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有很多的关键节点,50岁就是一个,在50之前,可以说我们都是为了别人活,但过了50岁,就要好好想想,该怎么为自己活,有一个道理,所有人都应该明白,就是人说到底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今后交往的时候,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过了50岁之后都不要过于亲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1、亲人之间保持适度的亲密即可。 一般而言,到了50岁之后,都可以儿女成群,这时候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都是成年人,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他们,毕竟还是有代沟的,因为有些决定我们做的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人的烙印,你对他们管的越多,反而效果更差,所以不如尝试多理解他们,对自己的亲戚,能帮就帮,实在帮不了就说实话,彼此尊重就可以了,人无完人,不要想着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2、对爱人,多给一些独立的空间。 一般来说,夫妻两个人能走过50岁,都是经历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相互扶持,这时候就算两个人没有了爱情,也会有亲情,因此尽管没有了新鲜感,但在一起还是很愿意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多给对方一些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彼此过得舒服。 还有就是夫妻如果过了50岁,尽量培养一些共同爱好,但是如果实在培养不了,也别勉强对方,更不要让对方去为了自己而改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喜欢的小圈子,就是最好的状态! 3、对朋友要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懂得感恩。 一个人到了中年之后,你就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时候你一定得知足,因为这个时候你才会明白,自己真正的朋友并没有几个,同样的,作为别人的朋友也得把握好分寸,如果你有能力帮他就帮,如果你不能帮他,那也是你是你的本分,而且换位思考一下,以后你遇到困难,别人如果不帮你,也不要去责备。 总之到了中年之后,不管关系是多是少,千万别走太近,而且不要用道德绑架,更别瞎套近乎,干扰别人的生活,50岁的人不需要在意太多,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状态!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曾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
第一次听到“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的时候,莫名其妙得觉得丝毫不感动。许是因为一直以来都觉得,无法判断别人对自己的感情是否真的如此深厚,也因此不敢妄言,怕是唐突了对方,更是怕自己尴尬。大概是人都有小小的自卑心,所以宁肯做扑火的飞蛾,也怕把自己误以为是那团火。 因此,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叫曾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就像是我们所见过的许许多多的暗恋的故事一样。 Z是高二分班的时候喜欢上那个会跳舞也会画画的男生的,他的名字里面有个字母T,就叫他T吧。其实暗恋的开始往往很简单,高中时候的暗恋尤其是,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只要一个瞬间,就会喜欢你。例如某天你恰好穿了我喜欢的衬衫,而又回头冲我笑得很温暖。例如每天放学后你还留在教室做作业,低垂着头冥思苦想。而Z喜欢T的原因,只是因为某天中午她吃完午饭去别班找同学聊天的时候路过自己的教室后门,看到T正挽起袖子画黑板报,中午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他认真的样子有些好看。仅此而已。 自从喜欢上了T,Z便找一切机会去接近他。机缘巧合,她发现T每周都回去学校的地下教室里练舞蹈,地下教室的角落里有一架钢琴,而Z恰好,学了多年的钢琴。“我可以去练琴么?”,Z鼓足勇气得问T。“可以啊。”T不以为意得说。此后的每周,Z就拿着琴谱跟着T,一前一后得去教室里,她弹琴,他练舞,也不说话。他似乎并不知道,Z每周都带着不同的琴谱,却弹着的都是同一首《爱的旋律》,他也不知道,每次她在弹琴的间隙,都偷眼借着漆面的琴盖,看着镜子里他跳舞的样子。 高二那年的元旦汇演,Z和T被老师分到一起去排节目,两个人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却也是仅限于所谓的“公事”,私底下并没有什么话。节目很成功,而结束之后,两个人又回归到了沉默的状态。高二下开学不久,老师把T的座位换到了Z的前面,两个人也渐渐熟悉了起来。“当初感动我的不是柯景腾在沈佳宜的婚礼上,而是沈佳宜那笔戳着柯景腾的场景。”Z后来这么告诉我说。大概那个时候,她想到的也是曾经让她执着看过的背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故事,也有一个别人没有办法描摹的场景,所以你永远都不知道,为什么人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得吃着冰淇淋就流下泪来,别人也不会知道,你为什么从此以后,都不再去看某一部电影。 高二结束的时候,Z决定出国,于是离开了学校,在家里复习考试,那时候的她,反而和T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但是也仅限于普通的互相问候,虽然有人起哄过Z和T,但是却没有延续下去。Z拿到学校offer的时候,第一个告诉的就是T。两个人就这么不咸不淡得维持着联系,直到高考,T发挥出色,考上了某所著名的院校。考试结束后的一天,T突然在QQ上对Z说:“我们出来散步吧?”,“恩,好!”Z很欢快地答应了。 走在学校附近的湖边的时候,两个人聊着未来,说起Z要去的那个学校,也说起T考上的那个大学。突然有些沉默,Z想说什么,却也最终没有说。 在Z要出国之前,她在家里做了一桌子的菜,请了几个同学,T也来了。大家玩得很疯,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有人开玩笑问T,说如果在我们班的女生里挑一个,你会挑谁啊?Z抬起头,眼睛亮亮得看着T,他却打着哈哈混了过去。Z的眼光又瞬间黯淡了下去。“他刚才小声说了你的名字呢。”在散场之前,有一个与T相熟的男生,在Z的耳边说道。那天晚上,Z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临出国的前一天,Z约了T见面,她送了一本写了很久的本子给T,上面是她找来的一些句子,每一句的头一个字母连起来是一句话:“I pray for the day to come that you suddenly come to realize I used
Read more我拒绝将就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壹休曾经有一段很抗拒读初中。因为当时壹休非常喜欢小学的老师和那群天天一起打闹的小朋友,而升初中就意味着和他们道别。 在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妈妈为了庆祝壹休即将成为一名初中生,特意选了个好日子带壹休出去吃大餐,还邀请了几位阿姨带着他们的孩子同行。 那天吃饭的餐厅,刚好在搞庆典活动,门口到处都是彩带、玩具,还有戴着五颜六色假发的小丑,在吹气球送给路过的孩子。 我们一群人里面,其他孩子都是大约3、4岁的样子,个个都兴高采烈地跑过去问小丑拿气球。虽然壹休当时也很想要,但是想起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已经要读初中了,不是小孩子了”,就硬生生地压抑住了自己跑过去的冲动。 吃饭期间,因为餐厅里面有点闷热,于是壹休就跑到外面去透透气。一出门,刚好碰到了在休息的小丑,当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我们两个就在门口聊上了。虽然年龄差别很大,但是两个人却意外地聊得很合拍。临走的时候,小丑还送了一个陀螺给壹休,当作祝贺壹休升初中的礼物。 尽管那个小陀螺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但是对于壹休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谁知道当壹休回去吃饭的时候,小陀螺被妈妈发现了,妈妈鼓励壹休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可是,这个是小丑哥哥送给我的,他说是给我的特别礼物。” “妈妈也不会要你的,就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小朋友要学会分享的,对不对?” 几个小朋友对新出现的玩具异常兴奋,纷纷抢着要带着家。壹休大感不好,不断跟妈妈解释自己有多喜欢这个陀螺,这个陀螺对壹休来说有多特别,妈妈却说: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照顾别的弟弟妹妹呢?现在弟弟妹妹都闹得要哭了,你难道就那么自私吗?你想要,妈妈买回给你就是了。” 最终,那个陀螺都逃不过被送走的命运。 那个陀螺,对于壹休来说,是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善意,对自己的祝福,已经不仅仅是个陀螺了。但是对于那些小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玩了几分钟就没兴趣,甚至可以扔掉的玩具。 自己很珍惜的东西,偏偏要被人拿走糟蹋,可想而知,壹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奔溃。 后来,妈妈看壹休闷闷不乐,就问壹休要不要去超市买一个陀螺,壹休拒绝了。妈妈还幸灾乐祸地补充了一句: “陀螺还不都是一样的嘛,还耍起脾气来了,这下子更好,我也省钱了。” 在长大的过程中,这件事偶尔还会浮现在壹休的脑海中。 虽然超市里面卖的都是陀螺,但是未必形状颜色都一样;哪怕形状颜色都一样了,也已经不是那个小丑送的陀螺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初壹休不肯去重新买一个陀螺,大概就是不想将就吧。 ******** 人的一生里面,要做的选择有千千万万。小到晚餐吃什么,明天去哪玩,大到要找什么样的伴侣,要不要现在离职创业,这些都是我们的选择。 有些人站在选择面前,会用将就的态度看问题: 吃啥不是吃呢,反正好也是一顿坏也是一顿; 跟谁交朋友不是交朋友呢,反正都是为了排解寂寞而已。 胡适先生有名篇《差不多先生传》,其中有一句话说的大概也是这种人的心声:“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Read more孩子,不上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有不少同学都觉得,不是只有靠上学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我能做兼职还能去摆摊……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其他的路能走了。 下面是央视名嘴白岩松对高考以及读书的一些看法,他的观念,希望大家都好好看看,以此共勉! 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财富还是智慧? 经验还是人脉? 这些你都有吗? 现在的社会现状,混在最底层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读过书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万里无一,而且依靠他们的情商,读不读书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你读一万年书,也拼不过一个韩寒,但是他不上学,却比我们学的还要凶猛。 很多人说现在阶层板结了,其实此前更板结。所以高考才真正的结束了那种板结。让不管是什么身份,你如果分数靠谱,就总能往外走。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这是非常事实的东西。尽管高考有很多毛病,但起码现在还是最公平、最给人希望的一条路。 但是孩子们不这么想,条条大路通罗马,上不了大学也没什么,将来肯定也能干出个样子来,不一定会比那些考大学的同学混的差。 孩子,你是哪来的自信?不考试,不上学,你还有多少东西可拼? 考试不是唯一的路,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 虽然很多人认为考试制度不合理,一考定终身,让孩子失去了乐趣,失去了自由,也限制了创造力。 可是,正是考试,让大多数孩子拥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你出身如何,长得怎样,父母是谁,只要你成绩足够好,你就有机会上好的大学,长更多的见识,认识更多的人,过上相对好的生活。 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很多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一环。 每次同学聚会,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虽然大多数同学并没有过上想要的理想生活,但无例外的认为,是高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不管上的什么大学,后来找了什么工作,是高考让自己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也是高考让自己一直相信,努力了总会有一定的回报。 诚然,那些高考失败或者没有参加高考的同学,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相对于上大学的几率,要小太多。 如果有考试这样一个现成的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不拼尽全力去试试,非要绕远路呢? 看不上考试,你的优势在哪里? 有的孩子,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认为即使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不好,自己也能过上想要的生活。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是综合素质还是你的见识? 作为大多数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不拼考试,你要跟人家拼素质和见识,你的底气在哪里? 考试都考不好,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行!
Read more有一种幸福,叫身边没有讨厌的人
我还是年轻小白时,采访过一位老教授。当时他论文刚获奖,神清气爽。 我就问他“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他想了想,说“挺好的,身边没有讨厌的人。” 这答案把我整蒙了。其实我预想的回答是:挺好的,干着喜欢的事业,又小有成绩,衣食无忧,妻贤子孝…… 这不才是一个人对生活满意的根本吗?我觉得老教授没有认真对待我的问题。他在敷衍我。 这个误会保持了N年。直到我年纪渐长,了解了点生活,才终于体悟到老教授的高明。 “身边没有讨厌的人”,这件事的重要性真是远超我们想象,而没点阅历的人,还真get不到。 ******** 听过一个故事。 某事业单位,有A、B两个领导,俩人从开始共事起,就各种合不来,二十年来一路明争暗斗,你告我的状,我拆你的台,你给我挖坑,我给你设局,你在会上有意无意挤兑我,我在酒桌上含沙射影贬损你,谁都憋着劲不想让对方好过。 A要做什么事,最先想到的就是B会不会作乱。B要有什么动作,第一个要琢磨的肯定是怎么化解A的刁难。 人生最金贵的二十年,俩人就在这撕扯角力中度过了。揪着心、耗着神,恼恨丛生,不得安生。 现在A快退休了,有次酒后跟司机感慨:自从跟B共事,这二十年,就没一天顺心过。 ——只因身边有个讨厌的人,本来风光无限的人生,风生水起的事业,就这样被空耗了。 说多了都是泪吧。 ******** 大学时,我隔壁宿舍有个女生,骄横任性,有点不顺心就发脾气摆臭脸,她可以在宿舍肆意呼号,而别人打个电话都被她当成冒犯。 她下铺的女生S起初跟她吵过几次,但段位太低,根本吵不过,后来就只能忍着躲着,整天在外面晃,万不得已回宿舍,进门时都是一副英勇就义的表情。 S有次跟我说:一看到那个身影,心里就一紧,就一句话都不想说,什么好心情都没了。哪天要是那人不在,她像过年一样开心。 她数次找辅导员调宿舍,都不成。后来又想换专业,更不成。于是她就只能盼着毕业,盼着一辈子也别再见到那张脸。 到毕业离校那天,我帮她搬行李下楼,她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出狱了。 ******** 类似的情况还挺多的。 跟婆婆住一起,又相处不好,每天一回家就如芒在背,半分钟都不愿在客厅待,只想躲在卧室求清净,去个卫生间都要听外面的动静,感觉没人才愿意去,好像家都不是自己的。 身边有个自私又强势的同事,当面对你指手画脚,背后对你说三道四,还总想占你便宜,什么好事都是TA的,什么麻烦都甩给你。 隔壁住着不通人情的邻居,三更半夜音乐开得震天响,楼道里全是他家东西,垃圾随手就丢到你门口,你好言提醒,他却觉得你找茬,不但不改,还变本加厉。
Read more这六种人容易遇到贵人!
1.有感恩之心的人 感恩心强的人,会使贵人感到帮助他有价值感。 感恩心强不能理解为口头上说谢谢,而是从内心深处感激他人。 假定你是一个牢骚满腹,思维负面,抱怨不停的人,贵人容易对你敬而远之,有意或者无意感到和你相处不舒服。 2.有事业心的人 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这样的情操容易获得他人的赏识。 3.大气的人 大气的人胸怀宽广,所谓有容乃大,事业亦容易成功。贵人喜欢帮助大气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令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有获得感和价值感。 所以如果你斤斤计较,内心情绪容易波动,太要面子,抗挫折能力差,那么就不太容易遇到贵人。 4.创新能力强的人 创新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解决问题能力强,办法多、不怕困难、肯钻研,这容易引起贵人的兴趣,感觉这种人值得帮助。 5.行动力高的人 所谓行动力高就是有想法很快就付出行动,而不是左思右想,瞻前顾后,这类人事业容易成功,也容易获得贵人青睐。 6.开心的人 开心的人容易让别人开心,使人产生亲近感。同时,积极阳光的心态能感染他人和激励他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并获得帮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你是否还会纠结,他爱不爱你?
路走了那么远,你是否后悔了没有停下来等等那个最爱你的人。我们,不都为了青春期那一份悸动纠结过吗?纠结,他爱你或者不爱你?那个时候的我们,总喜欢拿永远等一句别来无恙。 当你发现他根本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会感叹一个人为什么会绝情到这种地步。 可你,什么时候读懂过他的心呢?他喜欢什么你要费尽心思去调查,他想干什么你只能去猜,可惜你猜不透他下一秒想要干什么。你会心酸,你会难过,但是他永远不会特意过来问一句“你还好吗?”一切都是你的幻想罢了。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欠谁的,最先爱上的那个,本来就要卑微到泥土里去。能怎样呢?你没有勇气去说“我不爱你”,这段路里,自始至终都只有你自己在唱独角戏罢了。 你也有过不甘心,你也有过嫉妒,你也有过绝望,你也有过再也不爱他的冲动,可是你做不到不是吗?你再努力还是达不到。 故事很美啊,可你不是主角啊,你只能默默的看着他幸福。看着他为另一个人披上嫁衣,看着他和另一个人从校服到婚纱。对啊,你不过是个配角罢了。你连他的同情都得不到啊。 做回你自己,别为了他去改变原来的你,因为不管你怎么改变,他爱的始终不是你。我们都懂,不是吗?为什么要骗自己呢? 或许很多年后,我们还是会想起他轮廓清晰的侧脸低头认真的写着作业,然后他的脸庞在你的回忆里渐渐模糊。化成一副根本看不清的面影。他,一直都是你永远都不会言语的深爱……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怎样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它挂在新居客厅补壁。 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写书法了。 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意思是说我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态度,朋友说:“讲正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 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了一幅写意的莲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里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荣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的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观想,这种观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观想。 常想一二的观想,乃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学会面对苦境的方法。 我总是想:从前万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乐,眼下的些许苦难自然能逆来顺受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是为了他们开启莲花所准备的。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於思想的瞬间。 文/林清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一个人的涵养有多高,看看细节就知道
许多人外表光鲜亮丽,人模狗样,但往往在细节处败露了真面目。 +++++++++++++++++++++++++++++++++++++++++++++++++++++ 有人说,社会复杂,人心难测。其实,很多时候,一些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当电梯还在进人却将要关上的一刹那,那只一直按着开键的手; 当你站在台上紧张得一时语塞时那个充满鼓励的微笑; 在每次约会时,那个为了不让你等设置成提前五分钟的手表…… 在细节处有涵养的人,其实就是凡事都把对方考虑在心里,注重细节的人。 他们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绝不会自私自利。 约会时,男友记得你爱吃甜,不吃辣,在点菜的时候都有所注意; 记得你无意中所说的小愿望,并努力帮你实现; 工作中,同事细心地帮你检查出了你文档中容易忽视的小错误,提醒你改正过来; 每次打电话都会等你先挂了,他才挂掉; 逛街时,朋友一直让你走在马路内侧,把吃完的饼干盒拿了一路,直到找到路边的垃圾桶才扔掉…… 这些微小的细节,常常让人感动,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很多时候好的习惯和涵养是和家庭的培养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父母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品行和素质,而孩子懂文明讲礼貌也是父母平时注重礼节的侧面体现。 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教养水平不高,孩子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吃饭。刚上两个菜,小侄女就拿起筷子要尝,被嫂子立马制止住,呵斥道,“爷爷奶奶还没上桌,你怎么能先动筷子?” 弄得一旁正一边往碗里挑好菜,一边呼唤自家小宝贝赶快过来吃的弟妹不免自惭形秽。 同事小雪跟我抱怨说这两天被邻居吵得一直没睡好。 原来,小雪楼下新搬来的小姑娘,每天半夜三更才从外面回来,高跟鞋在地上使劲儿地踩出声响,生怕左邻右舍的不知道她的存在。 到了家门口,也不掏钥匙开门,照着门就是一顿猛敲。小姑娘的妈妈起来给她开了门,她又狠狠地摔上门,震得周围邻居家的门都一阵颤抖。 这还没完,小姑娘回到家还不睡觉,又开始跳起绳来。小雪是个软性子,在我这吐槽归吐槽,戴上耳塞忍忍也就算了。 再后来,听小雪说,小姑娘的妈妈养着好几只狗,见人就狂吠不止,还经常把狗便拉在楼道里。一次,他们家的狗把大便拉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口,那家人刚一开门就踩了个正着。
Read more人到中年,在撕裂中前行(精辟)
人到中年,总在撕扯中前行。撕扯他们的,一边是入世的成功,一边是出世的向往。不过看着这些对比,总觉得离自己很近。 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 一边是马云、马化腾、扎克伯格们的创业故事,财富、梦想、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的热血燃烧。如果没有事业,人生的价值如何体现?而另一面又是星云大师、净空法师们的劝世恒言,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 一边是位子,一边是孩子 无数的文章在提醒:陪孩子一起成长吧,一生只有这一次。可是又有无数文章在提示,人生需要定位,更需要上位,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腾出你的位置吧。 一边是超人,一边是老人 你会在夜里梦到老人离你而去,惊醒过来,泪湿枕巾。你恨不得从此陪伴他们身边,陪伴他们最后的旅程。可是,擦干眼泪,对着梳妆台你又想起今天要安排的一件件任务,你得做个超人,向上下证明你的能力。问候的电话,还是晚上再打吧。 一边是上流,一边是逐流 你痛恨腐败、藐视权威、嘲讽马屁,你心里住着一位清高上流的你。但每当机会来临,你立即苦思可以利用的关系、向握着权力的人表达由衷的敬意、想方设法用最安全的办法把它“搞定”。你发现,此时那位上流的你,正在闭目养神,不闻不问。 一边是同学会,一边是追悼会 同学会的真正意义并非“拆散一对是一对”,而是人生比较和刺激。当年并排坐的小伙伴,如今己经分出了三六九等,有的春风得意,有的落寞失意。好在比赛尚未结束,赶紧迎头努上,下次一定要锦衣豪车,把那些钱多人贱的土豪比下去。只有到追悼会,才惊觉生命脆弱,万贯身家终究黄土一抔。活着的意义又在心中翻腾,还要这么拼吗? 一边是养老,一边是怕老 你总是描绘美好的退休生活,种花养鱼周游世界。但你又时时担心,货币会不会巨贬?资产会不会缩水?冬天三亚夏天新西兰的计划是不是有保证?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老了,是不是就讨人嫌了?被别人说老,很痛苦吧?那么,为了美好的养老,还得再拼一拼。表现出精力充沛的样子,至少要看上去很年青! 一边是庭院,一边是田园 你向往蓝天白云的田园,总想像个农民一样过一回纯天然、原生态的人生。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在内,每当看到或明或暗讲述回归自然的故事,都会让你怦然心动。但你又向往花园和别墅,庭院深深,明星作邻,也不枉此生。所以,还得拼。 一边是“在路上”,一边是“故乡” 中国的创业人,最喜欢的歌曲一定包括“在路上”、“爱拼才会赢”、“飞得更高”,它们总能让“一颗不安分的心”澎湃沸腾。但下一曲,可能就是许巍的“故乡”或者李健的《心升明月》,有些伤感,有些迷茫,有些心生倦意。但是,故乡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归去? 一不小心到中年,向左,入世,走向人生巅峰;向右出世,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就是30岁以后人生的真实写照啊!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