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存在 任何人对你的看法,永远只该给你当做参考和建议——因为那比较代表他自己。你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肯定自己的存在和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2.让身边的人能够因为与你在一起,而觉得自己很棒 人天生就讨厌跟只会投射负面能量的人为伍。我们要让自己有担当、有能力、有自信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做个散发生命光明和正面力量的人,并且感染、提升身边的人。唯有当你能抹去别人外表的灰尘,看清他人内在的独特性,且让周遭的人因与你相处而感到自己很棒时,你才能成为那个发现珍珠之美的人。 3.不管遭遇多少欺骗,仍然相信人性本善 在学习和创造过程中,有时会做出无知和破坏之事,如果我们只以人的行为来判定其价值和本质,那么人将永无翻身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包容和接纳。 4.自问在人际关系中,自己能付出与分享的是什么 许多人希望拥有美好的人际关系,但其实内心贫乏得像个乞丐,只在乞讨人家的爱、关心与付出。有时在婚姻和情感关系中也是如此。于是,人际关系变成一种交易,很多人只期待别人给东西,却不反省自己能付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你只是等着别人给东西,那么你会一无所获,但若你付出爱和祝福,那得到的就是爱和祝福。 5.攻击别人的,基本上只是在攻击自己 “凡是你付出的东西,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攻击别人的,基本上只是在攻击自己;打别人右脸的,是在打自己的左脸。如果采取以恶制恶的方法,那么你给出去什么,最后还是会回到你身上。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常看不清楚这点。 人一定要学会为自己负责,否则非但人际关系一团乱,而且永远会感到迷失。你是为了你自己,以及了解你是谁,而采取行动与人为善。我们要回归自己的内心,而非一天到晚与他人计较。 6.别让内在情绪发泄在亲人孩子身上 人们经常不断累积负面情绪,在暴怒之下与人发生冲突,往往伤人又伤己。每当内心翻涌愤怒或情绪悲伤时,要学习把它们的能量转化成推动力,又或者试着透过冥想、静坐、运动将负面情绪抛掷出去,而别发泄在亲人或孩子身上。要记得,你发脾气不是别人做得不够好,而是你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好。 7.给对方的,是对方需要的,而非自己主观意识里想给的 这问题常造成人际关系爱恨的纠缠。尤其在亲子或朋友关系中,我们常弄的自己热脸贴冷屁股,心情非常沮丧。每个人都希望彼此了解和接纳,被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对待。所以,人际沟通不要用猜疑的方式,而应知道对方需要的是什么。尤其是经营亲子关系时,要抱持着“孩子,你希望爸妈以什么方式对待你?”“孩子,爸妈想更了解你”的态度,用不带批评的方式来经营亲子和人际关系吧。 8.放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用对方角度看事情 人际关系最大的杀手,就是批评。人际之间保持距离往往是出于防卫之心,因为我们不知人家会如何看待或是否会伤害我们,所以,如果不想成为别人批判的对象,不愿被他人价值观的框架限制,那就要试着以较弹性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周遭的人,凡是你投射出去的批判,最后必然弹回你身上;不肯让别人好过的人,自己的日子必然难过。 唯有先跳到对方的立场,然后再跳回来看整件事,那你所做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才会考虑别人。人是奇怪的动物,当发现别人在为自己着想时,就会放弃本位主义,开始替对方着想。这样的人际关系慢慢扩大之后,整个人类的大爱才会出现。 9.用同理心待人 同理与同情之间是有区别的: 同理是以设身处地的角度看待对方的生命。例如,看见乞丐时,我们会蹲下来跟他聊天,去了解他的生命;同情是以自己为位阶和立场看待对方,所以会同情可怜对方的处境,但跟对方的立场与心境是分开的。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层次的感受。同理是一种深层的了解。没人喜欢被同情,但大家都喜欢被同理!我们应适当的给予别人肯定,去理解、喜欢他人。 10.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去指责和怨怪对方的错误 有时人际关系会出现障碍,也许是对方并不想听你解释,或是你认为目前不是跟对方沟通的合宜时机,此刻,要掌握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与人沟通,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去指责和怨怪对方的错误。 人在面临他人指责时,第一个反应是防卫和反击。我们要学习把自己心门打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如一个工作卖力却未受上司青睐的员工,其实可以诚实告诉老板:我需要得到你的肯定。
Read more你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运势,取决于你口中常对人所说的话语——“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好的” “一定会有办法的” “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够渡过难关。 相反,每天都嚷着 “太糟了” “太让人气愤了” “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 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试着看一下周边的人与事,你一定会发现人们都过着他们嘴上所说的人生。 特别是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一点会很明显。 每天叫着“没钱”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钱无缘的人。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每天从自己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很大的威力,每天你所说的话,都给你的每一天指明了方向。 积极的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包括你自己的身体,你总是说自己不舒服你就会真的不舒服。不管得了什么病,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营养修复过程中,必须保持积极的语言。 你嘴上说的自己,就是你自己。 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就能得好的。无论你关注什么,都将会创造出你所关注的一切。 快乐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觉察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你每个当下都在创造你的未来,你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说了算。 所以,从此时此刻开始,让我们只看、只听、只说、只做美好的事!每天对自己和他人说:我多么幸运!我多么美丽!我多么智慧!我多么健康!我多么富有!我多么善良!世界多么美好! 面对困难与挫折,永远只说:“好的!”“没有问题!”“一定会有办法!” 不要复杂地怀疑,只要简单地相信!不要动心机,只管这样去做! 你一定会收获一个个人生的惊喜! 文 | 学诚法师 摘自
Read more天下沒有不爱子女的父母
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由于父母大都怀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双方的想法和观念难免会有摩擦,也就容易产生冲突和不愉快。其实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用理解、包容以及关爱拥抱对方,亲子之间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身为父母的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个学员曾经跟我说,她希望孩子将来能知书达礼,关怀生命,但是她的孩子花费太多精神在电脑上,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其他的事,这让她非常困扰。她的期望听起来很单纯,无非是希望孩子懂得分辨是非好坏,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但是孩子忙着玩电脑,没时间关怀社会,难道就错了吗?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我们以大松树作为比喻:松树要成为栋梁之前,得从小树苗开始栽培,给它时间成长,否则不满一尺高的小树苗,又如何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树呢? 同样的,这个学员的孩子正值小树苗的时期,正是需要吸收营养、让自己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伟人和成功的企业家,都经历过一段自我完善、努力学习的生命过程,才有今日的成就。她的孩子上网也好,读书学习知识也好,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成长过程的积累。此时,你要求他花时间去关怀生命,帮助别人,是比较难达成的期望。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表示你对生命的理解有所偏差。 作为一位修行人,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并且有强烈的心理免疫力,能够处理并解决生命中的烦恼。 在孩子达成这个期望、长大成人之前,父母都必须去栽培他、引导他;其次,才希望他能够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人如果连自理的能力都没有,还有什么能力帮助别人呢? 这个听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期望,但如果世上的孩子都能够生活自理,将会减少很多社会问题。事实上,现在有多少孩子没有自理能力?有多少大学生放弃美好的青春和未来而选择自杀?多少孩子学了满腹经纶之后却只会抱怨找不到工作?当然,这些孩子会走到这一步,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造成孩子极大的压力,在他还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之前,先得到的却是失望,于是他开始否定自己,然后父母又不断地给他压力,他就不断地对自我失望再失望,全盘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请问:他们对未来还抱有希望吗?对明天还存有美好的幻想吗? 我有一位住在温哥华的弟子,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很大。他有个孩子边上学,边在理发店学理发,空闲时间还到一家超市做搬运工。当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打了儿子两巴掌,儿子为了这件事还差点报警,最后儿子想了想:「算了,再怎么说你也是我父亲,就原谅你这一次,但下不为例。」 这个父亲有一天来找我:「师父,您说说看,我怎么会生了这样的儿子啊?」pic4-4 我说:「怎么了?我觉得你的儿子很好啊!」 他说:「我辛辛苦苦地拼出一番事业,他却在超市当搬运工。」 我说:「如果他是我的儿子,我会很高兴的。你想想看,他才十五六岁就知道自食其力,而且没有荒废学业,真的很难得。」 他就跟我说实话:「师父,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人若无壮志雄心,死了都没有脸见祖宗。你知道我希望他将来做什么?我想让他成为大老板。」 我说:「你想的,他就能做到吗?你自己算是大老板吗?」 他说:「不是。」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做到,这说不过去。 「你知道社会上有多少好手好脚却好吃懒做的人?有多少大学生自杀?你的孩子能这么上进,已经很好了。」 他说:「那么你期望我的孩子将来怎样呢?」 我说:「我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将来做什么,毕竟他不是我的儿子,但是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具有自理能力。」 他说:「就这么简单?」 我说:「听起来虽然简单,但你做得到吗?虽然你赚了很多钱,请问现在你幸福吗?快乐吗?」 他说:「刚开始赚了钱数钞票的时候,感觉很高兴,现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我说:「如果你的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去打工而感到很快乐,对他来说,这就是幸福,你觉得不好吗?」
Read more换位(十句,句句饱含哲理)
1、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 2、人经常往上看,就会长高;老是低头捡便宜,就会驼背。 3、只要脚还在地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轻;只要还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4、面具若戴得太久,就会长到脸上,想要揭下来,非得伤筋动骨扒皮不可。 5、当我们用一个手指在指点别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三个手指正指向我们自己。 6、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舍得才能获得,放下才能去烦,忘记才能心宁,宽容才能得众。 7、舍得也是舍给懂得感恩的人,给一把米是恩人,给一斗米是仇人!助人自助是原则! 8、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是黄金定律!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这是白金法则! 9、你是一切的根源,今天的结果都是你自己向宇宙下订单得来的! 10、感恩帮过你的人,他让你感受到爱与信任!感谢伤害你的人,他让你成长和懂得识别人!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姑娘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恋爱越久,男人越希望爱情能成为自己生活中较小的一部份 恋爱越久,女人越希望爱情能越来越变成生活中的更大,乃至全部 随着感情的深入,男人会越来越自信,女人会越来越不信心 别总觉得他把你看得太轻。也许只是你总把他看得太重。 姑娘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1.吃早餐比化妆更重要 2.吃相好的姑娘更有福气 3.天天要对着电脑工作的,要喝绿茶,对皮肤好 4.碳酸饮料别喝,可适当品些红酒(美容养颜) 5.每天吃至少两种水果 6.不要熬夜 7.做自己。别犯贱,对任何人 8.全身搭配主色调别超过三色 9.看泡沫剧的一半时间腾出来看看书 10.学会享受孤独 11.知足长乐,知恩图报 12.整洁是必须得 13.要定期做面膜 14.25岁以后的衣服品味就要重质而不是量了 15.用完电脑后要仔细洗脸 16.低调做人,高标做事 17.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和人,学会说不 18.世上不会再有比爹娘对你还好的人,要孝顺 19.谁都不容易,学会宽容待人20.不要打断别人讲话 21.不要大吵大叫,不管在哪儿
Read more如何正确地自我介绍
在社交场合,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自我介绍: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 自我介绍的时机:应当何时进行自我介绍?这是最关键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 1、应聘求职时。 2、应试求学时。 3、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 4、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 5、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 6、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7、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8、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 9、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而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 11、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 12、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 13、因业务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业务推广时。 14、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等。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应酬式】 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 “ “你好,我叫张强。” “你好,我是李波。” 【工作式】
Read more长期玩手机的危害
现如今,是智能机普及的时代,其功能的全面和携带的方便,已经取代了电脑。手机控无处不在,无论是等车,吃饭,甚至躺在床上都不离手机。孰不知手机的危害是多么的潜移默化。 伤害眼睛 1)当在床上侧躺着玩手机时,会对左右眼造成较大的压迫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很快就会导致左右眼视力偏差。 2)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屏幕,由于屏幕的强光,对眼睛造成强烈的刺激,使眼疲劳,这样不出一个月就会近视,甚至散光。尤其是3岁之内的孩子,看有亮光的东西要小于等于15分钟,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 3)有关资料表明,用手机看文字图片相比书本报纸内容更费眼,也就是手机看东西需要更大的聚焦。 影响智力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需要保持正负电荷的平衡。而手机不断向外发射电辐射,会对这种平衡状态造成影响,长期这样就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正负电荷的平衡与神经传导密不可分,所以当脑部神经传导受到损害时,就会是智力下降。 睡眠减少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障。因为玩手机时,机体褪黑色素(由垂体分泌,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成就会减少,导致我们睡眠减轻,甚至睡不着。相信那些玩手机到半夜甚至更晚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吧——根本就不困,不想睡。 易患疾病 手机会发射电辐射,其辐射强度与剩余电量无关,而与信号强度有一定关系。信号强度越大辐射强度就会也高,对身体危害也就越大。电辐射会使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对神经机能,心血管系统均有损伤。会导致肿瘤、心脏病、老年痴呆、耳鸣、听力下降等。 损害皮肤 辐射由于对细胞的影响,长期下去,就会使黑色素沉积,就会长斑。也会是免疫力下降,细菌生长,皮肤粗糙甚至长痘痘。 颈椎反弓 百度百科上说:颈椎反弓一种常见颈椎病。颈椎有正常的生理弯曲,如果没有生理弯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称为反弓。所以长期卧床玩手机,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不要躺着玩手机。 注意事项:平时克制自己少玩手机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黄脸婆的由来 又长知识了~
黄脸婆 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妆品落后,一般所用的搽脸粉含铅,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脸色变黄。所以年纪愈大的女性,受害时间愈长,受害愈深。故年长一些的女性就会呈现”黄脸婆”的症状。 拍马屁 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犬子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二百五 有两个说法: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源于牌九(旧时一种赌具)的 “二板五” 叫成了“二百五”。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 叫成了“二百五”。 长知识了吧? 喜欢的转发吧!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你上次真正开心是什么时候?|关于“幸福感”的科学
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幸福感”的科学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原因很显然,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今天就来讨论幸福感这个看似鸡汤,却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什么是幸福感 ?” 韦氏(Merriam-Webster)字典很简单地把幸福感定义为: a.一种存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个体的情绪分布于从持久的满足感到激烈的愉悦感之间不等。 b. 一种愉悦的、让人们满足的经验。 早在1960年,记者 Gordon Young曾问心理学大师荣格,“你认为,想要获得幸福感(Happiness),人类的头脑里需要哪些必备的基本要素?” 荣格用以下5点回答了这个问题 1. 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 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关系等 3. 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 4. 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 5. 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the vicissitudes of life)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幸福记忆 二十多年来的研究则发现,我们持续的幸福感水平,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第一方面是我们幸福感的起点水平(set point, 用字母S指代),起点水平是由先天遗传、基因等因素决定的,对我们的幸福感水平起到50%的决定作用。第二方面是我们的生活处境(life circumstances, 用字母C指代),生活处境可能包括一些正面负面的事件,比如婚姻状态,收入水平,外貌,抑郁,睡眠质量等。生活处境对我们的幸福感起到10%的决定作用。第三方面则是自发性、志愿性的行动(voluntary activities, 用字母V指代),是我们能够自发改变我们幸福感水平的部分,剩下的40%的决定作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金钱对幸福感有多大的影响? 与人们想象中不同,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相关。 对于那些贫穷的人来说,只要他们获得更多的金钱,他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此时金钱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这是因为,当人们还在为“存活”焦虑时,人们无法获得幸福感。生活在长期的饥饿和危险中的人就不会有幸福感。然而,一旦当人们摆脱了贫困,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就不再那么显著了。
Read more培养五个获益终生的思维习惯
最近,有位读者朋友发来简信问我:“韩大爷,你说是什么让某些人与我们平凡人不同,让他们更加出色?” 我答道:是思维方式。 读者又问:“那又是什么让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不同越发明显,差距越来越大?” 我想了想:是习惯。 读者朋友问到了点子上,我回答得却意犹未尽。 那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几个能让我们获益终生的思维习惯。 1、 客观冷静的事物分析意识 记得在读大学本科时,我学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当时一位有着深厚理论功底与多年实战经验的老师在授课中对我们说:如果有哪句话值得送给大家,并能对大家产生长久影响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对任何事物抱有成见。这里的成见,指的是现成的看法与既有的观念。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觉得稀松平常,并没多大体会。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实践经历与生活体验中,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价值与分量。 我们生活在大圈套小圈的多层文化环境中,很容易在脑海中对某些事物或人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一看法推而广之,而忽视掉个体差异,这在传播学领域被称为“刻板印象”。 这种标签化的思维习惯有时能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认知与判断,但它更多时候,成为了一种思维枷锁,凝固成了我们前行道路上的藩篱与阻碍。 比如,我们常会先验化地认为: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穿的清凉些就是作风不良,长得丑的人都比较靠谱,学历低的人都比较肤浅……等等等等。 然而这些观念很多时候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更多的时候仅仅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当我们抛却成见,客观冷静地进行一番观察与分析,事实往往会给理论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刻板成见是个害人不浅的东西,它不仅让你变得偏执而封闭,目光短浅,更会殃及你思维的独立性,影响你与他人良性关系的建立。如果有哪种思维习惯是需要最先确立起来的话,我想,客观冷静的事物分析意识,当仁不让。 2、迎难而上的问题解决意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条热门提问:在情商高的人眼中,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有这样一条回答简短而深刻: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沟通的,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 面对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情绪宣泄与逃避,这是人类的本性,然而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得多大成就,基本上就是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各种“人之常情”。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在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我已经拼尽全力了。父亲答:你并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身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迎难而上的解决问题,态度上要乐于沟通,手段上要穷尽一切可能。 很多时候,看似山穷水尽,但只要多往前探一步,多问一嘴,多做一些,一切都会大有不同。 所以说,你如果想要使人生获得质的改变,就要从此刻为自己确立一种积极的问题解决意识,告诉自己不要犹豫,不要拖延,勤于沟通,立刻行动。 嘴勤的穷人能问出金马驹,腿勤的匹夫能跑出三千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