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则趣闻: 江苏某小伙谈了个家境很好的女友,为讨准岳母欢心,元宵节他租来豪车去女友家,谎称是自己的车,却被精明的准岳母看穿,小伙追悔莫及不知如何是好,发帖求助。 很多媒体报道了此事,吃瓜网友也纷纷支招。 亮点是,当事人准岳母写给小伙的信随后曝光。 这封信,真实道出一个母亲对女儿最宽容也最偏激的爱。 有人感动,有人反感,有人唏嘘。 信件原文 XX: 阿姨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写信给你。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是一个开明大度的家长。敏敏没有男朋友的时候,我没催过,强扭的瓜不甜,催熟的瓜也不甜。后来听她说有了男朋友,也只是问了年龄、工作。问,也只是例行公事,免得姑娘又戏谑自己是充话费送的。 今年年初进沪,在敏敏的陪同下和你见了一面,聊得不多,谈得也不深。毕竟,现在年轻人的感情世界变化太快,我是怕还没查清你的户口,你已经远离了她的世界。当然,我也相信敏敏的判断,她的智商足以过滤掉穿开裆裤劈腿的“渣男”,情商也足以隔离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瓶”。见你,也只是为了新增与女儿的话题谈资罢了。 直到过了年,敏敏说元宵节会和你一起回家的时候,我知道她这次是当真了! 敏敏当真,我也得当真,何况十月怀胎,近三十载的抚养。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在你来家的时候,我对你虽没有横眉冷对、恶语相向,但也没有嘘寒问暖、过分热情,不像是一个准丈母娘对准女婿的标配态度。这是因为,在第一眼看到你们从车上下来,我就知道你撒谎了! 回来之前,敏敏就跟我说你前段时间运气好,在上海拍到了车牌新买了辆车,有车有房成家立业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元宵节你俩图方便,正好开车回趟家。而当那辆宝马5停在家门口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可能是你买的车。你家境一般,刚刚工作,怎么会去买了一辆这么好的车?而且你的车牌,与我那几天在上海玩时,从神州租车租的那辆太像。我不得不怀疑,你为了充门面,去租了辆车充当年少有为。 后来,翻出的租车订单,也印证了我的判断——准女婿想用租来的车糊弄敏敏她爸妈,而最让我伤心的,是敏敏竟然也会和你合伙欺骗我。 我低估了你们的感情,你们低估了我的智商。 在你逗留之时,我没有拆穿。因为我对你待人接物还算满意,看得出来是个老实人,开车来回串亲戚也显得年轻有为,接送长辈也毫无怨言,对我提问的回答和一些待人处事细节也基本及格。 只是问到父母工作和家庭背景时,你遮遮掩掩,不知道是担心我们会为此为难还是怎的,最后也没听明白父母如何。也许租车回家有敏敏的主意,意在为你的实力背书,也为了获得我们的认可。 当然,这么做说明你明白,有爱情可以建立在清贫之上,不妨碍两个人甘之如饴,但大部分婚姻美满却在富足之中。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困是一种癌症,会慢慢侵蚀爱的肌体,当癌细胞扩散到你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之时,任何动作都可能招致彻骨的疼痛。这不是势力之言,天下母亲肯定都希望女儿能最大几率的获得幸福,经济能力必然是我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送出去,她的幸与不幸都脱离了我的控制。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确定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其他的,只能靠她自己。 写这封信,是希望你明白,责任和坦诚在一个家庭里的重要性。你们为了省时省力,租车回家,我没意见;但若你想用这种方式来粉饰你的经济能力,以骗来我的好感,则是缺少担当——如果男生遇到阻拦不敢直面,反而寄希望于蒙混,我又怎么会相信今后你能够为我的女儿挡风遮雨? 所以对于你,我想说,不近人情的丈母娘没人喜欢做,但作为母亲,如果未来女婿不能达到我划定的基本线,我也一定会尽全力阻止你和敏敏,如果你不努力求得圆满,我就会努力把你们拆散! 一般家长在得知自己受到欺骗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当场拆穿怒斥?扫地出门?抑或是直接警告女儿,再也不要和这种人在一起了? 恐怕这些心境都不会少。
Read more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回老家过年?
1. 时间短暂,一周就要返回。 说是过年,不过年假也只是一周,来回在路上耽搁两天,在家的时候掐头去尾也就三五天,时间不可谓不紧迫,况且是冬天,天短夜长,一晃就过去了,关键有时还未必能抢到回家的车票,整日上班也没心思。 2. 年底春运,一路拥挤奔波。 平时不回家,过年回家自然要大包小包带着各种特产,回家孝敬老人,送给亲朋好友,让父母脸上有面子,但一路带着东西奔波几千里地,真是不容易啊,提上提下的,而且到处都是人,一不小心精心准备的礼品可能就被压坏了,或者干脆就丢了,人也累得够呛。 3. 年味已淡,再无往日热闹。 过去过年炸年货,焦叶、丸子、蒸馒头、蒸包子、炸馓子……什么都有,如今过年都是买现成的,失了很多忙碌的年味,就连办喜事也都是订餐包桌,不再招人织锅灶搭棚做菜,更没有人杀猪宰羊了,因为农村再也没有人养猪羊,那种浓浓的年味不知不觉成了记忆。 4. 亲情淡薄,并无亲戚可走。 现在的农村,平时就是一座空城,一年到头的节气家里没人,该走的亲戚也都淡了,有的干脆都不联系了,不像小时候有很多穷亲戚,过节时还可以礼尚往来,如今过年回家,没任何事可做,整天只能窝在家里,等着过了年上班去。 5. 乡情疏远,见面就是金钱。 乡邻之间也不像过去那么亲切了,大家见面谈的都是生意,工作,收入,房子,车子,相亲,见面无非就是吃喝玩乐,很肤浅,没有一点人情味,而过去谈的是你家年货置办了没有,明天有个集,去不去?然后几个人约好开三轮车赶集一起办年货,好热闹。 6. 农村落后,生活极为不便。 虽然在家只过三五天,但一回到家什么都要收拾,房子,床铺,锅碗瓢盆,到处都是灰尘,洗脸刷牙还要抽井水,没有空调,暖气,电要重新接好,没电视,没网络,厕所多年不用已经倒塌,去别家还要防止撞到人,各种不方便。 7. 疲于应酬,都是虚情假意。 回到家真正在家的时间只是晚上睡觉的时间,白天基本都在忙于各种应酬,请吃或吃请,烟不离手,酒不离口,钱不离兜,到处包红包,随礼,一忙一整天,回到家人已经累疲了,但第二天还得接着忙,放假简直比上班还累,因为应酬不过都是面上的话,大多虚情假意,但又不得不与之周旋。 8. 心里空虚,没有精神依归。 每天不知道在忙什么,到处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收到群发祝福短信,然后改个名字再群发出去,去别人家看春晚,越来越没劲,八九点钟就觉得冷了,觉得无聊,回家上床睡觉。 农村没有路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好像这几天躲进了深山,突然会觉得精神很空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天虚与委蛇有什么意义。
Read more过年累 一半来自生存 一半来自攀比
过年累 一半来自生存 一半来自攀比——亲人们骨肉们 今年过年不攀比好吗? 回家过年,好像谁都免不了要赴一场攀比盛宴。而漂在远方的好,就是——过年出门,相见一笑,你是你我是我,谁也不刨根问底,谁也不卖力攀比…… 中国式的还乡之痛,谁都要赴一场攀比盛宴 有个朋友和我聊天,说每年腊月都特别思乡,却又有一点怯。我问:“怯什么?”她苦笑:“攀比!无孔不入的攀比!” 昨晚也在Q群里瞥见一段对话:“过年回吗?”“不回,这几年兄弟姐妹都混得比我好,真心不敢回啊……”一声叹息,戳穿了中国式的还乡之痛,回家过年,谁都要赴一场攀比盛宴啊!我们的累,一半来自于生存,一半来自于攀比。 过年哪里还是那个过年,简直就是暗战,不是你想安贫乐道就能耳根清静。所以啊,才有了许多“不衣锦不还乡”的故事。 你心里美偷着乐就好了,干吗用别人的痛挠自家的痒 关于回家过年的虐心事儿,曾读过一个北漂写的酸辣文章,有这么一段:“过年真冷!我承认表哥表姐是比我过得神气点儿,香槟金的车在那儿摆着呢,只是,话题别使劲往那儿扯好吗?”是的,最锥心的攀比是在嘴上!不锥到别家痛处,那是绝不鸣金收兵! 话说,过年能见面作揖的,谁不是沾亲带故?你住得金碧辉煌过得醉生梦死,心里美偷着乐就好了,干吗用别人的痛挠自家的痒? 这就是中国式亲戚,恨人有,笑人无 当今,早就不安于攀比金钱粪土了,还要攀结婚添丁,难怪那个热帖《你妈逼你结婚了吗》就火起来了。其实也别怪逼婚的妈咪,也许,是父母在世俗的眼神中实在扛不住了呢!你若年过二十有八还是孑然一身,热情关怀你的亲朋就多了去了。“唉,你还没找男朋友,你表妹呀却偏要嫁到加拿大……”你看,这就是中国式亲戚,恨人有,笑人无。 有大神在网上贴出一幅对联,是这样的——上联:在哪上班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下联:结婚了吗买房了没啥时要小孩,横批:可不小了。 攀比是一种瘾,不过把瘾好比万箭穿心 同学会也是攀比的重灾区。一个班,总有几个发达的,还有几个落魄的,攀起来就更加龙争虎斗啦! 有个闺密回长沙过年,回来就坏笑,说年前同学聚会,大家正饮酒畅叙呢,一名土豪同学就故作苦恼状:自从我家别墅的地下酒窖被老婆改成了杂物间,就好久没有买过醉了云云……你住美墅你有酒窖你藏拉菲,不招会死吗!攀比分明是一种瘾,不过把瘾,好比万箭穿心啊! 犹记我们的同学会,谁也不问谁是几斤几两,喝酒忆旧,忆旧喝酒,幸甚!只有如此,下次才能好好玩耍呀! 这个攀比盛世啊,谁还记得我们最原来的样子 这绝对是一个攀比的盛世啊,相逢不比,心里猴急猴急。比位子比房子比车子比票子,比完还得比孩子。当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来刨根问底,你会忽然觉着,我们千里迢迢披星戴月地回故乡,原来是赶考来了。 所以,真正的年关,在心里。 过年,还是小时候过得坦荡,大人们踏雪拜年,孩童们磕头讨喜,顶多比比高矮黑白晒晒成绩单,多好!只是,谁还记得我们最原来的样子? 亲人们骨肉们,咱们今年不攀比好吗 人在归途,不管你是开着豪车还是挤着硬座,亲人们骨肉们,今年过年,咱们不攀比好吗?多喝几杯知心酒,多说几句体己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辉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灰暗人生,何必晒着自己的前厅,打听别人的后院呢!
Read more夫妻生活幸福美满的技巧,太贴切了,不得不看
1) 夫妻和谐皆大欢喜的技巧是:装聋作哑 好男人装聋——任女人唠叨不休 好女人作哑——任男人海阔天空 2) 人的一生: 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 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 3) 人之最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善良是最好的品德; 关心是最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思念,祝福是最美好的话语! 4) 路和树 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 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浇浇树。 5) 如何品味人生 烦恼别去理会,短短数十寒暑,何不潇洒面对; 朋友经常联系,别管话费多贵,闲时发个信息,伴你开心开胃。 6) 福 人生多有福,想开就知足。 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劳累苦,清闲就是福。 思量孤独苦,友多就是福。福禄系于心,心正得大富!
Read more不要把福报漏了
我们赚的钱财,把它放在口袋里,口袋有缺口,钱财漏了;我们积聚的东西,把它放在箱子或篮子里,箱子或篮子有洞,我的东西漏了。 有的人修福积功德,牺牲奉献,无如不懂得「摄心守意」,让身口意有了缺漏,善行义举也会随着缺口漏了,殊为可惜。 有的人布施行善,只是布施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让受者的尊严受到伤害,对方不但不感谢你的施予,反而因为你的语言行为刻薄,因此怀恨在心,如此纵有善行,布施的功德也会漏了。 你帮人忙,协助别人做了多少好事,但是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胀,别人不服气,反而对你訾议,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 有人信仰宗教,受到信仰的熏陶,也懂得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此积聚很多的功德福报。无如在某一种情况之下,只要稍遇逆境,他就大发牢骚,心生怨恨,感觉懊恼,甚至口不择言、怨天尤人,故而他的义行福报,就会漏了,真是不值。所以,有许多人为什么做好事却没有好报呢?因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报功德自然也会漏了! 怎样防漏呢? 第一、要慎言:一句话可以成功,一句话也可以失败。谦虚、感恩,福上加福;如果说话刺伤别人,纵有功德,福报也会漏了。 第二、要慎行:既已做了好事,就应该好好的把握,不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自己的物品,不懂得保养,反而加以践踏,当然好的东西也会坏了。 第三、要慎思:既已给别人的好因好缘,就要往好处去想;如果帮助了别人,心中又生懊恼,如此即使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想好意,但是因为有漏,就如同锅子漏了、碗盘漏了、房子漏了、口袋漏了,你怎么能积聚福报功德呢? 有的人一面赚钱,一面浪费;一面种植,一面践踏。 有漏的世间,有漏的众生,保不住功德因缘;世间的功德好事都被我们自己的身、口、意漏了,正如茶杯有了破洞,水就会漏失掉。所以,吾人应该要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摄身防意,千万不要让三业把我们的「福报漏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图/wallcoo.net
Read more过年回家 请尽 “五孝” 做“十事”
过年回家多陪陪父母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有孤独感,这时我们一声亲切的问候就能为长辈带来一阵温暖。新春之际,阖家欢乐,团团圆圆时,让我们一起做到以下“五孝”吧! 1、聆听孝 别打断父母说家里长短的锁事。难得团团圆圆,爸爸妈妈有很多的话想对子女说。请认真聆听。和爸妈聊天唠嗑,倾听父母的烦恼,聆听父母的趣事。 2、情商孝 别轻易生气,我们的情绪牵着父母的心,我们的心情会影响父母的心情。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太阳。如今,就让我们成为父母的太阳。太阳是温暖的,可依赖的。在爸妈面前,做一个成熟温和的孩子。 3、勤快孝 别忙着见同学朋友,多陪父母上街、拎东西、下厨。帮父母打扫打扫卫生、收拾收拾家里。为父母做上一顿丰盛的大餐。我们的父母更需要我们的陪伴。 4、接受孝 别抗拒父母说些迂腐和无意中伤到你的话,要付出有质量的时间给他们。父母毕竟已年迈,不能很快地吸收新文化。 5、分享孝 别只顾看手机、电视、电脑,与父母多分享外面的世界。过年回家,带着父母多去外面走走,逛逛街,走走公园……和老伴散步的感觉,与一家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散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过年回家陪父母要做的十件事 1. 带一件小礼物 不用特别贵重,用心就好:补品、血糖血压仪、爸妈爱吃的东西、新鞋、新衣服、新围巾。 2. 耐心地听爸妈说说家长里短、鸡毛蒜皮。 可能是亲戚琐事、也可能是邻里变迁。父母攒了一年的唠叨都想慢慢讲给你听,别打断他们。 3. 陪父母走次亲戚,串串门 串门拜年这样的传统习俗,已经越来越不受年轻人青睐了,甚至还会被他们看作是一种累赘。其实,陪父母串门走亲戚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拜年本身,而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能跟他们一起。这不仅让他们感到骄傲,也是最贴心的支持。 4. 帮父母打扫卫生 天气冷、过年事情多,父母忙不过来,帮他们分担点。
Read more和重要的人,别计较不重要的事
晚上,老公从婆婆那回来,一脸郁闷。 我问他怎么了?他叹了口气说:我去看咱妈,她正煮方便面吃,我说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她就和我急,说就爱这口儿,结果娘俩争执了几句,都不开心。你说这事,我错了吗? 我哭笑不得:这点事值得吗?又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老人愿意吃就吃呗,偶尔吃一次没事的。这种小事就随着她吧,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闹得两人都不愉快,真没必要。 老公低头沉思不语。 我心里偷笑,亲人之间,哪有什么对错的标准啊。 ******** 去年母亲节,我去一个中老年服装专卖店给婆婆买衣服,里面有一男一女在激烈地争吵。 那个男的对着围观的吃瓜群众说:大家给评评理,她给她妈买衣服,买一千多的,给我妈买五百多的,你说她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哈,原来是夫妻。 那女的也不甘示弱:你妈适合这件衣服,你非看价格,这不是有病吗! 有人劝:哎,啥大不了的事,老人不会在乎钱多钱少的,儿女们有心就行。 两人还是不依不饶,让劝架的人给判个对错。 有人开玩笑:这么点小事,你俩吵这么厉害,不会离婚吧?围观的人都笑了,那两口子对望了一眼,也讪讪地笑了。 气氛一下子缓和了,男的对女的说:行行行,我不和你争了,你爱买哪件就买哪件吧。 生活中,总有夫妻因为不值得的小事,吵得天翻地覆,让外人给评评理,其实,有什么理可评啊。 ******** 我搬家前的小区,有一对老夫妻,和我住一个单元。 老两口都退休了,经常一起遛弯,一起买菜,那个老爷子据说之前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老太太是位小学老师,人不错,就是爱训人,可能是有点职业病吧。 我在路上就遇到过,老太太边走边埋怨老头:你买菜都不打价,就你有钱是吧?! 老头笑眯眯地解释:我都问过几个菜摊的价了,这家菜好,价格又便宜,怎么好再还价呢,菜农种菜也不容易。 老太太继续唠叨,老头依然保持微笑。 小区里的人,都管那老头叫“妻管严爷爷”,老头知道了这个绰号也不在意,哈哈大笑。 我搬家前不久,一天深夜,有人怯怯地敲门。我睡得正香,蒙怔地醒了,老公也听到了,起身隔着猫眼,看到“妻管严爷爷”站在门口,一脸焦急。 老公赶紧开了门,让他进来。老爷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老伴忽然高烧,给她吃了退烧药也不行,能不能让苏心给打个退烧针去?年纪大了,这些东西平时都备着。 老人知道我之前当过医生,估计才在万般无奈之下想起我。我到了他家,给老太太打完针,老爷子千恩万谢把我送出门。
Read more不做家务的男人,是不懂感恩的猪
真正的爱情不是鲜花和红酒所营造的一时的浪漫,而要在日子里细长长流里才能慢慢凸显。一个家务活从不沾手,全部推给你的男人,你在他心里几斤几两重可想而知。女人爱家庭,也要爱自己,别勉强自己一味地付出,更别委屈自己去迁就那不做家务还不懂感恩的猪。 还没结婚的时候,不少男人都说过这样甜蜜的誓言,“老婆,嫁给我吧,我保证从今以后不再让你吃苦。” 结婚后,男人以为在事业上努力上进,认真拼搏来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就是兑现诺言。 可是你沦陷在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里受的苦,他却选择袖手旁观。这种只拼事业,不做家务的男人都是不懂感恩的猪。 不做家务的男人,也不懂得怜惜妻子 一个从心底里疼你的男人,即使结了婚也希望你能像个公主一样活着,而不是从此为柴米油盐操碎心。 一个不懂得心疼你的人,娶了你只会暗暗窃喜:嘿,终于请了个免费的月嫂回家。他把所有的家务都推给你,任你忙得昏天黑地,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只管自己在外过得风生水起。 一个男人是不是怜惜妻子,就看他愿不愿意帮你做家务,哪怕只是简单的洗个碗,拖个地,他多做一点你就能少做一点,这是他想让你别那么累的心意。 不做家务的男人,不注重责任心 家,不只是一个栖身的住所,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它拥有家的温馨。 一个女人再能干,她也不是十项全能,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刻。一个女人再会持家,她的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总有做不完的事。 一个不做家务的男人,对家庭不够用心。 洗手间的灯泡可能坏了又换了他都不会发现,家里的米快吃完了他也不会操心,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妻子的责任,妻子总会解决的。 这样的男人没有把家庭当做他的责任,而是把一切生活的重担都让妻子小小的肩膀扛起。 不做家务的男人,不知道感恩为何物 结婚后不做家务的男人,大多婚前就不太做家务。结婚前让父母服侍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婚后把妻子的付出也视为理所当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不做家务的男人,不能体会做家务的艰辛,做不到对包揽家务的你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他只看见了屋子的整洁,看不见你一次次的擦洗;只尝到了饭菜的可口,没见过你一遍遍反复的练习;只享受了家庭的温馨,不明白这温馨多么的来之不易。 不做家务的男人,不值得成为家庭的榜样 父亲是孩子心目中学习的楷模,一个不做家务的父亲却会成为孩子的坏榜样。 男孩从小看到家里都是妈妈在做家务,成年后他也会觉得男人不需要做家务,那都是女人的事情。 如果男孩的妻子也成长于这种家庭尚且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否则的话总少不了争吵和家庭纠纷。 女孩看到从来都是妈妈洗衣打扫买菜做饭,也会认为做家务是女人的天职,当她成立家庭之后难免当牛做马,任劳任怨,承受许多不必的劳累与辛酸。 不做家务的男人,不懂爱也不值得爱 爱不是口号,一时听来甜蜜,余下全是辛酸。
Read more远离那些不断消耗你的男人
生活里总是有不期而遇的突发和接连不断的琐事,我们常常感觉焦虑,身心疲惫,其实正是因为太多的琐事不断地消耗着我们。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劳累了一天刚刚到家不问你在干嘛,就开始七荤八素地闲聊,一直到深夜。 说好的五点见面,结果你早早到了等到了六点对方才慢悠悠地出门,毫无歉意。 公司的同事在一起讨论项目,既不提出想法也不参与讨论,还没看到内容张口就“我觉得不好”。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不断消耗你的人,消耗时间,消耗耐心,消耗感情。 人生很贵,每一天都不能浪费,没有人会有义务陪你发牢骚,也没有人喜欢等待,更加不会有人愿意接受别人毫无根据地否定。 简单点,让生活简单一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远离那些不断消耗我们的人。 生活如此,感情尤甚。 小青结婚一年多,最近见到她感觉老了好几岁,黑眼圈和粗糙的皮肤仿佛换了一个人,后来小青悄悄告诉我,她要离婚准备逃离了。 小青说,她老公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躺在沙发上玩游戏,然后等着她回来做饭。 吃饭的时候,他挑三拣四,小青口味清淡,他就说小青心疼钱舍不得放盐。 有一次,家里没有肉了,小青就做了一个鸡蛋番茄,他又觉得没有荤腥,吃两口就不吃了,碗一推,留下小青一个人尴尬地收拾“残局”。 小青老公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工资尚可,工作也算比较轻松。 可小青老公觉得这就足够了,也没什么上进心,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就是和同事吃饭喝酒,只要下了班,公司信息一律屏蔽,公司的事情也得过且过。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稍有懈怠就会被旁人远远甩在身后,小青觉得现在的生活虽然可以,但也绝不能安于现状。 为此小青和老公也吵过,她觉得他对待事业应该认真一点,可他总是说她太矫情。另一方面,小青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一直受到老板的肯定,还计划给她升职加薪。 夫妻两个人在一起,只有步调一致携手同行才能够越走越远,当两个人的步调渐行渐远,势必会不断彼此摩擦。 在婚姻里,一个不断消耗你的男人,无时无刻都在消耗着你的体力、精力、耐心和未来。 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婚姻也是如此,一段好的婚姻,会让你越来越轻松,就像是一路鸟语花香,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而那些消耗你的人,就像是行走在一条充满荆棘的小路,艰难且受伤。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爱你懂你与你扶持到老的人,遇到那个不断消耗你的男人,只会感觉身心俱疲,每天深陷负能量之中,势必会毁了本应甜蜜美好的后半生。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每一段婚姻,都是命运的拐点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在自己选择婚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的可能,另外一个就是不相信婚姻或者伴侣能够靠得住。 小霞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才23岁,却已经跟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一样,内心充满疲惫。 她是农村姑娘,有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妈妈,需要她从小就当孩子一样照顾。爸爸是个酒鬼,还重男轻女,喝多了就打她和妈妈。为了谋生,她很早就放弃学业,出来打工。 打工赚到的钱,大多都帖补了家里,自己手里总也剩不下。亲戚家的阿姨好心劝她,“找个好男人嫁了吧,两个人就不会这么难了。” 她没谈过恋爱,也害怕谈恋爱。她所见的婚姻,她父母的,她阿姨的,都不是那么和睦。他们都是底层人群,在一起会吵架,甚至动手,没有完美的婚姻榜样让她学习,她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 虽然追她的人一直有,可她谁都信不过。有时候想想,或者她最信不过的人,就是她自己。 婚姻真的可以依赖吗?女人能够借助婚姻改善自己的命运吗?两个人在一起真的可以让生活变得容易一点吗? 这些问题一直小霞的心里盘旋不去。 因为爱情而结合曾经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以前的婚姻只是为了繁衍的需要,谁管你相爱不相爱。 但有爱情的婚姻不一定长久,没有爱情的婚姻也不一定都失败。婚姻制度最终要保护的不是爱情,而是生存。即使在当代,很多人结婚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感情,只是想找一个伴。 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你说黄蓉要有武功有武功,要钱有钱,要貌有貌,走到哪里都不愁吃饭,为什么还会对郭靖送来的温暖深深感动,因为一个人行走江湖,孤单才是最大的敌人。 有人单身久了,回到家里先把电视打开,有了人的声音,整个房间就会多了一点生气。后来她结婚了,回想之前的生活,她说真叫人不寒而栗。孤独是能逼疯人的,有一个人在自己身边,哪怕是唠唠叨叨,也会让人感觉到安心。就算吵架,也是一种解闷的方式。 心理不够强大的人,的确需要一个同伴来消解孤单和软弱。就像一个月薪3000元的人,自己租房子也要花1000元,再找一个同样3000元的人,就会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 即使有些婚姻不够美满,充满了争斗,但在这些婚姻背后,依然有相互温暖和需要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对彼此放手,说明婚姻这个容器,这种生活模式,依然是他们所需要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小店买东西,老板和老板娘吵架,很凶,吓得我这个顾客都不敢说话了。一会,孩子来送饭,前几分钟还在吵闹的两个人,现在头抵着头,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 男的往女的碗里夹肉,“你多吃点,”女的显然还没消气,口气依然是硬邦邦的,“我不爱吃肉,”可嘴上这么说,却依然夹着吃了。然后又夹给对方一块,“不欠你的,你也吃一块。” 这就是婚姻,婚姻不完美,生活也不完美,阳光下总有阴影,但阴影也是被遮蔽的阳光。 某位致力于研究富豪发家史的专家发现,没有一个富豪是真正的苦力出身,虽然他们的成功史都喜欢这么写:穷小子自强不息,最终飞上枝头变凤凰,彻底改变自己的出身。 相反,他们在自己的成功之路上,不是借助了某个关键人物的帮助,就是借助了婚姻的作用。 比如李嘉诚。 12岁的时候,穷小子李嘉诚和父母一起投靠已经富甲一时的舅舅庄静庵,认识了表妹庄月明。两个人一起长大,进而情愫暗生。 李嘉诚虽然家贫,但是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他做过茶楼堂倌,做过钟表公司的学徒,做过走街串巷的行街仔,后来开始独立创业,白手起家。而庄月明则是典型的富家千金,受过良好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并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庄静庵虽然欣赏自己外甥的才干,却并不愿意女儿嫁给他。为了能和李嘉诚在一起,庄月明拒绝所有相亲,生生将自己拖成了“大龄剩女”,让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他们结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