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把伞给了前女友,让我淋雨回去。”

早几天收到一则读者留言。 “我们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他的前女友。当时天下着雨,他前女友没带伞。他就劝我把伞给她,说我们回家就两三百米了,跑一跑就到了……” 两三百米?跑一跑就到了?要是我男朋友敢这么说,我基本就认定他活得不耐烦了,可以送他上西天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女孩竟然没有一记拳头把男友掀翻在地,反而“善解人意”地把伞递了出去,还安慰男友说自己没关系。 结果呢?那傻逼男友,真的就把伞送出去了! 她淋着雨跑回去,心里越想越委屈,就跑来问我:“我是不是不该太懂事啊?” 来吧,今天不骂男人了,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女人,在恋爱里受尽委屈? ********* 先讲另一个读者故事。 莉莉刚结婚那会,把新买的房子给了公婆住,自己和老公挤单位宿舍。 因为老公说,自己老家的风俗,家里买了新房,要先给老人家住,带点儿驱邪的意思。再说,爸妈在老房子里住了一辈子了,还没住过新房,也是该孝敬他们。 莉莉一想好有道理,反正单位宿舍不要钱,就豪气干云地邀请公婆入住了婚房。 这下好了,一住就是两三年,直到她怀孕了,公婆也没有一点要搬出去的意思。 娘家人叫她把房子要回来,她呢,怕引发家庭矛盾,反倒说服娘家人:“他爸妈不想搬,我们就一起住呗……” 于是,她就跟公婆住到了一起。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婆婆老是动她的私人物品,把她的眼霜当面霜用,甚至用她的毛巾擦脚…… 她让老公去跟婆婆说,老公却满不在意地说:“我妈用用怎么了?你再买新的不就好了吗?” 就这样,莉莉一直忍气吞声,直到孩子出生,婆婆竟然把泡内衣内裤的盆,用来给宝宝洗屁股,她终于气炸了,积攒的所有委屈都喷薄而出:“你们凭什么这么欺负我?” 然而,她的愤怒却成了一大家子眼里的无理取闹,婆婆不明白,这么点小事,你不满意就说,发什么脾气? 老公更是不向着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动不动就发脾气。” ******** 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在恋爱和婚姻中受委屈?会忍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按摩?我办了张按摩卡,没事就跟老梁一起去。 我嘴上咋呼,有一点痛就叽叽哇哇地叫出来,所以一场按摩下来,往往力道是很适宜的,因为按摩师知道,我没有叫唤,就不用改变力道。 老梁呢,大老爷们不好意思叫,就生忍着。他不说话,按摩师便默认不够力道,手上就又加了一分力,他接着忍,按摩师接着用力,一小时下来,他痛得龇牙咧嘴地跟我抱怨:“痛死了,痛死了。” 人际关系莫不如此,你越会忍,对方便越欺上头。

Read more

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

曾国藩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知命者不怨天,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未知的事物,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确定的因素,该发生的总会发生,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知命,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命的豁达,要求我们抑制欲望,心存敬畏,遵循生命的规律,面对现实的人生,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能够做到的,正视无法做到的。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释迦牟尼佛说:“一个人如果有觉悟的人生,虽然睡卧草皮,也会觉得很快乐。不懂得人生的人,就算是跑到天堂上去,也活得不快乐。” 知己者不怨人,与其抱怨天太黑,不如自己来点灯。 时时见人不是,即诸恶之根;时时见己不是,乃万善之门。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 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云烟;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人只要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文/儒风大家

Read more

异性友谊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质疑异性友谊,因为它难以把握,难以捉摸,可遇不可求。异性友谊的最高境界: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 其实男女之间的友谊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介乎於爱情和友情之间的一种情感。 这种感情她本身不是爱人,不是情人,但又超出一般朋友,这种感情是不言爱,更不言性。 但会令你心动,却又不会动情;让你温暖,但不会有激情,纯净中有甜美,平淡中有绵长。 有一句话比喻是最贴切的,那就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 这种感情在于心的了解,精神的交融,两人的心贴的很近,身体却离的“很远”。 这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柏拉图”,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出,只有理智人才能得到。 两个人在一起时,有着精神上的默契,有着心灵的统一,他们可以谈爱情,谈婚姻,谈未来,可以无所顾及地谈人生所有的问题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相知相惜,互相扶持,互相敬重。 感觉像情人,却无情人间的那种腻味;感觉像兄妹,却没有兄妹间的那份庄重,随意但庄重,亲密但理性,相知而无私,拥有这种感情的两个人,不会当自己是异性。 他们可以紧紧的握手,也可能会结结实实的拥抱,但那与性无关,是友爱是欣赏,是思无邪,而绝不是欲望,不是占有。 他们会一起欣赏尼采,会一起探讨拜伦,但绝不是互送一朵小花,他们可以一起去郊游,可以一起去喝酒,到了车站,说声拜拜,各走各的路,不用相约,不用相守,不用腻腻歪歪假装分不了手,轻轻松松带着尊严走自己回家的路。 那种感觉是美妙的,那种味道是让人难喻的。 当然那份异性的吸引也不否认,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份刹那令人情不自禁,悄悄流露几许爱慕之意,也确难免。 他感觉到了,她也感觉到了,那是握手的瞬间的轻微的感觉,那是拥抱朦胧的冲动,但是当他们抬头再看看澄澈的天空,对望一下彼此无私的眼眸,他们就会知道:有些东西比爱情更持久,更值得追求。 拥有这种感情,也会有痛苦,有无奈,同时也有快乐,也有让你说不清的无尽享受。因为这种感情毕竟存在男女异性之间,不是爱情,却又接近爱情,更可以超越爱情。这种感情变数很大,最难把握,所依持的就是彼此间的矜持和尊重,守的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因为这种感情,至情至性的人才会有,大智大慧的人才会有,冰雪聪明的人才会有。 因为他们必须明白:爱情很奢侈,就像玻璃瓶一样美丽而易碎,要拥有这份感情,就必须远离爱和性。因而心照不宣,心知肚明。 一层薄薄的纸使这种关系理会具魅力和生命力。有距离才有美感;有距离才能欣赏;有距离才能永远。 只有理性的男人;只有聪慧的女人,配拥有这份情意,也才能维持这份情意。红男绿女,庸俗男女不会,也不配拥有这种感情。 我相信这种属于男女私情之外的至真至纯,难寻难觅的,需要刻意疏离又需精心呵护的感情是存在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情,自然坦诚而潇洒,也是最高最美境界的淡然。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烦恼与幸福看起来是相反的意思,其实在人生中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连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真是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清明,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01: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02: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03: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那种价值,是根本性的。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何况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04: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Read more

你这么说话会没有朋友的

有人问,怎样算是成熟,我觉得成熟首先是可爱的,是在表达自我和体谅他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总说实话的人,不是正直,而是嘴贱,活得太明白,终究是不可爱的。 01、在生活中做个演技派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之前看到有人这么问,你有这样的朋友吗? 你在朋友圈里精挑细选了一张照片,满心的欢喜,有人过来评论说:磨了十次皮的效果吧?你会不会立刻想把他磨成粉? 你辛苦努力工作获得的奖赏,有人在午餐时冷冷的说:其实谁遇到这样的机会都会做的不错。你会不会立刻想把对方变成午餐,咀嚼成渣? 你母亲节在网上表达了祝福,心怀感恩。有人跑来评论说:搞得好像你妈会上网一样。你会不会立刻想问候对方的妈? 你出国拍了美食和美景与人分享,有人过来说:没出过国吧?至于兴奋成这样?你会不会想立刻把对方用凳子拍成照片。 以上这些人或许都没有恶意,只是智商和情商跟不上嘴巴的速度。他们说的也可能是事实,但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也是事实。 耿直与“傻”,不以偏盖全,应用到现实生活里,看看我们自己,看看身边人和所处的环境,多少时候,我们也曾是这样的愤青,逞口舌之快,损人而不利己。 如昨天在群里听到一个新作者抱怨,说是现在网上都是些伪鸡汤文,自己想写点新玩意儿还没人看,感叹文学死了。还截图为证,指名道姓某某某就是个文妓。没人搭理他,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搭理他,哪怕,他说的是对的。 一个无法适应大环境和规则的人,本身就是低能的表现。 他评价的似乎也没错,大多作者就是在消费读者的同情心,猎奇心,以前大家炫富,晒豪车豪宅,博出位,现在大家现丑、卖穷,阅读量好的,很大一部分是,我穷怎么了,我丑怎么了?新晋网红某酱也在简介里这样标榜。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潜规则: 卖古董的叫碰瓷、打眼,如果你当场揭穿,一准挨揍,没人拉着。揭秘魔术的,都是些业余爱好者,真正的魔术师到死也不会把真相说出来的,那是职业道德。 电视里的相亲节目,多数都是通告艺人在撑台,大家都当娱乐节目看,你非得较真,说什么疯子演傻子看,就你一个人聪明? 艺人有新片,必有绯闻,譬如王珞丹和张嘉佳那段小插曲,人家明显是双赢,一个卖座一个卖书,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媒体也在卖力的宣传,而不是拆穿。 连各国的外交部,每天都在打太极。难道这些,全世界就你一个人看出来了? 所以,别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看得穿,不说破。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有几张面具,世界就是这样,不可能丁是丁,卯是卯。 一个买不起车的人,抱怨油贵,你要当场拆穿,只能说你是个2B。朋友圈里都是美女,你非得指出来人家用了美颜相机,不是傻逼是什么。 这不是教唆说谎和圆滑世故,我是想说,度,是成年人、成熟的人,该掌握的一个词。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激进,不极端。十年交一友,一句话可能就断送了一生的情谊。斟酌一下,总没坏处,如果实在说不好,装作糊涂一点,也是很好啊。 一个人活的太明白,太严肃,终究是不可爱的。 02、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是对邪恶的纵容,猫头鹰如是说。 15年有个女大学生骑自行车撞倒老太太的新闻,炒爆了网络。 是的,我用了“炒”这个词,事情一波三折,部分媒体的引导有绝对的责任。先是一边倒的支持女大学生,毕竟当场把老太太送去了医院,还留了钱,隔一天又有了新的目击证人,剧情又反转了。

Read more

女人,一定要远离哭穷的男人

朋友美玲找了一个大学老师当男朋友,我还没来得及恭喜她,就接到她打来诉苦的电话,没想到他们已经分手了。 美玲是一个未婚妈妈,独自在北京打拼了十几年,总算在五环外买了一套小公寓房,自己供着房,养着老家的孩子。 邻居给美玲介绍了一个大学老师王某,初次见面的时候,美玲感觉这个大学老师仪表堂堂彬彬有礼,她心动了。 王老师对美玲的印象也不错,每天都要聊微信,美玲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王老师并不介意美玲的过往,也接纳她的儿子。 他们正式确定了关系,有一次他们去逛街,美玲看上了一款连衣裙,买单的时候,王老师躲得远远的,美玲只好自己付了钱。 吃饭时,他们聊到了钱这个话题,王老师开始哭穷:“玲玲啊,我不是不给你买,只不过我在北京算低收入人群,还要养老家的父母,还要攒钱娶你……” 美玲觉得王老师说得有道理,也就不计较了,点了几个家常菜,高高兴兴的吃了顿饭。 买单前,王老师借口上厕所,美玲付了钱,心里不是滋味。王老师回来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他叫服务员过来买单,服务员说已经买过了。 王老师又开始哭穷:“哎!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这个月的工资只够我交房租。不如我搬到你家吧,以后钱就攒着给孩子读书!” 就这样,两个人同居了,美玲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一起生活的日子,王老师从未买过一次菜回来,也从不交一分钱生活费,更别提房租水电费,房贷什么的。 美玲觉得自己简直在养着这个男人,正好家里的电脑坏了,美玲提出想买一台新电脑。 王老师发了几张图片给美玲挑选,美玲以为王老师开窍了,王老师却说:“这几台性价比都很高,你付款吧!” 美玲不高兴了,王老师再次哭穷:“谁让你找了个教书匠呢!等我有钱了,一定给你买大房子!” 最让美玲难过的是,在一起睡觉的时候,王老师从不带套。美玲问他,有了怎么办?王老师不假思索的说,打掉! 美玲只好自己半夜出门去买套,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太委屈,她不禁问自己,一个舍不得为自己花钱,整天哭穷的男人,真的值得交往吗? 后来,美玲才得知王老师真实收入情况,他月薪两万有几十万存款,他在她面前哭穷,无非就是不想花钱。 最让美玲心寒的是,儿子放暑假了,美玲的妈妈带儿子来北京玩,当美玲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老师,王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我搬走好了! 美玲的妈妈和儿子来了以后,王老师就再没有露过面,也没和美玲联系过。他变成了她微信上的僵尸粉,没有拉黑,也不会联系。 美玲说,她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恶心感,他们恋爱同居这一个月,他一分钱没有花,她却倒贴了上万元。 聊到最后,我们总结了一句话,女人,一定要远离哭穷的男人。 ******** 男人对钱的态度,最能体现教养。 如果一个男人明明有钱,非但不给你花钱,还拼命的哭穷,这种男人肯定不爱你。 记得表弟追女友的时候,他才刚大学毕业,身上没钱。那时他女友在读大二,属于贫困生,每到交学费的时候全家人就东拼西凑去借钱,借不到就只能休学。

Read more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吵架

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吵架是怎么产生的?一切吵架都源于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互相把对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由于双方有不同的立场、环境、背景、经验、文化,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 误读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失误去解释和圆场,于是又会产生新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读,难免就会着急。 这时你的情绪就会出来火上加油,让你脸红脖子粗,于是双方干脆互相攻击和谩骂,沟通升级成了争吵。 然后,人还有一个基本属性,那就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我们总是在潜意识当中防止别人对自己进行贬低和否定的,每个人都期待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是我们积极和努力的源动力。 而当我们彼此发生争吵时,为了迅速挫败对方,一定会从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上去攻击对方。因此这个“自我价值保护”的红线是一定会被逾越的,那就不再是“双方谁对谁错的”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升级成一场“人格攻击战”和“人格保卫战”。 所以,吵架吵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不再为争对错,而是为了争一口气。也就是说我们是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的,于是吵架变成了同自己情绪斗争的过程。 因此吵架时真正的敌人不是吵架的对手,而是自己的情绪。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情绪”,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敌人。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太难。 最可怕的是: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心魔就会趁机而出,很多冲动行为就是这样导致的。一时的冲动造成终身后悔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被激怒的时刻,千万不要当即回击,不妨先在内心里从1数到10,然后再去交流和沟通,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里有最需要防范的一点,中国人斗争的哲学里最狠的一招是: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打倒一个人,从人品上否定一个人,这样他做的一切都是不对的。这其实是兵法的上上策:上兵伐谋,诛人先诛心。这一招用好了,可以直接把对方逼崩溃,有理说不清,越说越乱。下面这段话,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吵架教程”: 这个人矮,你就攻击他的身高; 这个人胖,你就攻击他的身材; 这个人丑,你就攻击他的相貌; 这个女人有钱,你就说她是卖身来的; 这个男人有钱,你就说他是吃软饭的; 这个人穷,你就说他这辈子发不了财。 要是照这个节奏下去,对方就只剩下一个出路,那就是和你同归于尽!由此产生的悲剧还不够多吗?我就不再举例。更有甚者,是先给对方扣上一顶帽子,然后尽情往对方身上泼脏水…… 世界上真的没有吵赢的架。吵架的双方一定都会输掉,只是看谁输的更惨。所以吵架的本质,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呢? 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随意出口伤人,争执的时候就事论事,围绕事情本身去探讨,不要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一个低层次,轻易的上升到人身攻击。 即便做不到这一步,说话之前也要先在大脑里过滤一遍,想想这句话是否超出了事情本身,不要可只顾自己说出来痛快,就忽略他人的感受。这是一个健全人格的必备。 那么,当我们沟通时候遇到误读的信息,该怎么继续沟通下去呢?来做一个场景分析: 当对方开始说:“你真自私!”。你如果直接反击:“那你呢?你又好到那边去?!”你看,这就是马上升级到人格斗争的节奏。

Read more

你的形象里,藏着你的运气

别人从你臃肿的身材中只会看到你的不自律,从你的邋遢外表中看到你的不认真,从你慵懒的面容中看到你的懒惰,从你面带戾气的脸上看到你的不好心态。 ① 这些年,打出租车的次数虽说不多,也有上百次,见过的出租车司机形形色色,唯独一位女司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从火车站出来,在出租车候车区坐上一辆出租车。 拉开车门,一只脚刚迈上去,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香而不腻,若有若无的花香味道。 坐上副驾驶座,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你好,请问您的目的地是哪里? 告知目的地之后,我便多看了司机几眼。这一看,改变了我对出租车司机的印象。 平时见到的女司机不多,偶尔见到几个,也是一身工装打扮,不施粉黛,满脸憔悴。 这一位完全不一样,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年纪,脸上胶原蛋白依然很足,略施粉黛,穿着精致,与要去上班的白领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是脚上蹬着一双轻便的休闲鞋。 再看看车里,副驾驶和后座上各摆放着一盒抽纸,座椅套着素淡的座套,干净又温馨,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打的出租车,可能以为自己上错了车,误上了一位女精英的私家车。 我对她充满了好奇,便有一句无一句的聊了起来。 女司机不是我看到的三十多岁,而是四十出头,由于经常锻炼又保养良好,看起来比同龄人小好几岁。 虽然开出租车,但她每天早上会花半个小时化妆,然后挑一套合身的衣服,把车收拾干净再出门。她说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乘客的尊重。 问到她的生意怎么样? 她说,生意还不错,可能是运气比较好,这些年有了不少回头客,都很照顾她的生意,有时候一天拉几个远程,就够她出车的费用,剩下赚的都是自己的。 一路下来,她始终面带微笑,说话不疾不徐,开车不挤不抢,让人如沐春风,我终于明白她说的运气比较好是什么意思。 下车的时候,我留了她的电话,告诉她如果有机会还会坐她的车。 ② 小的时候,总是认为形象无所谓,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实力决定一切。 后来,就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个耳光。 大学毕业那一年,跟风般的参加了省考。 出人意料的,笔试成绩还不错。按照3:1进面试,12个人进了面试,取4个,我是第5名。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在面试中稍微表现出色一些,能超过前面的1个人,就有可能上位了。 面试也准备了一段时间,但对面试没有什么概念,以为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三个问题就可以了,谁回答的好谁胜出。 那一年面试安排在寒假,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还没有开学。过年的时候,有亲戚提议,是不是要准备一套正规的衣服。 我不屑的说,用不着,又不是去选美,实力最重要。 就这样,我随便穿了一套衣服出现在了考场。 那个时候,公考辅导班、网络辅导班等还没有盛行,很多人如我一般,穿着并不是很讲究,大约有一半的人穿着比较随意。

Read more

说服别人的六种好方法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有时候,某些人欲在你身上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你更应该临危不惧,巧妙地使用说服技巧,使他放下“屠刀”,避免造成严重的恶果。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本文总结了以下六种说服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差班班主任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二、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不幸被拐到上海。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姑娘的房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上海“阿拉”走了进来。小姑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她还是很快地镇静下来,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阿拉”一愣,人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阿拉”的脸涨得通红,短暂的沉默后,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 面对强壮的“阿拉”,何不让自己显得更弱小,来激发他的同情心呢?聪明的小姑娘正是这样做的。 一句“伯伯”,一下子拉开了两人年龄距离,让“阿拉”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同样处于花季的儿女。同情的种子开始在他心头萌发了。接着小姑娘又不失时机地给他戴上一顶“好人”的帽子,诱导他的心理向“好人”标准看齐。用“我爸”和“阿拉”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阿拉”的同情心理。 三、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 经理: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 领队:是的,我们大家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统铺水平,我们只能照统铺标准,一人降到15元付费了。 经理:那不行,那不行的! 领队:那只有供应套房浴室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 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态度要友善。 第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 第三,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Read more