。 他们不是为了吃而活着,而是为了活而吃。 罕萨人一天是两餐,丰富的早餐和日落后的晚餐。此外,他们只吃天然的食物:水果、蔬菜、谷物等,没有任何化学物质或添加剂。 这里的人60岁有孩子是很平常的事情。可能我们会觉得很惊讶,但这正是得益于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➋ 九百年来没人得癌症 __________________
Read more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烦恼与幸福看起来是相反的意思,其实在人生中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连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真是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清明,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01: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02: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03: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那种价值,是根本性的。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何况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04: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