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最大“杀手”是什么?

上个月,闺蜜突然很郑重地跟我约时间,说要好好请我和先生吃顿饭,当时我还觉得她好玩,都这么熟了,还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吗? 所以我在电话里打哈哈,说最近我好事比较多,还是我来请吧!她说这次不一样,以后我们可能会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了,我说你要去哪啊?她说来了你就知道了。 于是,很快敲定了时间。席间,她告诉我,老公要派驻到国外呆几年,她打算带着宝宝过去陪他。我心中不舍,却十分支持她的决定:无论在哪,希望一家三口都能守在一起。 上个星期,闺蜜辞别以前的同事、朋友,带着孩子随老公出国了。 前几天,看见她在朋友圈里晒的新居新生活,两人带着孩子在游乐园玩,一家三口,齐齐整整,我开玩笑说我也要来玩,闺蜜说快来吧,好想你们了。 ① 看着闺蜜幸福的模样,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位朋友,乔。 乔五年前结婚,夫妻俩都是行政人员,薪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家人吃喝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买房买车就有点困难了。 一年后,乔有了孩子,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有紧迫感,希望给孩子最好的。 好的幼儿园,好的衣服玩具,好的学区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乔发现,无论多么节俭,很多东西都达不到。 有一天,老公跟她说:公司有个机会,如果愿意被派到国外去,薪水福利会高很多,问她怎么看? 说实话,乔十分不愿意老公离开,可是看着孩子纯真稚嫩的脸,再看看那些事业有成的同学和朋友,看着她们的孩子,什么都用最好的,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没有,她就忍不住心酸。 那时候,她也问我,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我的回答是:我宁愿过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两地分居。 她笑了,有点苦涩:晚情,你回答得这么干脆,是因为你没有面临这种选择,所以你可以感情至上。 我明白她的感受,也不再多言,心里已经隐约知道她的选择。 没多久,她老公去了国外,她和孩子去送他,回来后,在朋友圈发了条很沉重的消息,她跟我说:我和宝宝送他去机场时,我真的有点后悔。 我说要么你也跟着出去?她说不太现实,艰苦几年吧,等日子好过了,买上学区房了,无论如何都要守在一起。 ② 很多人总觉得,分隔两地,最大的威胁就是出轨,其实不是。 乔和我说,最开始的一个月,两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彼此的思念,对家的留恋,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并没有那么多出轨的机会,那不过是被人渲染了而已。 可是,有些东西,却比出轨还可怕。 有一次,孩子半夜里发了高烧,她一个人抱着孩子打车去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拿药,还要抱着孩子,看着别人都是一家人过来,心里的失落犹如潮水一般,顷刻袭来。 等一切忙完,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但还是得带着孩子回家,路上,夜色蒙胧,树影斑驳,想到远在国外的老公,突然就泪流满面了。 老公知道后,也很是心疼,不断地安慰她,为自己没有陪在她们身边而自责。 还有一次,她自己生病,难受得起不了床,可孩子却很闹,一定要她带着去外面玩,她好声安慰无用,终于发了脾气,动手打了他。 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坏,妈妈坏,我要爸爸。

Read more

没“早恋”的孩子,都晚婚了

1 小金八六年生人,已经三十来岁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仍然保持单身,而且从来就没有谈过恋爱。 小金虽然算不上貌若潘安,但肯定也不丑,皮肤白皙细腻,反倒还有一点奶油小生的味道。 然而可惜就可惜在,他天生长了个榆木脑袋,属于在感情上脑袋不大灵光的那种类型。 常常有女孩子积极主动约他出来,他却和人家女孩子聊国际局势、台海风云,听得女孩子一头雾水,勉强挤出尴尬的微笑;走在路上,人家女孩子娇声说“我好冷”,他无动于衷,身体一哆嗦,忙说:“我也好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要是他就这样安心孤独终老,那也不错。可是,奈何家里父母催婚如同催命一样,周周打电话过来,像念经一样得念叨一两个小时,搞得小金十分烦恼。 小金读书那阵,父母怕他早恋影响学习,坚决禁止他和任何异性朋友密切来往,导致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跟女孩子打交道,甚至当遇见心仪的女孩子时,会紧张得舌头打结、语无伦次。 而刚刚大学毕业,父母就希望他赶紧找个女朋友,然后争分夺秒完成结婚生子、延续香火的伟大事业,这任务难度,可以说简直是史诗级别的了。 中国的父母,大多如同小金父母一样“精神分裂”,忽略了恋爱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只可能在具体的恋爱实践中发展,不会凭空就冒出来,或者娘胎里自带。 2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在三年级的一场魁地奇球赛中,哈利波特第一次遇见那个叫秋的华裔女孩。秋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直发,容貌秀美,温婉可人。 哈利对秋一见钟情,不过他一直没有机会接近秋。 到了四年级,机会来了。 这年,在“三强争霸赛”期间会有一次盛大的圣诞舞会。所有的男同学,都得主动邀请一位女同学作为自己的舞伴。 哈利磨蹭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到秋的面前,开口邀请她。虽然他迟了一步,被人抢先,扫兴而归,但好歹算是打开了局面。经过一些波折,哈利和秋这两个小屁孩,甚至还像模像样地谈起恋爱来。 整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生期间开始恋爱的并不是少数,倒也没看见有父母和老师对此大惊小怪,将其视作洪水猛兽。 西方社会中,不仅不存在“早恋”这种反人类的说法,父母在对待孩子与异性交往方面,要比中国父母开明得多。 根据Buzzfeed网站的调查,57%的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超过16岁就可以独自出门约会了,甚至还有4%的父母觉得,要约会,孩子超过12岁就可以。要是家里孩子没有异性朋友,父母反而还担心得不得了,害怕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啥毛病。 3 西方的孩子,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练习恋爱,父母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旦孩子在恋爱中,出现受伤的情况,父母还可以提供心理疏导的作用。 而许多中国父母,自己都是通过快速相亲配对成功,直接跳过了恋爱阶段,开始了和伴侣凑合过日子的生活,结果缺乏恋爱技能与常识,更不用说提供给孩子啥有实际意义的指导了。 再加上中国父母,对于孩子早期萌动的情感,大多禁止了事,于是一些孩子只好把恋爱搞成“地下工作”,要是后来失恋受伤,必然不知道如何处理,闹出寻死觅活的事来,也并不少见。

Read more

夫妻俩吵架,丈夫扇老婆一巴掌,老婆竟然这么做…值得反思!

25岁 他们结了婚, 卧室里,床头放着简单的结婚照。 他搂着她喊;太太、太太… 她像每一个疼爱丈夫的小妻子一样, 每天早上帮他备好早餐、挤好牙膏、 他出门前会在她额上印一个吻。 下了班,买些她喜欢的水果回来。 她最爱吃桃子,又很讨厌外面那层茸毛。 他总是洗干净再给她。 吃过晚饭,他总要和她争电视。 她要看八点档的肥皂剧,他要看新闻。 她争不过他, 就垂下脑袋一副委屈的小模样。 他便会乖乖把遥控器让给她。 这招百试百灵。 28岁 她为他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长的像她多一些。 他总说:怎么长的像你啊, 那么丑,将来找不到媳妇怎么办, 要是像我多好,肯定是个大帅哥。 但是,每次抱在怀里都舍不得放手。 逢人就夸:我儿子特聪明,像我。 晚上小家伙哭的厉害,

Read more

相爱的人,一定会一起旅行

我老家有个阿姨,很爱玩,跳舞、化妆、逛商场,活得喜气洋洋;而叔叔非常宅,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而且“觉得对方疯疯癫癫不守妇道。” 阿姨一辈子都很喜欢旅行,但每次要出去,求叔叔陪同,都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斗智斗勇;实在不行,自己出门了,拍回全国各地美好的照片都换来冷脸,甚至要躲躲藏藏,好像犯了什么错。 有一天,妈妈看到阿姨在楼梯底下,偷偷地哭,犹豫再三,还是去表示了慰问。 阿姨赶紧抹干眼泪,把手里一张宣传单藏到身后,妈妈说:这是台湾旅行的宣传单吧,我就寻思,咱这个地区开放台湾自由行了,你肯定是第一个尝鲜的。 阿姨落寞地笑了笑,说,我还是一个人去…… 妈妈回来跟我转述这个故事,我感到感伤。阿姨都50多岁了,还跟小女孩一样,有一个梦——要跟深爱的人,一起去旅行。 01、那些因为旅行而吵架的伴侣 长大后,我看到周围的伴侣们,为了旅行这个爱好吵架,尤其是,女孩子很喜欢旅行,男孩子非常反对的,我很为他们的关系捏一把汗。 因为我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个局限于旅行本身的事,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价值观。 爱旅行的人,往往对新鲜事物保有好奇,敢于探索、喜欢挑战和接受新事物;这样的人,自带能量场,自我成长的速度比较快,总站在时代更迭的地方。 而不爱旅行的人,趋于保守和传统,享受秩序感和稳定,现实的生活让他们很满足,不想再去别处寻找精神高度的意义。 两种都很好,但是,一旦生活在一起,在大事小事上需要磨合的,恐怕不是一点点。 就算只是为了玩儿,当一个女孩子,想释放自己的热情,却总换来最亲密的人的阻挠,这就意味着,你的人生观,没有被理解和认同;你的爱好和兴趣,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宽容和尊重。 对方根本不理解,玩,才是人生最高级的创造力啊。你眼里的珍贵,在他眼里,都是轻蔑啊。 一个人去旅行,固然也不错。但谁不希望,最美妙的风景,跟最爱的人,一起经历? 02、不愿离开便不会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真正的旅行,从来不是在景点拍下“到此一游”,把图片用美图秀秀修整好PO到朋友圈,那只是旅游而已。 旅行,是去邂逅人生,突然改变你的时刻,是拥抱自由,去寻找神迹给你的启示。 我的一个朋友Amy,在坐月子的阶段,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公号。她不是媒体人,最初完全是自发的热情,还经常为修一张图打很长时间电话给我们,也为调整一篇文章,孩子睡了自己还偷偷改到1点。 公假很快休完了,她爱上了这个小小的公号。彼时她是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年薪接近7位数,但公号完全不盈利。左边是奋斗多年来之不易的富足和稳定,右边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求和向往。 她老公是不理解的,跟她吵了好几次。这份压力,让她拿着辞职书在老总门口徘徊好几次,终于见到了老总,一紧张,脱口而出是:我想请假去英国旅个游。 老总批了。老公不放心她,陪她踏上了这次旅行。 这趟旅行,没有目的,没有攻略,甚至朋友都不知道,静悄悄。 一天,两个人自驾到伯明翰南部Cotswold的Bibury小镇,看到很美的一片花丛。她下车过去,发现是当地人的墓地。 当地人的墓地会写着简短的,那个人的生平。“他曾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在此长眠。”“她有四个孩子,他们永远爱她。”他们跟孩子一样,一个一个挨个认真看完,Amy哭了。

Read more

婆媳有矛盾,听说大部分是因为这5个原因……

① 婆媳矛盾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婆婆完全没有界限感。 大部分婆婆理直气壮地认为,她和儿子是一家人,媳妇是外人,这就是婆媳撕逼的起点。 很多婆婆特别喜欢干涉儿子一家的内政,儿子和媳妇一吵架,她就冲上帮儿子说话; 儿子和媳妇的房间,想进就进,人家一锁门,就大哭大闹,说儿子没良心,防着她; 还有儿子媳妇什么时候生孩子,生男还是生女,剖腹还是顺产,都想插手…… 很多婆婆意识不到,一旦你儿子结了婚,他和他的妻子才是一家人,相对他们的小家庭来说,你和你老公是外人。 两个家庭是有各自的边界的。 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婆婆把儿子一家当成最好的邻居,他们需要建议的时候,你耐心给他们提;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热情地配合;他们需要支持的时候,你永远站在他们身边。然而不能对邻居做的事,你就不能对儿子一家做。 为了避免有些人要说我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我先说了吧,我生的就是儿子,我以后也会当婆婆,我早就想明白了,对于我儿子和儿媳来说,我就是外人,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不然就是恶!意!骚!扰! 如果所有婆婆都明白界限,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② 婆媳矛盾的第二个原因,是婆婆总想占有儿子,舍不得放手。 有人说得特别好,父母对子女之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几乎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惟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父母爱孩子, 不是为了永远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而是帮助他成长,让他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有一天离开自己也能过得很幸福。 而很多婆婆总把媳妇当成勾引自己宝贝儿子的狐狸精。 我听过最扯的事情是,有女生跟老公结婚之后,婆婆每天晚上坐在他们的婚房里赖着不走,然后他们夫妻一直没法好好洞房…… 你真的要让儿子不结婚,跟你生活一辈子吗。 这种婆婆说到底就是自私,在意的只是抢夺儿子的注意,而不是儿子快不快乐。 我同事的闺蜜就遇到这种婆婆,对儿子有超级强大的占有欲,儿子家只有一个单间,她还老是要去儿子那住,睡沙发上,不让他们过二人世界,简直就是一只硕大的电灯泡。只要儿子跟媳妇关系很亲密,她就不爽。 我觉得这种当妈的,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最好的妈妈,应该是把儿子的人生,当一场接力赛,你陪他跑完第一程,当他遇到喜欢的人,你就要放开手,目送他离开。他接下来的人生,由他的老婆来陪。 如果你还要强行去陪跑,你就是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小三”。 最伟大的母爱,就是当孩子成年,你就得体地退出。

Read more

最伤手机的充电方式,90%的人都用错!

给手机充电是现在我们每天都要做得事情,有的时候甚至要充个两三次,可大家知道手机的充电误区么?90%人都不知道呢!快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1、充电插头请选用原装的! 如果使用iPhone的插头给iPad充电,你会发现,那不是一般的慢啊!如果使用大功率的插头给小功率充电,速度则会加快很多!但是会对手机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在充电时请选用原装的充电器! 2、充电线你选对了么? 充电线也是同理,最好选用原装的充电线,而且还要在几根长的很像的充电线上做好记号,以免弄混,外出时,大家都会选择充电宝,喜欢随便拿条相对比较短的线出门,如果是大牌厂商的充电线还好,不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3、充电时请确认温度 在低温的环境下,锂电池的低温保护机制会促使电池中不发生物质的化学反应,因而无法充电或者是充电速度减慢,而在高温时,锂电池会不稳定,甚至引起爆炸! 4、充电的次数 有一种说法:每块手机电池都有固定的充电次数,如果充电次数太多,会加快电池老化劳损程度!其实这是错误的,锂电池和人类一样,讲究少食多餐,频繁充电其实对电池稍有好处! 5、新手机需要激活? 新手机需要把手机中的电用光,再进行充电,而且需要反复操作3-4次才可以,这被称之为激活。以前的手机都需要这么做,但现在的锂电池,已经不需要了! 6、第一次充电不宜时间过长 第一次充电不需要什么必须充满12小时,这是老式电池需要做的事情,现在的电池基本上是锂电池或者是聚合物锂电池,第一次充电只需要像平时充电一样就可以了! 7、边充电边玩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充电时关机,这对电池是最好的保养。边充电边玩手机,除了伤害手机电池以外,而且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8、过度充电 充电后不及时拔掉电源,会让电池一直维持着满电的状态,这样做会加快电池的损耗速度,很多人习惯晚上睡前充电,如果用原装的充电设备,充满电后会自动待机,这时候其实用的是充电器的电,不会使用电池,如果不是原装的话,持续充电则会损害电池! 9、充电不戴套 为了保护我们根本离不开的手机,很多人都选择给手机戴套!但是大家不知道锂电池是很怕热的,充电时会发热,所以最好摘掉手机套再充电。 另外提醒大家,要时不时地给手机来次重启,因为长时间运作手机,手机会变得很卡,适时地重启手机可以给手机减压,延长使用寿命!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男人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出轨?

A:妻子生宝宝前后 女性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比较大,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妻子们却忽略了丈夫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丈夫也需要妻子的关怀,需要妻子像没怀孕以前一样,对自己撒撒娇,说点温柔的话。 很多妻子生完宝宝以后,便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宝宝身上。妻子们不知道,这种冷落丈夫的做法,他使他们的心里很不满。有些妻子不仅一天24小时不离开宝宝,还有可能带着宝宝回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这正给丈夫寻花问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B:遭受挫折时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一个男人难免会遭受生活或生意(职业)场上的起起落落。当男人情绪低落时,最渴望得到妻子的安慰和肯定。如果此时妻子对丈夫一番数落后,又抛在身后不闻不问,那么丈夫很可能会投入其他女人的怀抱。 作为妻子,你一定要记得体谅他、关心他。你可以陪他去散散步、逛逛公园,和他一起出去做一次小的旅游。 C:处于七年之痒的男人 很多婚姻都熬不过“七年之痒”。当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快要接近七年的时候,夫妻感情的热度也转入了平淡期,也可以叫“左手拉右手”的时期。对于那些好色或者定力不够的男人们来说,早已经蠢蠢欲动了。一旦外界有点儿什么值得留意的诱惑,男人就会像苍蝇见了屎一样扑过去。作为妻子,你一定要对丈夫多加管教,多多留意。时不时地制造一些新鲜的看点,以便把男人的注意力拉回来。 当发现男人开始变得心不在焉,下班不是加班就是陪领导吃饭时,我们就该提高警惕了。别以为老夫老妻,孩子健康活泼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很多失败的婚姻正是因为妻子的不在意。别以为只有女人才会对婚姻不满,男人也会产生对婚姻失去耐心和信心的时候。防止男人出轨,这是每个妻子的义务,也是家庭生活幸福和谐的前提。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

看你的女人是否幸福,要看你睡着以后

有多少女人的心在夜晚男人的鼾声中渐渐变硬,从此连一点一点的热都不再渴望。” 01 昨天夜里听百乐的节目。一位结婚六年的女子打电话来,说,男人太贪玩,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后来问及何谓贪玩,才知道那玩既非赌也非嫖,而是夫妻二人各开一个店,女主人大概要尽心很多,而男人却不知道何谓紧张,钓鱼,打球,样样用心就是不花心思在店里。 说到半路,也许是心过于累,经济压力也很大,委屈一瞬间腾起来,女人压低声音开始啜泣。那一声又一声午夜电波里的哭泣,突然把我的心也哭得很紧。 先生在旁边笑:说这是什么事,就这点事。这女的哭成这样。 看,男人只当是笑料。而身为女人,那一瞬间,若那女子站在我面前,我只想给她一个拥抱。那样的压力,除开女人,无人会懂。 我有个朋友说,生了孩子以后,孤独翻江倒海。夜里三点,孩子哭得都要断气,老公鼾声如雷。她心如刀绞。觉得自己像个女战士,觉得孩子才是亲的,只想把老公丢下楼去。你说这是男人狠心吗,不,是他们永远觉得,那都是小事,连吵架都犯不着。 其实,对于一个已婚的女人而言,究竟怎样的痛苦可以称之为痛苦?年轻的女子大抵以为,小三来砸门,婆婆来吵闹,已经是最最不堪忍受。可是若你去问任何一个主妇,她们都会摇头。痛苦莫过于,你身边的男人,从来不觉得你有什么好值得去痛苦。 他们眼里,日子安稳,薪水全交,从来未做过对不起家庭的事,如此便已恨不得给自己颁奖了,问心无愧到回家倒头就睡再无其他想法。可若是睡到半路,心思满满的女人拉他起来谈谈,聊聊,永远只会换来一句:好累,明天再说。可第二日清晨,他去公司,她送孩子,分开走远。日子很安稳。只是她内心又多了一些话,自己消化。 对于男人而言,除开军国再无大事。女人的事,永远都是小事。他们永远不会懂这样的小事,就像一只一只的白蚁,吞噬的尽是青春与快乐。 每到一个夜晚结束的时候,这座城市里有多少女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望着身边早已熟睡甚至是鼾声如雷的男友或者丈夫,一瞬间身心疲惫。会突然间生出回家的欲望。 虽然明白如今所谓的家,就是睡着的这张床,身边的这个男人,隔壁房里睡着的孩子。而依然可望另外那个家,自己想要回的那个家,早已经在岁月的涤荡中再也回不去的那个家,是无需每日早起一小时准备孩子的书包老公的领带的家。是无需每日晚睡一小时收拾孩子的可乐瓶老公的臭袜子的家。 02 我出嫁那日,母亲抱着我嚎啕大哭,一遍又一遍地说:没有那么好,没有那么好,嫁去别人家怎么会有自己家里好。就这样的一句话,她一直一直念,一直一直被我记得。 一开始以为她说的那别人家,是婆家。如今却渐渐懂得,这家不是别家,正是我自己的家。和这个男人,爱恨吵闹,亲力亲为的日子,贴心贴肺的家。最爱最痛的自己的家。 这秘密只有母亲早早懂得,知道亲生女儿从此再不完全属于自己,再不会有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日子。这女儿从此要与吃别家的饭,受别家的气,开始一个女人从早到晚脚不沾地的日子。对于母亲而言,除开亲手庇护,从此女儿站的,都是“别人家”的屋檐底。 长久的婚姻生活里,每个女人都有过一瞬间逃走的冲动。我也有过。只是这冲动过后,依然是哼着歌,浇着花。笑着晒衣服。 可依然有多少女人的心在夜晚男人的鼾声中渐渐变硬,从此连一点一点的热都不再渴望。心脏满满,无法言说的委屈,拿旁边这个男人毫无办法的失落,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的夜。只是第二日起床,却依然无事一样,照样要送着孩子上学。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主妇出轨后,老公还来不及愤怒,第一件事就是错愕。因为,全无征兆。她看起来那样平静,几十年一如既往,可是心却已万年。有些男人甚至说:痛苦?她吗?我都没有见过她掉眼泪啊! 只因已婚的女人早已经不习惯在人前流泪,尤其是孩子,或者是丈夫。因为知道那泪滴永远不会被理解,甚至会被不解。 孩子永远不会知道妈妈吃着饭为什么就掉下泪,丈夫猜测着这女人是不是生理期又要来了赶快躲远点。 文章开头的那位姐姐,甚至连哭都不敢,说孩子在睡觉。说,心中委屈,根本无法与家人讲。 03 《阳光姐妹淘》那部电影里,女主角送完老公和女儿上学,呆呆地在家里看影碟,做家务。突然间流泪。 我突然很想跟很多男人说一句,看你的女人幸福还是不幸,便是要看你睡着后,你走后,她是否依然醒着,或者睡着,甚至流泪。

Read more

勤劳,健康的救赎

说起重症监护室,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它代表的意义。进了这样的特护病房,就相当于进了“鬼门关”,真的是九死一生啊! 昨天上午,我的一个学生过来找我聊天,就聊到了她在重症监护室的见闻。她还没有毕业,现在医院病房实习,这一周刚好转到心脏内科的特护病房。 “老师啊,我这周在CCU病房实习,可是看到的冠心病人,怎么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一个老年人都没有呢?” 听完她问的问题,我也是一愣,什么?冠心病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状态了吗?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各种疾病和人群的分类统计,但是针对冠心病人的统计还没有这么细致。她带回来这样的信息,确实令我吃惊不少。 最近这些年,重大疾病的年轻化越来越严重。三四十岁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这是个说什么也不能倒下的年龄,可是,现实呢?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又了解了几家医院的情况,并且核实了一些数据。据可靠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人当中每六个人就有一个心血管病的患者。中国现在的心血管病人已经超过2.9亿,这个数字还会逐年攀升。 这个数据太可怕了。中医上说,“心为君主之官”,心生血,主神。心脏一旦出了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脏腑的病变。心之所藏,乃是诸脏腑之精华。人的心脏一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其他脏腑都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君主的臣子们都开始“懒政”了,君王自己就不得不亲力亲为,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的生活节奏不见得有多快,生存的压力也不像过去那么大了,可是人们的身体素质怎么会下降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呢? 这是经济发展的代价,也是文化断层带来的结果。中国人“务本”的思想体系,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太多的转折。过去的贫穷与落后,导致了整个民族承受了无穷的灾难。急于拨乱反正的国民,就把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一起推倒了。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丢掉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 勤劳,就是真正的务本;勤劳,饱含着天地的智慧。我们过度依赖先进科技,丢掉了人活着最基本的法则,劳动与运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本末倒置,我们所收获的就是“懒病”。 我在讲健康养生课的时候,经常会说到这样的话:“过去人的病是累出来的,现在人的病是懒出来的。”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过去我们落后,百姓多不足之症,是我们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今天,百姓多的是有余之症,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体力劳动和有机运动,加起来就是主动,掌握了主动,一切疾病都是“纸老虎”!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幸福家庭要会让步

聪明的人懂得,家庭应该是一个讲情重于讲理的地方,要想营造温馨的气氛,就得掌握让步的艺术,下面介绍的”三多三少”原则,也许能帮到你。 少改变,多适应。 不少人建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会逐渐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比如,妻子不满意老公和儿子乱丢袜子,丈夫不满意妻子乱花钱等。很多人都希望循循善诱、改变对方,可结果自己费尽心机,对方依旧我行我素,越想越来气。其实,有些性格、行为是很难改变的。试图重建他人的生活习惯,不仅会让其本能地反感,还会产生对抗心理,即使你说得有道理,别人也很难听进去。因此,建立家庭,不仅要接受家人的优点,更要学会和他们的“缺点”和平共处。因此,对于这些瑕疵,与其急于改变,不如慢慢适应。 少承包,多分担。 有的家庭喜欢把家务承包到人,你洗衣、我拖地等。这样责任分明,也未尝不可。但是,很多人分完任务后,会盯着对方做家务的速度和质量,稍没做好,就加以挑剔、指责,弄得气氛很紧张。其实,偶尔偷偷懒,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家务,不一定非要强求家人马上去做。与其承包分配,倒不如家人一起分担,一个人收碗、一个人跟着擦桌子,享受合作的乐趣和温馨。 少要求,多尊重。 有些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根据自己的愿望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比如必须几点睡觉、必须学习什么等等。有的妻子也会这样塑造自己的丈夫,比如要求丈夫多接触某某领导等。其实,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选择做正确事情的智慧。家人能做的就是,少提要求、多给尊重。一个人得到的尊重越多,他的能力和智慧受到的压抑越小,越能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